怎样赢得员工的心?
- 来源:经理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员工,企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3-22 16:39
春节后,员工离职大潮汹涌。调查显示,不少员工对所服务的企业没有感情,只把企业当作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驿站。或走或留,都持无所谓的态度。但是,也有不少企业,成为员工的心灵家园和精神港湾,他们愿意为之拼搏奉献,尽心竭力。两种企业,差异何在?
嘉宾:
周巧璋 东莞厚德福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
罗婵娟 集美国际总经理
邓立娅 三门岛岛主俱乐部总裁
毛 雪 深圳深鑫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黎 静 兴赢联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办:《经理人》杂志 海豚会
地点:深圳南山区太子路碧涛苑别墅碧榆路26号七步莲台
时间:2014年2月14日
策划/ 撰文 黎平
摄影:甘威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们尽心尽力的付出。但现实中,却有很多老板慨叹员工不愿为企业尽心尽力,员工对工作的态度直接取决于其对企业忠诚度的高低。两年前一项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员工对企业没有感情,只是把服务的企业当作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驿站。或走或留,都持无所谓的态度。每年春节后的员工离职潮,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
这,当然不是管理者期望的结果。
那么,如何赢得员工的心呢?有哪些措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向心力和忠诚度?
周巧璋:让企业成为员工的家
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创业,至今已有30多年。目前,公司已经集团化,业务分为三块:一是粮油糖贸易;二是物流园建设;三是商品交易平台。今年,我们开始做药品相关的业务,包括连锁药店和药品电子商务。
无论是刚开始创业,还是集团化的今天,我对待员工都像对待家人一样。创业的前几年更是如此。有员工生病了,我会亲自开车送他们去看病;员工有了心事,我会认真地开导他们。我们的员工工资不算高,但与很多东莞企业一样包吃包住,员工拎个包就可以来工作,经过我们内部培训,实行传帮带,员工们不断成长,从一线基层,上升到核心管理层,他们在企业赚的钱几乎全部进了自己腰包,没什么额外成本。因此,外来员工到这里工作会很安心。其间有员工在我们公司呆过一段时间后,跑到深圳、上海等大城市去工作,但不久就要求回来,再也没有动过离开的念头。
现在,我们已经有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企业的高层全部是职业经理人,员工相关的事情我过问得越来越少了,我关注更多的是中高层。为了让他们更有归属感,我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好的福利,相关的股权激励方案一订就是5年,甚至更久。除了日常基本工资加奖金外,我每年还会拿出企业30%的利润,授权总经理直接分配,对他们进行激励。公司的总经理在我们公司已经工作了十年以上,有企业用两倍的薪水挖他,他也没有动心。他说,这份工作干得很开心,因为我对他的百分百信任,充分授权,让他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罗婵娟:百分百关注员工需求
我们公司是进口护肤品代理商,员工95%是女性。人力资源方面,我们经历了几个差异明显的阶段:最早期,找不到人;后来,找得到人,但留不住人,有段时间,员工离职率甚至达到百分之百;现在,变成公司按一定比例主动淘汰员工。
这种转变是如何实现的?
员工离职率很高的那个阶段,对我触动非常大。痛定思痛,我开始认真研究他们的需求:他们到底要什么?他们为什么而工作?我们的员工,多是80后、90后,跟他们沟通的结果是,他们不完全是为钱而工作,而是为快乐和舒心而工作。他们的需求主要是两块:一是经济收入的增长,即随着在企业工作时间的增加,个人收入稳定增长;二是能力素质的不断提升,意思是说,企业要给他们空间,给他们培训,让他们不断成长。于是,我们制定了详尽的考核激励制度,让员工能很清晰地知道,自己做到什么,能有什么样的收入。此外,在员工培训和员工职业规划方面尽心尽力,每一个新进的员工,都会为他做详尽的职业规划,并让他清楚地知道达成目标必须付出的努力,并且每个季度跟他进行职业规划相关的沟通和辅导。
去年,我们开始打造幸福型企业,除关心员工本人之外,把视角放到了他们的家人。每月,公司会为他们储备爱心基金,在家人生日及节假日,拿出一部分来回报他的家人。现在,就算是离职的员工,也会认为我们的企业文化非常值得称道。
邓立娅:与员工同乘一条船
现代管理不是管人,而是管一群人的心,这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新进员工的年龄越来越小,他们的想法、需求不尽相同,管理的难度非常大。像我们这类典型的服务型企业,这方面的挑战尤其严峻。
从去年开始,我们公司着力做了一些管理员工从管心开始的事:第一,统一思想,让员工愿意跟着企业走,让他很清楚地知道,在这个企业里通过什么努力能做到什么位置,获得什么样的报酬,怎样将个人梦想与企业目标相结合。第二,让员工做企业的主人。以前做年度规划,订企业目标,都是管理者的事。结果,员工认为企业的目标跟自己没有直接的关系。今年年初订企业目标时,我们完全反过来,让最基层的员工先订,然后到部门、到公司。原来以为,员工自己订,会将目标订得很低,结果却令人吃惊—员工订的目标比我们原先想订的目标高出近50%。更重要的是,员工自己订完目标后,更清楚应该怎么努力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他们的责任心更强了。
我们在企业里还进行教练技术等相关的培训,倡导员工向内看,知道自己是所有事情的源头,企业的所有事情都与自己息息相关。同时,我们不断营造主人翁文化,这种文化的口号就是“一条船上打渔人”,大家一起划船,一起努力拼搏,最终一起到达成功的彼岸,一起收获硕果。现在,我们企业的工作氛围非常好。
毛雪:和员工常谈心多交心
我们公司做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是深圳市劳动局管理的一个机构,有点权威性质,没有太多销售业绩方面的压力。多年来,我们的员工一直很稳定,只有公司炒人的情况,很少有员工主动离职的。这样的结果,与我们的工作性质有一定关系—尽管我们工资不高,但这个职业工作比较稳定,而且很受人尊重,员工们都被外面的人称作“老师”,很有荣誉感和价值感。同时,我在日常工作中倡导人性化管理,注重跟员工交心,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想方设法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员工的心。
我很认同“经营事业就是经营人”。我对“德”看得很重,在我们这个行业,如果一个人品德有问题,很容易发生贪腐现象。因此,无论多么优秀的员工,只要人品有问题,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让他走人。
我们员工不多,很容易做到人性化管理。我经常跟员工一对一沟通,跟他们进行心灵的碰撞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可能地进行帮助和解决。在公司里,我是他们每个人的精神知己。遇到什么问题什么烦恼,他们都愿意跟我倾诉。逢年过节的时候,我还会给他们的父母寄送礼品。自然而然地,就在企业形成了一种浓郁的家文化。我跟员工的关系,也由同事关系,升华为亲人一般的亲密关系。
黎静:与员工进行利益捆绑
我们公司是做塑料改性的,是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我们既做生产,也做销售。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块:海外市场业务、香港和深圳公司,以及惠州工厂。
在海外,我们实行的是合伙人制度,跟员工进行完全意义上的利益捆绑—你采购多少金额,我给你多少股份。这种股份制的方式,让员工自己做股东,做老板,管理起来相对简单。在国内和香港公司,则采用的是业绩提成模式,就是根据销售业绩完成情况,从盈利中抽出一定比例对员工进行激励。这种作法,员工很清楚自己的收益,工作起来也很有干劲。
曾经,我们有业务人员资源累积到一定程度后,选择了自己创业。但他们毕竟资金和资源有限,做起来比较吃力,同时,公司也有一定损失。现在,对于有创业需求的员工,我们倡导他在公司内部创业,公司提供资源和平台,帮助他们达成创业梦想。这样,既成就了他们自己,也帮助公司拓展了业务,实现了个人与企业的双赢。
相对来说,工厂的工作比较单调,90后的员工,招来没几天,感觉不好玩,工资不要就走人,实在有些难管。现在,我的作法是不再聘请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尽量聘请三四流学校的学生,通过培训,让他们做一流的事情。相对来说,这些人跳槽有一定难度,加之我们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就业面较窄,我给的待遇也比较好,留住人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