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預防醫學觀念的進步,許多醫學技術與生物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們透過對於生命之源的研究與探索,發現到一項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之關鍵元素--酵素。
因此,近年來酵素養生之風逐漸盛行,除了一般追求養生保鍵民眾之外,還有許多罹患各種疾病的患者對於酵素產生需求。到底酵素是什麼?
酵素又稱為酶,英文稱為Enzyme;是生命體本身所產生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質,支配生物的新陳代謝、營養和能量轉換等許多催化過程,幾乎都是酵素的催化作用下進行,酵素存在於所有活細胞內,是它啟動了細胞的活力,使細胞展現出種種生命現象。如果沒有酵素,卵子和精子就無法結合,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所有細胞都將失去動力,生命現象亦無從產生。
一九八五年,美國醫學博士愛德華賀威爾(Edward Howell)出版了《酵素營養學》,他率先提出了食物酵素對人類營養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被學術界尊崇為「酵素之父」。賀威爾博士研究酵素五十年,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揭示酵素與疾病關係的人。
他認為:「酵素不足是健康的第一大殺手。酵素不足死亡的人超過了愛滋病、癌症、心臟病、糖尿病和意外事故數量的總和。」他還指出:「生命的長度與人體消耗酵素的速度成反比,增加食物中攝取酵素的攝取量,可減少體內酵素的消耗速度,更重要的是酵素可以排除毒素、平衡體內酸鹼值、進而修補細胞、調整體質。」
美國自然療法博士亨伯特.聖提諾(Humbart Santillo)說:「人體像燈泡,酵素像電流。唯有通電後的燈泡才會亮,沒有了電,我們有的只是一個不會亮的燈泡而已。」沒有酵素,就沒有生命!不僅限於人類,對於其他生物都是一樣,生命體的存在,都是依賴酵素的作用。
酵素食品在日本發展已有上百年的歷史,若要追溯源頭,最早應起源於中國的傳統食品發酵技術。而台灣在五十年前從日本引進酵素發酵技術。到現今台灣酵素的研發技術和酵素的品質已經不亞於日本,而且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在技術相當的情況下,酵素的原料決定酵素的品質。日本地理位於寒帶,酵素原料受限,而台灣酵素產地多集中在台灣的魚米之鄉嘉南平原,主要原因地理位置位於北回歸線上,氣候溫和適合菌類生存,加上台灣十分注重農業科技的創新研究和實際應用,在蔬菜、水果品種改良有很多突出的成果。
如今,酵素在日本、台灣已經發展成相當成熟的產業。被廣泛的運用在醫學、生化學、生物學、遺傳學、藥學、纖維、紙漿、皮革、農林水產、食品、化妝品、洗潔劑等,事實上,酵素已經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多樣性的酵素類產品讓食用酵素成為了日本人、台灣人認可的健康習慣。日本每天有超過數千萬人在服用酵素食品,這或許也是日本人長壽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台灣,基於養生理念日益被重視及推廣,台灣民眾開始相信酵素的神奇功效,並深信由天然植物萃取,經由現代生物技術所得到的酵素綜合原液,是現代人補充酵素的最好來源,目前台灣經營酵素的品牌多達上百個,在台灣本土形成了龐大的產業規模,酵素食品品質也在產業競爭中越來越優異,大多數台灣人認為本土酵素食品質量比國外進口的要好,酵素產業在台灣方興未艾;在中國,酵素從二〇〇七年開始進入市場,就目前來說,絕大多數酵素食品都源自台灣,酵素食品在大陸市場的發展受限於人們對酵素食品的認識與酵素養生概念還非常陌生,仍然處於認識階段,要讓廣大消費者接受酵素,還得依靠眾多商家對酵素知識與養生理念進行廣泛的教育推廣,人們才能逐漸體認到酵素對人體的幫助,開始重視食用酵素的養生之道。
從人體健康的角度來看,酵素的確可以降低身體消化系統的負擔,有些疾病產生是因為食物消化不完全,人體將有毒物質吸收所導致;同時由於酵素之分解力,對於體內多餘脂肪及有害物質,也有清除效果。
而從免疫系統的觀點來看,酵素除了具有抑制有害菌生長的功能之外,也可以分解許多過敏源,因此,酵素在免疫系統中也扮演十分重要的輔助地位。事實上,絕大多數身體產生之病症,都是體內環境沒有調理好,因此,加強酵素的補充,對於許多病症皆具有緩解及改善效果。
在營養學觀點,攝取充足除了有上述的好處外,也等於在食品營養上,可以充分補充到大量生鮮蔬果中所含的許多抗氧化物質及礦物質等成份,食用酵素不失為現代人強化及維持營養均衡簡便又有效的方式。
許富城
畢業於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商管所,曾任燦坤實業 開發主管,百勝肯德基 開發主管,現任秝荃生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