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班主任,初中,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12 08:04
摘要:班主任在班级中不仅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而且还扮演着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等多重角色。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其观念正处于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班主任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播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学生日常学习行为和思想观念的管理工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从实际中来看,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总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管理工作 问题 解决对策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对象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以良好的班风建设为核心,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班主任在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班级中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主动性,使得整个班级形成轻松、和谐、健康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合理的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现在广大初中班主任班主任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存在的问题
初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初中生与小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初中生虽然正处于青春期,各种观念正处于形成阶段,但是他们已经具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有着较强的自尊心,对于外在的一切都非常的敏感。因此,班主任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放下身份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班主任管理工作过程尚未实施,依然有大多数的班主任都采用命令式和权威型的管理手段,让学生把自己的话当“圣旨”,不能违背。这样的方式不仅无法达到管理的效果,而且还容易让学生产生排斥的心理,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其次,部分初中班主任为了提高了升学率,片面的注重学生的卷面分数,认为分数高的学生便是优秀的学生,这对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由于班主任在管理工作过程中受到了来自于家长、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使得班主任采取了错误的管理手段,依靠传统的批评惩罚为主的管理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最终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管理效果。
(二)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学生的业余生活也丰富起来。目前,电视节目和网络游戏对于学生而言,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大多数的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这些方面上,无心于学习。同时,再加上现在的初中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分溺爱加大了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难度,产生了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例如学生早恋、逃课、迟到、沉迷于网络游戏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且还扭曲了学生正确的观念。当下部分初中生认为学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有的学生甚至过早的进入社会。除此之外,社会上许多不良的思想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学生养成了抽烟、酗酒、打架等不良行为习惯。这不仅对学生的人格完善有着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不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
二、解决初中班主任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坚持“以生为本”,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班主任应该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管理手段。对于师生之间关系的处理,教师需要采取多样的手段,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要及时帮助他们进行解决,做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首先应当在学生群体中树立一个榜样,与学生成为朋友,随时随地的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同时教师还需要利用各种手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争取得到学生的认同感。最为重要的是,初中班主任需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和解决问题。更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有点和特长,充分尊重学生,不能用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
(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
由于初中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此,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初中生的这一特点,努力构建和谐的班级,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班主任首先就应该组织管理队伍,建立班干部责任制度,提高班干部的责任感,让学生进行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其次,班主任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再次,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合理的引入竞争机制
一个班级想要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需要每个学生的共同参与。而合理的引入竞争机制,不仅有利于班主任顺利开展管理工作,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出集体的力量,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明确的认识到班级的优势之处,强调班级在学校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学校对于班级寄予的希望。与此同时,大力宣传任课教师的优点和教学质量,让学生从内心感到骄傲和自豪,从而形成竞争意识和上进心。长期以往,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而且还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促进每个学生和集体的共同发展。
结束语:
初中生正处于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班主任的管理对其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该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此外,对于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且进行彻底的解决。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从而促进学生健康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成功(教育版).2012(1):203.
[2]朱磊.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17):159.
[3]刘雄军.体育运动学校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体育师友.201437(2):67-69.
[4]韩开湘.探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3(44):190-191.
文/曾忠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