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绿大地:还有什么是真的?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绿大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7-26 10:22
7月21日下午3点,绿大地(002200.SZ)董事长何学葵忐忑不安地走进“公开致歉说明会”现场。跟在她身后的,是同样脸色阴沉的一众高管,包括公司董事胡虹,副总经理徐云葵、陈德生和独立董事郑亚光、谭焕珠以及监事石廷富。
对绿大地高管而言,这次与投资者的见面会与其说是一次公开致歉,不如说是一场关于诚信的集体审判。这已是绿大地高管们今年以来第二次向投资者道歉了,他们一定记得不到两个月前发生的那一幕:今年5月28日召开的绿大地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管理层对投资者鞠躬道歉,原因是公司2009年业绩巨亏。
如果说上次致歉还多少体现出公司的些许诚意,那么这次致歉则不折不扣地暴露出公司的诚信危机。
“去年业绩披露前后矛盾的原因主要是旱灾影响,公司对于干旱天气的影响确实估计不足”,何学葵的解释显然很难平息投资者的愤怒,也很难让投资者认同。毕竟,深交所7月9日对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公开谴责处分似乎只是显露出绿大地蹊跷真相的冰山一角。
业绩预告岂能五度变脸?
绿大地是A股首家绿化行业上市公司,同时也是云南省第一家民营上市企业,2007年12月21日上市交易。但今年意外之事接连发生,首先是在5月28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管理层深情对投资者鞠躬道歉,原因是去年业绩由之前的预增过亿元,变更为最后的亏损1.5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因信息披露问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在证监会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之前,深交所7月9日对公司业绩频繁变脸和信息披露问题作出了公开处分。
从2009年10月~2010年4月,绿大地披露的业绩预告和快报五度反复。去年10月30日,公司发布2009年三季报称,预计200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比上年增长的幅度在20%~50%之间,今年1月30日,公司将2009年净利润增幅修正为比上年下降30%以内。
正当投资者深表不解时,公司2月27日第三次发布2009年度业绩快报,年度净利润变为6212万元,4月28日又将净利润修正为-12796万元。4月30日,公司第五次发布2009年年度报告,披露公司2009年净利润为-15123万元。
变了五次“戏法”后,绿大地2009年预测利润从最初的赢利1.04亿元变为最终的亏损1.3亿元,频繁变脸的业绩也让公司审计机构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摸不着头脑,对公司2009年度的财务报表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而绿大地在年报中对此给出的解释是,“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省遭遇百年不遇的持续干旱天气,给公司苗木生产及苗木的存活率带来极大危害,同时,由于公司生产管理不善导致病虫害蔓延,造成马鸣基地和思茅基地死亡苗木损失1.55亿元。”
令人意外的是,去年自7月份提早进入旱季,灾情也于12月份明显加重,但在1月30日之前这近半年时间里,绿大地并未提示旱灾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而且,在灾情已发生三四个月的10月份还发出业绩预增报告,对旱灾只字不提,从2009年10月~2010年4月的公告,公司也未对此进行披露。
云南省林业厅种苗站一名负责人表示,重大旱情开始后,一般十余天就能观察到其对苗木的影响。而在7月份至12月份旱情持续的时间里,肯定能大致预计苗木的受灾程度,苗木栽培企业会根据灾情采取浇水灌溉措施以防止苗木进一步受损。
但公司在此次公开致歉说明会上仍表示,12月份旱情加重后就对观察到的思茅基地苗木产生影响,也采取了浇水等措施,但“苗木具有假活现象,当时无法确认受灾程度”。
深交所在此次处分决定中也指出,绿大地未及时发布2009年业绩预亏公告,公司对2009年业绩情况进行了多次修正,修正前后业绩发生盈亏性质重大变化,且修正时间严重滞后。而且,公司2009年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与2009年年度报告披露的业绩数据之间存在重大差异,误差率在100%以上。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公司更改公告的频率多得令人吃惊,《投资者报》发现,自证监会立案调查的3月18日到现在,不到四个月时间里,公司的相关更正公告多达12个。
多名券商分析人士对《投资者报》表示,更正公告可能意味着原来的年报中存在着错误或者缺失,也可能是部分上市公司管理者利用年报补充及更正的形式延缓不利信息的披露, “这样做就让年报信息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蹊跷减值是否为配合增发?
绿大地去年业绩之所以最终出现巨亏,是因为公司在2009年年报中总共计提了1.5亿苗木损失,但这一减值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据一名券商研究员对公司最新调研的结果显示,马鸣和旧县基地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大片荒地,枯死苗木占比也比较小。
“严重受损的主要是外购苗,而毛利率占比较高的自培苗受损则不大。”该研究员判断,绿大地在报表中计提的1.5亿元损失已经较为充分,实际情况比报表更差的概率较小。对于减值,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发表的意见是:减值计提得不明不白。
一位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称,即便如此,正规的审计人员也会在年底提出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的要求。在他看来,审计人员肯定会到苗木基地查看存货情况,在12月份即遭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基地的树苗即便无法确认死亡或长虫,也会有受灾表现,“因此审计人员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会认定存货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提出计提要求。”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云南省遭受干旱期间,绿大地正处于“定向增发的关键时期”。 绿大地的增发方案在2009年8月份获得临时股东大会通过,拟定向增发不超过2500万股,按照不低于18.64元/股的价格发行,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广南苗木基地的建设。
“增发方案去年11月份曾被证监会要求进行修改,当时仍预计增发方案会在12月份获得通过,而此时云南省正处于旱情加重的时期,如果存货价值变化会对增发不利。”一名私募人士表示。 因此,去年10月份至12月份期间,绿大地接连公布业绩预增与公司获得重大合同的信息。10月15日,绿大地公布获得0.58亿元合同;10月30日,预计2009年度业绩同比增长20%-50%;12月22日,则公布1.3亿元合同。
但是,由于公司定向增发方案并没有使监管层满意,最终决定撤回方案。今年1月8日,绿大地公告称,由于考虑融资环境、融资方式、融资成本以及融资时机等因素,决定终止定向增发。根据绿大地方面的答复,正是在这一时期,公司决定对思茅基地的存货价值重新清点。
上述私募人士对此表示,绿大地此次发布业绩利空,从逻辑上推断至少存在两个好处,一是因为定向增发取消了,所以一定要适当压低价格,下次确定的定向增发价格才能让参与者有利可图,从而吸引机构投资者。二是因为定向增发取消了,就需要适当调节利润,以保证未来利润增长的持续性,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出来,为未来的定向增发成功保驾护航。
而数亿减值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将使得高管股权激励失效。这一策略与公司一直以来频繁更换高管的结果也有些异曲同工。
财务总监为何向公司捐款1100万后被炒?
在7月21日召开的“公开致歉说明会”上,有投资者问到“公司开拓绿化工程业务上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时,公司副总经理徐云葵的回答有些令人意外:“目前最大困难是缺乏专业人才的储备,公司将要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源储备”。
而在早前的投资者会议上,董事长何学葵也反复提到,公司今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储备问题,这一方面反映了公司对人才的重视,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公司在人事方面的欠缺,上市两年来公司高管的频繁变动就是明证。
今年5月11日,公司公告称,因2009年度业绩出现亏损,公司管理层相关人员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将免去徐云葵总经理职务,聘任王光中为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免去蒋凯西财务总监职务,聘任王跃光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
蒋凯西的离职颇为离奇,此人今年一季度刚减持绿大地53万股,并拿出1100万元捐给公司,公司当时表示,这部分捐款是为了帮助公司抵御旱灾的影响以及帮助公司取得更好的发展,但今年6月份蒋凯西就被公司免职,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尽管公司认为,蒋凯西将减持53万投的金额全部捐给了公司,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投资者报》统计,蒋凯西此次减持53万股的成交价为28.63元,实际套现额为1517.39万元,而且其减持远不止这一次,深交所诚信数据显示,蒋凯西自2008年12月22日开始第一笔减持以来,总共8次减持75.7万股,总共套现2217.81万元,此前捐给公司的1100万元,只是其套现总额的一半。
徐云葵被免去总经理职务后担任绿大地副总经理,而蒋凯西将不再担任绿大地任何职务。对高管作出如此严厉的处理方式,在其他出现亏损的上市公司中并不常见。而公司给出的理由也出人意料,并非千篇一律的“因个人原因而辞职”,而是“因公司2009年度业绩出现亏损,公司管理层相关人员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公司200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1.51亿元,同比下降300%;基本每股收益为负1元,同比下降300%。对于公司2009年巨亏原因,公司在年报中解释称既与云南省遭遇百年不遇的持续干旱天气有关,干旱给公司苗木生产及苗木存活率带来极大危害,但同时也与公司生产管理不善有关,导致病虫害不断蔓延,造成马鸣基地和思茅基地死亡苗木损失1.55亿元。这是此次徐和蒋免职的主要原因。
此番人事变动,使得2009年9月刚从副总经理荣升为总经理的徐云葵再次降为副总经理。资料显示,徐云葵2002年就进入绿大地,曾任公司行政总监、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升为总经理不到一年,现在又贬回副总经理的原职。徐云葵职位的变动也充分反映出绿大地上市后高管人事变动之频繁。
早在去年9月12日,公司董事会就收到董事黎钢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因股权变动,黎钢先生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当时公司表示,“黎钢的辞职未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其辞职不会影响公司董事会正常运作。”
黎钢辞职十余天后的9月23日,董事赵国权因股权变动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职务,赵国权先生辞职后,目前不在公司工作,也不再担任与公司有关的任何职务。
就在投资者对绿大地频繁的人事变动深感惊叹时,公司又一名高管辞职。6月9日,刘玉红女士申请辞去公司监事及监事会召集人职务,辞职生效后,刘玉红女士不在公司工作。
对于绿大地今后在人才方面的战略,董事长何学葵在此次交流会上表示,“公司设计部与工程业务配套,目前正积极加强与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公司进行战略合作,以期提升公司的设计能力”。
上市不到三年,为何两度换审计?
对绿大地而言,频繁变脸的不只是业绩和人事,还有审计机构。上市不到三年,绿大地两次更换会计事务所,总共有三家机构为其服务。如果为了节省审计费,频繁更换似在情理之中,但绿大地最近一次更换审计机构时,审计费不降反增。
2009年11月6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聘会计事务所的议案》,公司将原聘请的审计机构——中和正信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年服务费由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
对于此次更换原因,何学葵在7月21日交流会上表示,“更换为亚太事务所是因为中和正信事务所重组导致,我们和事务所没有根本的分歧”。但这已是公司上市以来第二次更换审计机构。早在2008年10月14日,绿大地董事会审议通过,改聘中和正信会计事务所替代与公司合作了7年的深圳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
看看公司更换审计机构的时间,你会惊奇地发现,都是在年底前,即年报将要出炉之前。第一次更换的时间是2008年10月14日,已临近年报;第二次更换审计机构的时间是2009年11月6日,同样临近年报。
在年报前更换审计机构在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对于一个上市仅两年的公司就如此频繁更换审计机构,更是让人费解。
上述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士分析认为,审计费用近一倍增长令人生疑, 在企业来说换事务所目的应该是减少成本,而从事务所来说,绝对是高风险高服务,如果业务量没有变化,审计量没有增加,伴随着更换审计机构的服务费增加似乎说不通。
公司经营战略究竟要转向何方?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公司订单饱满,共获得园林工程订单3.03亿元,若加上2009年年末签订的武侯“198”外环路植绿项目,公司目前的在手订单为4.36亿元,是2009年工程收入的2.2倍。就算不考虑下半年新签订单,公司今年全园林工程业务收入增幅基本可以实现翻番。
但摆在绿大地面前的战略抉择是:今后到底是专注于苗木,还是工程施工? 这既是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也是公司战略转型的选择。何学葵在此次致歉会上也作了回答:“公司主动转型,为的是把相关产业链做长做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持续的干旱,公司把经营战略转向绿化工程业务。最重要是为了降低风险,即把一条腿走路变成两条腿走路。”但公司在转型方面并不果断。
云南大旱后,绿大地开始了经营重心向绿化工程的定位转变,今年6月22日, 绿大地宣布中标宜良县南盘江西岸一期景观工程发展绿化工程,同时表示终止出售广南基地。绿大地当时称,由于未能找到合适的购买方及干旱天气的结束,同时绿化苗木市场仍然呈现供不应求态势,因此公司将继续在该地实施绿化苗木基地建设项目。
据了解,广南基地出售是公司之前决心进行战略转型的重大举措,公司前期表示,由于苗木受天气风险影响逐渐增大,适度收缩苗木生产有利于稳定现有苗木业务,并且公司已提出战略转型,如果大力拓展绿化工程业务,再经营广南基地,就与公司经营重点不符。
“林地卖出的事情,公司一会儿说卖,一会又不卖,到底是怎么回事?” 7月21日的交流会上,有投资者如此质问。事实上,不少投资者也认为,绿大地对广南基地的态度反复表现出公司在战略转型上的犹豫不决,何学葵的回答是:“公司会根据具体的战略计划及经营方略来确定相关的方案。”
只是,这4.36亿元订单真的能为绿大地增亮业绩吗?在这摇摆不定的战略中,投资者不得不在心中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
对绿大地高管而言,这次与投资者的见面会与其说是一次公开致歉,不如说是一场关于诚信的集体审判。这已是绿大地高管们今年以来第二次向投资者道歉了,他们一定记得不到两个月前发生的那一幕:今年5月28日召开的绿大地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管理层对投资者鞠躬道歉,原因是公司2009年业绩巨亏。
如果说上次致歉还多少体现出公司的些许诚意,那么这次致歉则不折不扣地暴露出公司的诚信危机。
“去年业绩披露前后矛盾的原因主要是旱灾影响,公司对于干旱天气的影响确实估计不足”,何学葵的解释显然很难平息投资者的愤怒,也很难让投资者认同。毕竟,深交所7月9日对公司的违规行为进行公开谴责处分似乎只是显露出绿大地蹊跷真相的冰山一角。
业绩预告岂能五度变脸?
绿大地是A股首家绿化行业上市公司,同时也是云南省第一家民营上市企业,2007年12月21日上市交易。但今年意外之事接连发生,首先是在5月28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管理层深情对投资者鞠躬道歉,原因是去年业绩由之前的预增过亿元,变更为最后的亏损1.5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因信息披露问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在证监会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之前,深交所7月9日对公司业绩频繁变脸和信息披露问题作出了公开处分。
从2009年10月~2010年4月,绿大地披露的业绩预告和快报五度反复。去年10月30日,公司发布2009年三季报称,预计200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比上年增长的幅度在20%~50%之间,今年1月30日,公司将2009年净利润增幅修正为比上年下降30%以内。
正当投资者深表不解时,公司2月27日第三次发布2009年度业绩快报,年度净利润变为6212万元,4月28日又将净利润修正为-12796万元。4月30日,公司第五次发布2009年年度报告,披露公司2009年净利润为-15123万元。
变了五次“戏法”后,绿大地2009年预测利润从最初的赢利1.04亿元变为最终的亏损1.3亿元,频繁变脸的业绩也让公司审计机构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摸不着头脑,对公司2009年度的财务报表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而绿大地在年报中对此给出的解释是,“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省遭遇百年不遇的持续干旱天气,给公司苗木生产及苗木的存活率带来极大危害,同时,由于公司生产管理不善导致病虫害蔓延,造成马鸣基地和思茅基地死亡苗木损失1.55亿元。”
令人意外的是,去年自7月份提早进入旱季,灾情也于12月份明显加重,但在1月30日之前这近半年时间里,绿大地并未提示旱灾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而且,在灾情已发生三四个月的10月份还发出业绩预增报告,对旱灾只字不提,从2009年10月~2010年4月的公告,公司也未对此进行披露。
云南省林业厅种苗站一名负责人表示,重大旱情开始后,一般十余天就能观察到其对苗木的影响。而在7月份至12月份旱情持续的时间里,肯定能大致预计苗木的受灾程度,苗木栽培企业会根据灾情采取浇水灌溉措施以防止苗木进一步受损。
但公司在此次公开致歉说明会上仍表示,12月份旱情加重后就对观察到的思茅基地苗木产生影响,也采取了浇水等措施,但“苗木具有假活现象,当时无法确认受灾程度”。
深交所在此次处分决定中也指出,绿大地未及时发布2009年业绩预亏公告,公司对2009年业绩情况进行了多次修正,修正前后业绩发生盈亏性质重大变化,且修正时间严重滞后。而且,公司2009年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与2009年年度报告披露的业绩数据之间存在重大差异,误差率在100%以上。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公司更改公告的频率多得令人吃惊,《投资者报》发现,自证监会立案调查的3月18日到现在,不到四个月时间里,公司的相关更正公告多达12个。
多名券商分析人士对《投资者报》表示,更正公告可能意味着原来的年报中存在着错误或者缺失,也可能是部分上市公司管理者利用年报补充及更正的形式延缓不利信息的披露, “这样做就让年报信息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蹊跷减值是否为配合增发?
绿大地去年业绩之所以最终出现巨亏,是因为公司在2009年年报中总共计提了1.5亿苗木损失,但这一减值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据一名券商研究员对公司最新调研的结果显示,马鸣和旧县基地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大片荒地,枯死苗木占比也比较小。
“严重受损的主要是外购苗,而毛利率占比较高的自培苗受损则不大。”该研究员判断,绿大地在报表中计提的1.5亿元损失已经较为充分,实际情况比报表更差的概率较小。对于减值,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发表的意见是:减值计提得不明不白。
一位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称,即便如此,正规的审计人员也会在年底提出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的要求。在他看来,审计人员肯定会到苗木基地查看存货情况,在12月份即遭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基地的树苗即便无法确认死亡或长虫,也会有受灾表现,“因此审计人员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会认定存货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提出计提要求。”
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在云南省遭受干旱期间,绿大地正处于“定向增发的关键时期”。 绿大地的增发方案在2009年8月份获得临时股东大会通过,拟定向增发不超过2500万股,按照不低于18.64元/股的价格发行,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广南苗木基地的建设。
“增发方案去年11月份曾被证监会要求进行修改,当时仍预计增发方案会在12月份获得通过,而此时云南省正处于旱情加重的时期,如果存货价值变化会对增发不利。”一名私募人士表示。 因此,去年10月份至12月份期间,绿大地接连公布业绩预增与公司获得重大合同的信息。10月15日,绿大地公布获得0.58亿元合同;10月30日,预计2009年度业绩同比增长20%-50%;12月22日,则公布1.3亿元合同。
但是,由于公司定向增发方案并没有使监管层满意,最终决定撤回方案。今年1月8日,绿大地公告称,由于考虑融资环境、融资方式、融资成本以及融资时机等因素,决定终止定向增发。根据绿大地方面的答复,正是在这一时期,公司决定对思茅基地的存货价值重新清点。
上述私募人士对此表示,绿大地此次发布业绩利空,从逻辑上推断至少存在两个好处,一是因为定向增发取消了,所以一定要适当压低价格,下次确定的定向增发价格才能让参与者有利可图,从而吸引机构投资者。二是因为定向增发取消了,就需要适当调节利润,以保证未来利润增长的持续性,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出来,为未来的定向增发成功保驾护航。
而数亿减值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将使得高管股权激励失效。这一策略与公司一直以来频繁更换高管的结果也有些异曲同工。
财务总监为何向公司捐款1100万后被炒?
在7月21日召开的“公开致歉说明会”上,有投资者问到“公司开拓绿化工程业务上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时,公司副总经理徐云葵的回答有些令人意外:“目前最大困难是缺乏专业人才的储备,公司将要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源储备”。
而在早前的投资者会议上,董事长何学葵也反复提到,公司今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储备问题,这一方面反映了公司对人才的重视,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公司在人事方面的欠缺,上市两年来公司高管的频繁变动就是明证。
今年5月11日,公司公告称,因2009年度业绩出现亏损,公司管理层相关人员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将免去徐云葵总经理职务,聘任王光中为公司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免去蒋凯西财务总监职务,聘任王跃光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
蒋凯西的离职颇为离奇,此人今年一季度刚减持绿大地53万股,并拿出1100万元捐给公司,公司当时表示,这部分捐款是为了帮助公司抵御旱灾的影响以及帮助公司取得更好的发展,但今年6月份蒋凯西就被公司免职,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尽管公司认为,蒋凯西将减持53万投的金额全部捐给了公司,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投资者报》统计,蒋凯西此次减持53万股的成交价为28.63元,实际套现额为1517.39万元,而且其减持远不止这一次,深交所诚信数据显示,蒋凯西自2008年12月22日开始第一笔减持以来,总共8次减持75.7万股,总共套现2217.81万元,此前捐给公司的1100万元,只是其套现总额的一半。
徐云葵被免去总经理职务后担任绿大地副总经理,而蒋凯西将不再担任绿大地任何职务。对高管作出如此严厉的处理方式,在其他出现亏损的上市公司中并不常见。而公司给出的理由也出人意料,并非千篇一律的“因个人原因而辞职”,而是“因公司2009年度业绩出现亏损,公司管理层相关人员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公司200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1.51亿元,同比下降300%;基本每股收益为负1元,同比下降300%。对于公司2009年巨亏原因,公司在年报中解释称既与云南省遭遇百年不遇的持续干旱天气有关,干旱给公司苗木生产及苗木存活率带来极大危害,但同时也与公司生产管理不善有关,导致病虫害不断蔓延,造成马鸣基地和思茅基地死亡苗木损失1.55亿元。这是此次徐和蒋免职的主要原因。
此番人事变动,使得2009年9月刚从副总经理荣升为总经理的徐云葵再次降为副总经理。资料显示,徐云葵2002年就进入绿大地,曾任公司行政总监、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升为总经理不到一年,现在又贬回副总经理的原职。徐云葵职位的变动也充分反映出绿大地上市后高管人事变动之频繁。
早在去年9月12日,公司董事会就收到董事黎钢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因股权变动,黎钢先生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当时公司表示,“黎钢的辞职未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其辞职不会影响公司董事会正常运作。”
黎钢辞职十余天后的9月23日,董事赵国权因股权变动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职务,赵国权先生辞职后,目前不在公司工作,也不再担任与公司有关的任何职务。
就在投资者对绿大地频繁的人事变动深感惊叹时,公司又一名高管辞职。6月9日,刘玉红女士申请辞去公司监事及监事会召集人职务,辞职生效后,刘玉红女士不在公司工作。
对于绿大地今后在人才方面的战略,董事长何学葵在此次交流会上表示,“公司设计部与工程业务配套,目前正积极加强与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公司进行战略合作,以期提升公司的设计能力”。
上市不到三年,为何两度换审计?
对绿大地而言,频繁变脸的不只是业绩和人事,还有审计机构。上市不到三年,绿大地两次更换会计事务所,总共有三家机构为其服务。如果为了节省审计费,频繁更换似在情理之中,但绿大地最近一次更换审计机构时,审计费不降反增。
2009年11月6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聘会计事务所的议案》,公司将原聘请的审计机构——中和正信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年服务费由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
对于此次更换原因,何学葵在7月21日交流会上表示,“更换为亚太事务所是因为中和正信事务所重组导致,我们和事务所没有根本的分歧”。但这已是公司上市以来第二次更换审计机构。早在2008年10月14日,绿大地董事会审议通过,改聘中和正信会计事务所替代与公司合作了7年的深圳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
看看公司更换审计机构的时间,你会惊奇地发现,都是在年底前,即年报将要出炉之前。第一次更换的时间是2008年10月14日,已临近年报;第二次更换审计机构的时间是2009年11月6日,同样临近年报。
在年报前更换审计机构在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对于一个上市仅两年的公司就如此频繁更换审计机构,更是让人费解。
上述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士分析认为,审计费用近一倍增长令人生疑, 在企业来说换事务所目的应该是减少成本,而从事务所来说,绝对是高风险高服务,如果业务量没有变化,审计量没有增加,伴随着更换审计机构的服务费增加似乎说不通。
公司经营战略究竟要转向何方?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公司订单饱满,共获得园林工程订单3.03亿元,若加上2009年年末签订的武侯“198”外环路植绿项目,公司目前的在手订单为4.36亿元,是2009年工程收入的2.2倍。就算不考虑下半年新签订单,公司今年全园林工程业务收入增幅基本可以实现翻番。
但摆在绿大地面前的战略抉择是:今后到底是专注于苗木,还是工程施工? 这既是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也是公司战略转型的选择。何学葵在此次致歉会上也作了回答:“公司主动转型,为的是把相关产业链做长做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持续的干旱,公司把经营战略转向绿化工程业务。最重要是为了降低风险,即把一条腿走路变成两条腿走路。”但公司在转型方面并不果断。
云南大旱后,绿大地开始了经营重心向绿化工程的定位转变,今年6月22日, 绿大地宣布中标宜良县南盘江西岸一期景观工程发展绿化工程,同时表示终止出售广南基地。绿大地当时称,由于未能找到合适的购买方及干旱天气的结束,同时绿化苗木市场仍然呈现供不应求态势,因此公司将继续在该地实施绿化苗木基地建设项目。
据了解,广南基地出售是公司之前决心进行战略转型的重大举措,公司前期表示,由于苗木受天气风险影响逐渐增大,适度收缩苗木生产有利于稳定现有苗木业务,并且公司已提出战略转型,如果大力拓展绿化工程业务,再经营广南基地,就与公司经营重点不符。
“林地卖出的事情,公司一会儿说卖,一会又不卖,到底是怎么回事?” 7月21日的交流会上,有投资者如此质问。事实上,不少投资者也认为,绿大地对广南基地的态度反复表现出公司在战略转型上的犹豫不决,何学葵的回答是:“公司会根据具体的战略计划及经营方略来确定相关的方案。”
只是,这4.36亿元订单真的能为绿大地增亮业绩吗?在这摇摆不定的战略中,投资者不得不在心中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