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津閩三地自貿區獲批各負改革創新使命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粵津閩,自貿區,改革
  • 发布时间:2015-01-08 15:25

  二〇一三年九月設立上海自貿區最初的目的,就是以開放帶動改革,進一步建立以負面清單為核心的簡政放權改革。這次將自貿區的經驗推廣到廣東、天津和福建,就是向更多地區拓展全新的「改革開放試驗田」。不同的邊貿、口岸和地區在國際貿易中所處的地位是不同的,另外,各地的優勢、發展潛力和資源優勢等條件也不同,所以其他地區自貿區建設應將其資源優勢整合成現實的優勢,發揮其特有的功能特色。廣東自貿區主要任務是對接港澳,天津則是對接韓國、日本,由廈門、平潭、福州捆綁成為「一區多園」的福建,主要任務就是對接台灣。

  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形勢下,四個承擔中國建立和完善現代治理體系改革任務的自由貿易園區,在對外探索上與國際規則相接軌,對內則以擴大開放來倒逼和深化改革,他們在中國目前經濟改革過程中承擔著極為重要的任務。

  天津自貿區

  對接北東亞及北京

  作為第二批自貿區又是北方第一個自貿區的天津,在複製上海經驗的同時,有著自己的不同之處。天津自貿區範圍,大體包括天津港區、空港經濟區和中心商務區,可以擴張至二百六十平方公里,其中東疆保稅港區、天津港保稅區和中心商務區是核心。

  對國內而言,天津是中國北方經濟中心,是環勃海地區經濟中心和京津冀都市圈交匯點,重要的港口和物流中心,是中國對內對外開放兩個扇面的軸心,天津具有難以取代的戰略地位。對境外天津自貿區又面向東北亞,又是大自貿區(FTA)中的重要角色,可以與中韓自貿區對接,對於境內境外的地理位置,天津都有其優越性。

  有別於上海自貿區,天津在先進製造業上有很好的基礎,所以能夠發展為先進製造業,又能在低碳環保行業上引領,創造新的經濟增長模式,因為天津原本就有自身的工業傳統,又有毗鄰北京的優勢,兩大城市相互認同也是有傳統的,這樣天津就有發展自貿區的基礎。由於天津先進製造業密集佈局濱海新區的特點,未來負面清單更應該強調先進製造業。

  融資租賃在天津自貿園區範圍內是最有特點的,它既是貨物貿易,又涉及金融和類金融企業,再就是涉及離岸金融、人民幣的跨境使用,還涉及到保理業,產業鏈可擴展得很寬很長。天津自貿區的特點必然與融資租賃相關的產業,高端航運金融業等聯繫起來。

  作為全國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並且同時兼顧著政治文化中心,一旦衛星城自貿區的身份敲定,北京則能有效的分離人口,並且進一步也有望在北京周邊形成環渤海經濟帶,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這才是天津自貿區被看中的根本原因。

  廣東自貿區對接港澳

  新出爐的自貿區當中,從面積上看,廣東自貿區將是體量最大的自貿區,廣東申報的「粵港澳自貿區」方案被稱為「三一模式」,即包括廣州南沙新區;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珠海橫琴新區,白雲機場綜合保稅區,總共九百三十一点三八五平方公里,遠遠大於目前上海自貿區所規劃的二十八平方公里。

  粵港澳自貿區的功能定位為:積極擴大服務業對港澳開放,發展新型國際貿易方式,探索建設現代金融服務創新區,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打造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升級版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升級版。粵港澳自貿區更突出對港澳自由貿易的特色,例如在海關監管方面,探索建立「前展後貿」的貿易模式,實現就地觀摩、簽訂合同、辦理進出口手續,並允許貨物出區展示展銷;支持園區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擴大「綠色關鎖」的實施範圍,即從陸路口岸延伸擴張到海空港口岸,探索推進粵港澳三地監管結果互認、監管資料共用。在此基礎上,探索粵港、粵澳兩地一檢模式,試行「單邊驗放」。所以「粵港澳自由貿易區」主要是發揮香港的優勢,突出香港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包括推動貿易自由化、粵港高端服務的合作等,帶動珠三角發展。

  在金融創新方面,支持廣東省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企業債券、允許辦理自貿園區居民個人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匯款業務、鼓勵自貿園區銀行機構拓展區內企業境外專案人民幣貸款業務、允許港澳銀行機構為在自貿園區投資設立的港澳台資企業提供人民幣貸款和跨境資產抵押服務、允許自貿園區銀行機構與港澳銀行同業開展跨境人民幣銀團貸款業務。

  福建自貿區對接台灣

  名單之一的福建自貿區申請方案採「一區多園」模式,將納入廈門、平潭、福州、泉州四地,比上海自貿區大了十九倍,將成為大陸面積最大自貿區。功能定位上,平潭重在對台合作,廈門聚焦現代服務業等新型業態,泉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合作,福州則全方位開放。福建自貿區的成立,不僅可以大幅提升這些地區的對外開放水準,目前開設保稅區、自貿區的好經驗做法,也將在泉州、漳州、莆田等還未開設保稅區的地方,得到更好地複製推廣。

  福建自貿區建設的最大特色應該就是對台政策,這與福建的發展定位與優勢是相符的。平潭綜合實驗區原本就是因台而設;廈門提出要吸引台資和對台投資、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等方面加大制度創新;福州則提出突出區域特色,要以兩岸經貿合作為核心,發揮福州獨特的對台優勢,加強對台投資、貿易、航空、金融、旅遊、農業等方面的先行先試。

  福建自貿區主打「對台合作」的開放程度,還包括開放兩岸跨境人民幣、融資租賃等金融業務;實行「審批清單」管理模式推動貿易便利化;成立公共監管平台,進行特殊監管區域關內關外整合;以及加強與台灣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對接,擴大對台先行先試領域。目前兩岸ECFA進展觸礁,服貿和貨貿協議推不動的,福建自貿區也歡迎進行局部的先行先試,福建自貿區因此就更加重要。

  福建被大陸規劃為「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橋頭堡和核心區,作為全國著名僑鄉的福建,人數多、分佈廣、經濟實力雄厚等優勢明顯。福建自貿區的成立將會積極為「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利好政策而努力,並擴大沿線國家地區合作的範圍和領域,進一步加強福建與東盟、南亞、西亞、北非、歐洲等沿線國家地區經貿往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