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编辑如何应对“本领恐慌”

  从事报纸时事新闻编辑工作20年,笔者亲历了新闻传递手段的变化对编辑工作的冲击。深感90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的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处处有媒体,人人是记者,成为现实。。在互联网时代,作为一名报纸编辑,如果不善于使用网络,将难以胜任编辑工作。

  所谓“本领恐慌”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开展学习运动时提出的概念。1939年,他在一次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毛泽东把学习比喻成“开铺子”,如存货不多,取一点,少一点,不久就要告罄,你不进货就要关门倒闭。意在强调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必要性。

  互联网的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先是商业门户网站、论坛、贴吧的兴起,进入新世纪,继之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网络通信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传播业新时代的自媒体时代的看来。新的时代,新的现实,无情地摆在我们新闻工作者面前在新形势下,报纸编辑必须与时俱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编出好的报纸。在互联网时代,作为一名报纸编辑,如果不善于使用网络,将难以胜任编辑工作。因此,在网络时代,要做一名合格的报纸编辑,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自己的素质:

  首先,报纸编辑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过硬的政治素养

  报纸编辑人员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把关人。网络时代,信息数量巨大、泥沙俱下,报纸编辑每天接受的信息是大量的,作为把关者,编辑在从收到稿件到编辑好稿件与读者见面之间,如同一个“过滤网”,把适合于读者的新闻信息筛选出来,加以传播。这就要求编辑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来当好这个“把关人”。

  互联网进入报纸行业以前,记者采写稿件大都通过“扫大街”的方式获得,采写到的稿件不管质量如何,都是第一手材料。当时的编辑工作比较单一,都是“来料加工”。记者稿件都是专门的录入人员录的,大多数不会出现旧稿,编辑晚上可以有较多的时间推敲版面布局是否合理,标题是否到位。报纸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信息的及时性在给编辑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编辑的工作重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编辑还要充当网络新闻监督员的角色。每天晚上要花一定的时间查看记者交上来的稿件是不是自采的。这就迫使编辑要时时保持高度的责任意识,大到报道的宏观把握,小到讯息的点滴修改,编辑人员都要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编辑工作无小事,编辑人员既要有吕端的“大事不糊涂”,又要有诸葛的“一生谨慎”。

  报纸编辑在思想上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断强化自己的政治责任意识,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特别是涉及有关政治的新闻报道时,政治的敏感性更是不可缺少。如果缺乏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轻则闹出笑话,重则要承担政治责任。在我国,新闻媒体就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真实与否,还涉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如何的问题。从长远来看,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新闻真实与否,又涉及对历史是否负责的问题。所以,编辑人员要从政治的高度、历史的高度来看待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特别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新闻报道更要慎之又慎。要经常注意分析政治形势,了解政治背景,研究政治趋势,作出政治判断,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地掌握政策变化,加强政策理论修养,对编辑人员至关重要。编辑人员不经意的一个小失误,都有可能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攻击我们的借口。

  其次,报纸编辑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素质和网络技能素质

  新闻报道涉及大千世界各种各样的事实,当代新闻报道更是扩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这就对报纸编辑人员的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人员只有开阔知识视野,形成多元化、立体化的知识结构,才能准确有效地把握新闻报道,赢得新闻报道的主动权。报纸的夜班编辑由于工作性质所决定,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更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理论的成熟是国家和民族成熟的重要标志。理论可以让人成熟、理性。在这个急躁的时代,非理性的东西太多。这就要求我们编辑人员自己首先得始终保持一个理性的头脑。而今,我国已进人“信息时代”,人类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对报纸编辑综合素质要求也相应地越来越高,编辑不仅要学习自己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是人存在的基础,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落后的理论和知识会约束人的能力,因此一定要科学地运用知识,学习必须与自我超越相结合。

  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报纸编辑,行业与专业之间的互动和渗透明显加剧,新闻报道跨行业、跨学科的因素不断增多。新闻报道中接触和运用复合知识的频率日趋加大。靠原先具备的知识功底是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补充,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杂”家,在“杂”的基础上又有所专长。

  在网络时代,报纸编辑必须掌握关于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对编辑而言,应熟悉电脑的基本配置,掌握最基本的文字输入、图片编辑、电子排版以及许多电脑工具技术的应用等。只有当这些技能都具备了,才能更好地让网络为我们服务。其次要能熟练地使用网络。报纸编辑要有意识地把网络当作一个好“助手”,熟练利用网络为编辑工作服务。当今社会,绝大多数报社已经运用计算机采编系统,采用了激光照排和胶版印刷,数码相机、卫星传稿也广泛采用。报纸编辑以计算机为代笔工具。国际互联网成为编辑获取信息的最新工具,新一代电子报纸也已经问世。

  需要特别提醒的一点是,报纸编辑在大量引用网络中的海量信息时,务必保持头脑清醒,要谨慎对待每条信息,认真分辨其真伪,经过一定程度的核实后方可运用,尤其对一些敏感话题更要小心对待、严格把关,切不可为虚假信息所迷惑,以讹传讹。

  第三,报纸编辑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网络时代,报纸编辑的综合素质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创造能力指的是报纸编辑突破传统思维、创新编辑业务的能力。编辑工作的每一项业务,都是创造性的劳动。一张报纸的水平高底,很大管理程度上取决于编辑人员的创造性。报纸编辑在各项编辑业务中的创新能力对于办好报纸至关重要。报纸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编辑的创造性的竞争。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报纸版面和前些年相比已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在稿件编辑、版面安排、图片处理、题目制作、新闻背景介绍等方面也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新闻时效急剧加速。即时性甚至电视也被甩在后面。新闻来源更加多元。微博成为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浏览微博,已经成为编辑工作每天的必修课。

  为了提高编辑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加强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互联网时代,每天有海量的报纸版面资源可供编辑学习,结合自身的工作,便有了创新的思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播新闻信息,如何将最主要的新闻做好、做透,应该是编辑创新的主攻方向。“人无我有”的重大独家新闻几乎不存在了,独家新闻的意义逐渐转向“人有我新”“人有我深”。这就要求编辑具有站在全局高度,多侧面、多角度地发掘新闻意义的能力,从而弥补记者视野的不足,以求在新闻竞争中打出漂亮的胜仗。要做到这些,编辑需要在所属编辑领域有充足的资料积累,并且分析这些资料,在丰富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对专业报道领域历史进程和前沿问题的认识,高屋建瓴地把握新闻事件。

  报纸编辑工作的特殊性,对报纸编辑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不仅要有良好的智商,更要有良好的情商。即善于自我调适的良好的情绪、心态。报纸编辑工作是一项“为人作嫁”的工作,它体现的是集体的劳动成果,编辑所负担的策划、组织报道的任务和编稿组版工作,责任重大,还经常会面对各种分歧和矛盾,容易得罪人。从事夜班的编辑更加辛苦,日夜颠倒,生活不便。这些都说明,编辑人员要像老黄牛一样,“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要作出巨大的牺牲和奉献。因此。报纸编辑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要有热爱本职工作、甘于平凡、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

  综上所述,在网络时代,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报纸编辑,不仅要具备以上各种素质,做到通晓历史和掌握现代化的技术工具,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要能抵挡住外界的诱惑,静下心来,专心编版这样才能成为信息时代合格的报纸编辑。(作者单位:西安晚报编辑出版中心)

  白忠信 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