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著了」就該倒霉嗎?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倒霉,領導,權力
  • 发布时间:2015-01-08 16:08

  三天兩頭要去一號線的蓮花路站乘地鐵, 總感到特別吃力。什麼原因呢?這個站沒有一部電梯。不論春夏秋冬,不管颳風下雨,就是老弱病殘孕,就是身背肩扛手推繁重行李者,一律都只能在又高又陡的水泥台階上攀登。要是雨雪紛飛或酷日暴曬,那個中滋味就更是可想而知了。然而,又能怎麼樣呢?就是皇帝老子來,也只能如此,因為,壓根兒全站就沒有一部電梯。

  地鐵一號線是上海建造的最早的一條線路,鑒於二十年前的條件,當時未能設置電梯,或許情有可原。然而,這麼些年過去了,各兄弟線路的設施都越來越先進了,唯獨此處仍然莫無知覺地帶病延年。究竟正常不正常?中國的老百姓,中國的消費者也真好說話,明明付的是同樣票價的費用,硬是不能享受同樣的待遇,怎麼就沒人提出異議呢?至少是明擺著的服務欠缺嘛。

  說起服務,不由得想起了筆者當年讀初中時的一件小事。那是建國初期,學校還沒有食堂,我們就常在附近一家牛肉湯麵店用午餐,一毛錢一碗的牛肉湯麵已是很好的享受了。有一次,我去得較晚,完整的麵條賣光了,只剩下一些長短不齊零零碎碎的「斷頭麺」。店主是一位四五十歲的山東人,一面下麺一面跟我打招呼,端上來後還客氣地說:「小朋友,對不起啊。」硬是找給了我二分錢,作為補償。那位店主,估計如今已經不會健在了,但那二分錢帶給我的溫暖,此刻回憶起來還能感受到。他沒什麼文化,也不一定懂得什麼經濟學,但在我看來,對我們的公私企中,尤其是服務性行業來說,他無疑是個榜樣,是誠信服務、公平待客的榜樣。

  如今,像這位山東老鄉這樣的服務者,雖不能說沒有,卻是已經不多見了。但凡遇到什麼不通暢的事情,譬如,公交車脫班,你若問責駕駛員、售票員,多數都會回答:「我有啥辦法。」甚至反問:「儂來開開看……」好像這事本不是他的責任,好像一切都與他無關,好像廣大乘客所受的損失全是活該,「誰讓你攤著呢?」

  經營與服務有明顯缺陷的,不止地鐵蓮花站一家。每年春運高峰時,多少花了座票的錢卻只能站著的旅客,誰拿到過補償,誰打過折扣?這不是明顯的不公平、不合理嗎?再說民航,這些年有所改進,航班誤點,也給安排食宿了,但仍相當勉強、十分困難,有時甚至會釀成尖銳的矛盾和衝突。而我有一次飛西班牙,人到了,行李卻未同時到達,航空公司方面就主動賠償旅客一套衣服,從裡到外,讓你能夠換洗。這才是真正的設身處地的人性服務,這樣的服務才能在顧客中和社會上贏得信譽。我們這些弊端為什麼會長期存在呢?或許是習慣了。施者、受者都習以為常,不當回事了。這很可怕,因為這樣的麻木,社會是很難進步的,改革是很難實現的。施者中有兩類,一類是有權有勢的,以國營的為多。霸王當慣了,「獨一份」的位子穩得很,可奈我何?另一類可能無權無勢,但「庸懶散混」慣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真出了什麼事,死乞白賴、胡攪蠻纏,也能過關。大不了通融幾個錢,真不行,「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照樣活下去。總之,沒有服務意識,缺乏責任感,這類事情是很難杜絕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們各級政府的權力實際上還是不小的。「守土有責」的各部門的各位領導能不能真把「治理」的大旗撐起來,大家拭目以待。就從蓮花路站的電梯抓起吧,行不行?

  過傳忠

  資深語文特級教師,復旦附中原校長。曾任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上海市語協副會長,現任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兼職教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