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法治原则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校,法治,制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11 13:14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应当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等法治原则,以保障最终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单元,可以并且应当借鉴法治原则变通为从坚持学工部门统一领导、学生主体地位、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和道德相结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等原则,为实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法治 制度 学生管理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总体上符合立德树人和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但仍然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组织协调性有待加强。其一,存在政令出自多部门,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例如在学雷锋活动中,宣传部、校团委、学工部、后勤处等多个部门皆发出通知,要求各学院组织全体师生参与学雷锋活动,且学习形式与时间几乎一样,就导致学院具体执行者无所适从。其二,政令执行者相互推诿。学生管理的主要工作应当由学院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来承担,而由于岗位职责不明确,学工部老师、学院领导、教学秘书等都为了自己部门或者单位的利益而主动参与到了学生日常管理中来,导致了“功劳争着抢、过错无人担”的恶性循环。
2.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几乎所有的高校学生工作部门都会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宣传口号来表述部门职责,学校的学生管理容易出现以下现象:一是签字领导经常不在;二是学生手续办理繁琐;三是容易滋生贪污腐败现象;四是严重影响学生工作部门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3.制度执行力度有待提高。为了保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各高等学校都根据《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制定了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及大学章程,明确了学校、教师、学生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4.制度依据有待修改。高校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制定了很多制度性的依据,以供学校各级管理者参考使用。但部分高校的制度性规定并不符合与时俱进的特征,不利于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例如有部分高校将“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作为非贫困生排除在外,这就明显不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5.因材施教原则有待优化。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应当根据其专业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地管理,而不应当搞一刀切的管理模式。而部分高校在从事学生管理过程中,制定了统一的管理制度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既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也未尊重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违背了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
二、法治原则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为了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制定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等法治原则,指出只有遵循这些基本原则才能够全面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以上原则作为党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可以并且应当指导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借鉴:
1.将“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借鉴为“坚持学工部门统一领导”。具体说来,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组织协调,明确学生的具体管理工作由党委领导下的学工部门负责,其他各部门可以协助学工部门参与管理或者通过学工部门简介参与学生管理。二是明确岗位职责,学工部门及学院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学生的各项管理必须经学工部门汇总后由学生工作队伍执行,避免滥发指令,无人负责现象发生。三是完善负责机制。进一步明确学工部门直接向学校党委负责,学院副书记、辅导员直接向学工部门负责,班主任向学院副书记、辅导员负责的纵向管理体制。
2.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借鉴为“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具体说来,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贯彻:一是教育广大学工干部和部门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学生是教育管理的主体,形成尊重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二是畅通权利维护渠道。学生工作部门要主动向学生公布学生维权和申诉渠道,尊重学生的合理建议和意见。三是扩大学生民主参与管理范围。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形式征求学生对于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对其科学部分予以采纳并修改相关制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3.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借鉴为“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特别注重奖助学金评选制度的公平和公正性,尽最大努力做到特等助学金评选条件的公开性,不断拓展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渠道。二是坚持处分决定的理性决策和公平性,避免凭主管领导的个人喜好给予学生处分情况的发生。三是坚持日常管理中的表彰与批评的公正性。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在日常班团会中,应当理性发表对学生的评价性意见,避免赏罚不明的情况长期存在。
4.将“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借鉴为“坚持制度和道德相结合”。具体说来,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着手:一是应当注重制度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宣传,特别是针对日常管理的赏罚制度务必谨慎、确切。二是应当加强学生身边模范、榜样的引领宣传工作,指导学生从身边事、身边人开始学起,主动遵守道德和制度。三是管理者应当主动修身养性,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引领,为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榜样。
综上所述,党的法治原则可以并且应当用来指导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并将其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科学实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提供借鉴性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冯刚.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89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4.10.2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文/郭秦云 姜家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