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宏观数据变脸 奥巴马救赎二次探底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奥巴马
  • 发布时间:2010-07-26 09:55
  “二次探底”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所有人的心中。

  现在,关于国内经济是否会因调控政策发生“二次探底”的争论刚刚稍有平息,对美国经济会出现“二次探底”的担忧又冒了出来,引发投资者担忧的原因同样来自一系列经济数据。

  近期,来自海外市场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工业产出环比增速从上月的1.4%降至0.1%;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4水平,较经济危机前80上下仍有差距。7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上月的76快速降至66.5,同时,领先指标亦呈放缓迹象,ISM制造业指数从4月的60.4连续两个月降至6月的56.2,其中新订单和出口指数降幅明显,分别从5月份的66和62降为6月的59和56。而随着再库存动力逐步减弱,库存指数在4~6月连续萎缩。非制造业指数(代表经济90%)也在连续三个月维持在55水平后,于6月回落至54。另外,成屋和新屋销售在美国政府购房退税政策结束后的5月份分别萎缩2.2%和32.7%,房市先行指标如新屋许可数和待交成屋销售亦明显下降,预示着住房销售将在未来数月维持低迷。

  在这一连串令人失望的数据冲击下,7月19日,欧美股市再现“黑色星期五”,当天纳斯达克指数跌幅超过3%;标普500跌幅达2.9%;道指跌2.5%;欧洲50指数跌2.1%。此时,众多先前对美国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放缓的说法将信将疑的投资者,迅速转变观点,开始思忖经济减速导致“二次探底”的时间和可能。

  美联储泄露“二次探底”担忧

  其实,美联储对美国经济下滑的担忧比起众多投资者来,时间要早出许多。

  6月初,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在声明中已经开始对整体复苏、住房市场活动以及金融市场状况的描述变得更为谨慎:这三个问题上的措辞分别从之前“复苏仍在巩固”、“新屋开工略有增加,但仍低迷”以及“金融市场仍在支持经济增长”转变成 “经济正在复苏”、“新屋开工水平依然低迷”以及“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有所减弱”。

  而最近公布的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纪要更是把管理层的真实想法“泄底”。该纪要显示,在6月下旬的这次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已经把2010年美国GDP增长预测由3.2%~3.7%往下修订至3.0%~3.5%。这也是美联储自去年复苏后首次下调2010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测。决策者们甚至认为,“若经济前景出现显著恶化,则可能需要进一步推出刺激政策”。

  上述种种信息公之于众时已到了7月中旬。彼时,恰逢一轮对美国通缩状况加剧的恐慌正在蔓延。预期新一轮通缩来临的起因首先来自美国最新的CPI数据。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CPI和核心CPI增幅(同比)再次下滑,分别为:1.1%和0.9%;而美国CPI环比数据已经连续第三个月出现负增长,其4、5、6三个月的环比下降分别为:0.1%、0.2%、0.1%;同时,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于6月底在一年来首度跌破3%的关口,在短暂回升到3%以上后,上周再度跌至3%的下方,创去年4月份以来的新低;而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创造了本次危机以来的最低点0.58%,甚至低于雷曼兄弟公司倒闭后创下的历史低点。

  “这暗示市场忧虑已一百八十度扭转,由如何压抑通胀转为如何对抗通缩。”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经济研究处分析员林俊泓这样分析。他将美国CPI不断下滑的原因归结为“货币流通速度放慢、楼市租赁活动清淡、制造厂商议价能力受损等”。

  与此同时,引领美国经济预测话语权的一些重要机构、专家纷纷开始看空美国经济。“由于私营部门增长所面临的各种负面因素(房屋空置率过高、州政府和地方政府预算面临压力、信贷活动不足、雇用意愿不强)仍未出现缓和,我们重申我们的看法,即2010 年下半年实际GDP 增长仅为1.5%,而且我们担心2011 年经济不会像目前预测的这样再次加速增长。”高盛集团在7月上旬的一份报告中这样表述对美国经济的担忧。

  有着类似判断的还有标准普尔首席经济学家魏斯,他在7月13日公开表示,“美国经济似乎已出现好转,但最近这次衰退程度非常深,因此美国经济增长或仍将疲弱。同时,全球也有可能出现扰乱经济增长的动荡。”

  与这些较含蓄的判断不同,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的判断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的投资组合,西方股票我是做空的。”这是他在7月17日参加上海的一个论坛时所做的公开表述:美国必须要面对更加糟糕的情况,无论是2011年还是2012年,美国会再次面临很大的危机,我们有短期的临时的复苏,但是我们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你无法通过更多的债务来解决已经比较繁重的债务了,你也无法通过更大的消费和开支来解决过去过度的消费。

  “上一轮经济危机未能调整到位,经济确实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最近的警告也并非危言耸听。在克鲁格曼看来,全球经济正陷入第三次萧条的初期,世界经济的真正威胁就是通货紧缩。“各国领袖都在宣扬收紧开支的必要性,而我们面临的真正问题是支出不足。

  3万亿美元有毒资产是颗“雷”

  先是欧洲诸国陷入“债务危机”泥潭,现又有美国各项经济指标突然急转直下,发达经济体在本就缓慢的复苏道路上为何屡陷困境?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这样分析美国经济出现回落的原因:“其一,财政的刺激效应逐步到期;其二,缺乏内生的经济增长动力,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到目前还很难看出其中任何一驾马车能承接下一轮经济增长的重任,在前期美元不断升值的条件下,美国的出口遇阻,刚刚破灭的消费泡沫当前仍没有恢复元气,在没有新技术可以规模化之前,投资还很难成为新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则认为,这次世界金融危机是过度消费而透支未来的必然结果。经济的复苏可以在政府的公共刺激下暂时恢复,但由于市场自生能力因为过度刺激而延缓了恢复能力,所以刺激越过度,恢复越慢。“当政策刺激的积极效力减弱,并且经济不得不为其不良后果而承担责任时,二次探底是一个必然的逻辑。”他判断道。

  “信贷支持不能跟上的话,美国经济二次探底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是招商银行宏观与策略分析师徐彪眼中的罪魁祸首。“信贷缺乏导致经济复苏再探底的传导路径主要有三个:一是楼市缺乏信贷支持,早晚要转冷;二是居民消费缺乏信贷支持,早晚要疲软;三是再库存周期缺乏信贷支持,早晚要夭折。迄今为止,我们依然对美国银行系统的信贷支持心存疑虑。”徐彪这样解释。

  中国宏观学会副会长王建将美国目前的困境归结为其至今仍得不到妥善解决的庞大“有毒资产”。根据目前的普遍看法,所谓“有毒资产”就是在市场情况良好的时候,资产面临的多方面的不良影响都被暂时掩盖了起来,而当危机降临的时候,潜在的所有因素就会积聚在一起爆发出来。这样的暂时稳定资产就叫做“有毒资产”。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修改会计方法对商业银行中存在的“有毒资产”进行了暂时延后处理,一方面开动印钞机,动用万亿美元买入了大量银行中遗留的“有毒”贷款和证券。

  根据美联储7月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达到2.3万亿美元左右,仅对“两房”的担保证券持有量就超过了1.1万亿美元。据美国的行业分析师们估计,美国的银行系统内目前还存在大约2万亿至3.6万亿美元的“有毒资产”,其中主要是住房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资产。至于它们何时会到偿付期,到时如何处置则谁也说不清楚。

  “由于美国直到目前也找不到处理庞大有毒资产的出路,美国的危机就会在明年重来,到2012、2013年趋于严重。”王建称。他的逻辑是,在美国,资产泡沫破灭后庞大的有毒资产其实并没有得到处理,而是用修改会计规则和冻结债务清偿的方式,暂时将金融机构的坏账掩盖起来,所以当这些坏账再也藏不住的时候,美国就必然会再经历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过程。

  目前在美国银行不良资产剥离方面,主要执行的是“盖特纳计划”,但市场投资者对于这一计划并不看好,对参与政府的金融救助项目大多持谨慎态度。长江证券分析师吴邦栋分析认为,因为现在关于不良资产的信息太少,这些不良资产的定价就很困难,同时离完全实施这份计划还存在着高达400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钱从哪里来就是个大问题。

  经济迷雾中的“奥巴马猜想”

  消化庞大的有毒资产所需的钱从哪里来呢?市场有这样几种猜想。

  猜想一:制造“碳汇”从其他国家手中换钱。

  “表面上看,美国似乎还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恢复物质产业的竞争能力,靠经济发展创造的财富给有毒资产解毒。” 中国宏观学会副会长王建说。“这条路其实奥巴马只能是嚷一嚷,这条道上美国走不了多远就得回头。”他认为,因为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生产要素及商品生产成本上的差距仍在20倍左右,美国想走回头路,就得把生产放回国内来消除贸易逆差,这样生产成本也得上升20倍,按消除5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计算,就得在国内增加10万亿美元的生产成本,还得再加上数十万亿美元的生产投资,这是美国无论如何负担不起的。

  所以王建判断美国会采取另一条路,就是围绕低碳经济搞出一个新的金融衍生品,能让金融机构重新赚到钱来填补以前的坏账。这条路目前来看就是所谓的“碳汇”。“但这必须有欧洲、日本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配合,也就是愿意出钱买单,现在看来也已经走不通了,但美国还在尝试。”王建称。

  猜想二:借经济探底重启印钞机。

  “美联储的一生就不断的致力于印刷钞票,美国给了他印刷的权利,他也不断的利用这个权利,如果说世界经济无法好转的话,他会印更多的钱,在历史上都是这样的。” 7月17日,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在上海接受采访时毫不讳言美国政府会再次大开印钞机的可能。

  而美联储的决策者们在6月份议息会议中也一致认为,“若经济显示出更严重的增长放缓迹象,则可能需要进一步推出刺激性的货币政策。”现在看来,这一陈述似乎正在成为罗杰斯上述预测的注脚。

  猜想三:发动战争转嫁危机。翻一翻经济发展史就会知道,用战争转嫁危机的警示实在是屡见不鲜。

  虽然现在看来这种猜测有点耸人听闻,但借此保持对一个事实的重视是有必要的。那就是,世界还没有从衰退中走出来,信贷周期也未在过去的18个月中以一种良性方式终止。如果美国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不能修复,美国创造金融泡沫的能力就得不到修复,这场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经济萧条就难以真正走出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