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寬 國寶級的草根畫家
- 来源:中国怡居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王雙寬,畫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08 15:22
王雙寬從小就喜歡塗鴉,沒想到這一畫終身與畫筆結緣已超過半個世紀。王雙寬畫風, 自創一格,為現代卓然有成的工筆畫家。由屢次獲獎可資佐證,也曾在國內外舉辦過無數次畫展,目前開設私人美術館,創推廣藝術風氣之先。
王雙寬出生在台南鹿兒門, 在國民學校的課堂上,美術老師將主題解釋一下,就由王雙寬上台指導全校美術課小同學創作,老師在一旁微微點頭。上美術和書法課是王雙寬最得意的時候,大家都曉得學校裡有一位最愛繪畫的學生,圖畫得好,書法也寫得好。他母親見兒子有這樣的才華,也不硬逼著他到農田裡幹活,在當時的社會狀態下,真可謂獨具慧眼。
王雙寬國民學校畢業後沒有繼續再升學,繪畫方面也缺乏深造的機會,為了家庭的經濟就在一家小醫院的醫師身旁當助手,時常替豬打針。可是握針筒總沒有拿畫筆來得充實,醫生見他熱愛繪畫,待在醫院裡埋沒了人才,鼓勵他拜師求藝。他回家徵得母親同意,於是光著腳,往台南府城走。
到了台南府,烈日當頭,王雙寬一路詢問,來到了畫家門前,在窗口看見畫家正要舉筆揮毫,王雙寬一股腦奔進去,一時竟不知如何開口求師。畫家正在凝神構思圖畫,自覺被打攪,便不客氣地斥責王雙寬:「囝仔,看啥?」王雙寬想要上前表明又一時生澀開不了口,一臉無辜並未得到耐心的回應,又是一句「走啦!有什麼好看的?我在畫圖不讓人看啦!」王雙寬滿腔熱情頓時被淋得心寒意冷,心底想起遙遠的路途艱辛,肚子也咕嚕咕嚕叫了,一時之間交集著莫大的挫折和委屈,含著眼淚悵然轉身離開。
王雙寬朝著不遠處的廟寺而去,將身上僅有的五塊錢投入香火箱內,在觀音面前跪地立誓,今生不再尋師學藝,絕對憑自己的努力認真繪畫,完成心中的宏願。「菩薩見證,他日學成必畫觀音法像以供還願。」回到家鄉,王雙寬便以身旁的景物入畫,舉凡農村生活,不論雞、鴨、牛或農舍器具,都成為他的習畫題材。雖然勤奮度日,但農村貧困不見改善,王雙寬隨叔父來到雲林縣土庫鎮打工。正好有間鐘錶店的老闆有意思要兼賣畫,王雙寬於是在那裡當起了「圖畫仔」的師傅。由於當時社會並不富裕,買畫的人很少,不到三個月光景,老闆便關門,連一毛錢薪資也無法付給,只得將三個月以來的畫作收回。之後,王雙寬又回到家鄉。
回到家鄉,王雙寬創辦「苦學美術社」。鹿兒門聖母廟因廟會需要門神的畫像來裝飾廟宇,當時有位士紳提議讓王雙寬來畫,另一部分人卻抱著懷疑的眼光,欲到城裡請老師傅,經過一番爭論,最終還是決定讓王雙寬試試。面對這些質疑,王雙寬始終是沉默的。因為他知道「以畫代言」才是他表現的方式。揮汗十幾日,兩尊栩栩如生的門神矗立在廟門口,莊嚴中透露出輝煌的氣概。
一九六〇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將軍來訪,成為當時國內外注目的焦點。王雙寬為盡國民外交,完成「百鳥恭祝長壽圖」作品,直寄到美國大使館轉呈。數日後,王雙寬在家鄉收到一面紀念性的獎牌,成為鄰里的美談。
一九六三年四月, 王雙寬奉召入伍,兩年的軍旅生涯,由於「字」寫得好,直接調到湖口裝甲兵司令部,擔任文書工作,受到軍中袍澤的疼愛。也因為有繪畫的天份,更獲得長官的青睞。王雙寬退伍後,在二十六歲這年帶領妻子、孩子搬遷至台中,然後在家門口掛上了「高暉畫廊」招牌,清晨點燃一串鞭炮算是嶄新開始的第一天。下午時分有一位美國大兵光顧店裡,獨鍾一幅「黃石公園」油畫,觀賞良久,很感興趣。王雙寬默默祈禱,又忐忑不安,盼望第一天有個好彩頭賣出第一幅作品。
此刻,美國大兵真的看上了那幅作品,價格三百元台幣,折美金七元五角,客戶覺得非常便宜,王雙寬也心曠神怡,順利成交,雙方不亦樂乎。
次日,這位美國大兵與一位朋友再度光臨。兩位大兵又訂了兩幅作品。喜氣接二連三,日子在稍為安定的平靜中度過,已逼近年關,訂單源源不斷增加,有了收入,小家庭的支付與嗷嗷待哺的兒女用品自然可安心多了。二十六歲是王雙寬變化最突出的一年,結束不如意的過去,面對新的開始,好運開始來臨,新年新氣象。
一九六九年王雙寬的小兒子在這裡誕生,增添了王家的壯丁,也帶來家庭中一份子的喜悅與興旺。當時正是越戰打得如火如荼之際,也是美軍來台度假最旺盛時期。大雅路的酒吧與畫廊盈盈暴增。王雙寬的「高暉畫廊」是二十八家畫廊中的第二大店,老彌堅穩,經營得當。一九七五年後期,越戰結束,部署在台中清泉岡CCK美軍基地相繼撤離台中,駐地的美軍日漸稀少,畫廊一家家的關門,王雙寬的畫廊也一樣,聘請的八位畫師也相繼離職。王雙寬沒有放鬆對技藝的磨練,他在生意的低迷期繼續努力。他由油畫轉型國畫,在一兩天的摸索中,很快懂得竅門,隨心應用。他自力更生,將另類的國畫以細膩的筆觸,發揮得淋漓盡致。
轉型,使王雙寬邁向成功之路,也是另類的創新。慶倖在此時有位洋人懷特先生是駐住台中縣潭子加工區的外商顧問,喜愛收藏畫作,由朋友王世英推薦,專程參觀王雙寬的畫廊,歎為觀止,一口氣訂購六幅作品。從此以後,三年的顧問薪資,大部分投在畫作上,只留少許零用,並將所購作品一一送回美國加州老家。言:將在加州籌備王雙寬畫展。事隔三個月後,事發突然,加州傳來懷特先生的不幸消息,罹患末期大腸癌,須住院緊急開刀。三天後又傳來噩耗 ,懷特先生去世了。王雙寬幾乎嚇呆了,一股悲慟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珍珠,一粒粒奪眶而出。此時,王雙寬夫婦已經辦好出國手續,等著赴美辦畫展。懷特先生的去世,使這個畫展成為泡影。
朋友王世英遠赴美國加州悼念,事隔半個月後從美回台,告訴王雙寬,懷特先生臨終時要求家人把珍藏的王雙寬的六十餘件作品,懸掛在醫院走廊和病房,供人欣賞他的收藏傑作,了結他未完成的心願。王雙寬聽後更是難以抑制心酸,落下傷心淚。王雙寬難過了一陣子,還是無心提筆,決定與夫人隨團赴韓國、日本散心,這是王雙寬一九八〇年第一次東北亞之旅。
日子在消沉與惆悵中慢慢度過,隔年夏季的一個晚上,隔壁鄰居帶來一個日本商人,他是來台灣收藏購買藝術品的。來到台中已經三天,為沒有買到心儀的作品而發愁。日商是一位年輕人,世傳其業,專做畫作與藝品收藏買賣生意。日商來到王雙寬畫廊,表達來意,並請王雙寬提供畫作供他欣賞。王雙寬挑選了幾幅,日商很投入的觀賞並頻頻點頭,當晚彼此敘談到深夜十二點,挑選了兩幅。次日下午再度光臨,又選了三幅,其中一幅是王雙寬列入非買品的《春暖花開》。日商堅持要這幅作品,價格可商談,王雙寬不捨割愛。日商很失望,另選上四幅。臨走前,說一個月後,將陪同母親再度光臨,盼望獲得這幅作品。日商走後,王雙寬以為年輕人只是說說而已,沒有放在心上。
一個月後,日商母子真的來了,王雙寬很驚訝,也很感動。當日母子再次觀賞這幅心儀已久的作品,母親認為確是一幅好畫,同意兒子的看法,希望王雙寬讓步,可是王雙寬仍舊不肯,日商母子非常遺憾,表示如果王雙寬以後願意割愛,保證讓他們優先。日商難獲心上畫,卻得友誼情,在商言商之下,王雙寬有兩年時間,專屬日商的代言,數不清的佳作提供給日商。
王雙寬在三十六歲那年,平生第一次舉行個展,是在省立台中圖書館中興畫廊,展出作品包括最早期絹布花鳥、人物、山水及百鶴圖與巨作孔雀圖。在中部眾多藝術家中,第一次出現工筆畫展,吸引了無數藝術愛好者,參觀民眾絡繹不絕,轟動一時,花圈、花籃排滿整個圖書館大門及路兩旁。第一次成功展出,大大鼓勵王雙寬更加努力。
一九八一年,王雙寬以一幅水彩西畫《大中至正》獲得七〇年度後備軍人清溪文藝獎,之後又以一幅國畫《榕根古牆》獲得二十八屆中部美展國畫部第一名,可謂雙喜臨門。
王雙寬在藝術上擁有了自己的風格。尤其是在古廟、古屋、鄉村等題材,特別有創造力,這種藝術樣式,似乎沒有藍本可尋,這正是王雙寬沒有師承而自己摸索的結果。王雙寬的國畫,以花卉與人物為主,花卉偏寫實,他特別喜歡細膩的工筆畫,曾下過苦功,模擬清代義大利籍畫家郎世寧的作品,因此他的花鳥及駿馬,筆法細膩,頗有郎世寧的工筆畫作品味道。他先畫國畫,再畫西畫,因此他的作品中,兼具中西繪畫技巧,近年來他的國畫作品,更揉集了雕塑藝術,自成一格。他自成一格的國畫,採用日本進口的鳳梨紙作畫,再運用雕塑技巧,增加了作品的立體感,《榕根古牆》可為代表作。
曾經在觀音菩薩面前發誓不拜師而自學的王雙寬,成名後畫了觀音菩薩,這應該是對當年選擇的一個回應吧。
現在,王雙寬已經是台灣國寶級的畫家,所出版的《不沉的太陽》完整記錄了他的人生,由此書,可以看到一個不懈努力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