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摘要:本文将对我国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其次在结合我国目前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对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发展对策展开系统化研究探讨。

  关键词:民办高校 财务管理 创新发展

  一、前言

  财务管理对于一个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对一些民办高校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直接影响到该单位的有序发展,因此,在实际的生活中必须要重视并做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工作。

  二、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特点

  1.财务管理的综合性比较强

  基于民办院校的特点,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学校收入的管理、费用审核、在建项目的登记入账、二级学院经费的审核、学校各类凭证的审核、后勤产业收支的管理、学校会计报表的形成上报、学校数据的统计上报等工作,由此可见民办高校的每项经济活动都需要财务管理部门的参与,财务管理工作是民办高校的核心工作,民办高校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也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2.财务管理涉及面比较广

  民办高校不能获得公共财政的支持,民办高校要想获得外部资金的支持必须依靠自身的能力进行融资,为此财务管理部门就需要与银行、企业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密切的沟通,以此获得它们的支持,同时财务管理部门也要及时地处理高校内部的财务事务,比如要及时将高校的财务状况进行报表编制汇报给管理者,以便其根据财务状况作出科学的决策。

  3.财务管理灵敏度比较高

  众所周知,民办高校很难获得公共财政与公共教育资源的支持,因此民办高校要想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就必须要从提高教育资源和积极扩大融资范围入手,为此民办高校一方面要积极聘请具有高深资质的教育工作者到本校任教,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以及兴建教学设施等,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财务管理部门的支持,因此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三、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民办高校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出现的新形势,民办高校要积极从财务管理创新入手,以此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争取公共财政的支持。

  1.在财务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

  从民办高校高校财务管理的意义上来讲,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就是将学校的资源使用和利用达到最大优化。在风起云涌的经济市场环境和民办高校之间相互竞争中,怎样在财务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是民办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与财会人员需要探讨的研究课题。因此,笔者认为,在民办高校进行任何经营活动时,首先,要由财务管理部门责成财会人员认真进行事前预算,编制若干预算方案,请校务委员会进行审核、评价、比较、选择后作出慎重决策。这样做可以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点,还可以量体裁衣,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超支和不可控制的财务风险。其次,在活动中要加强控制,每一个用钱的细节都要精打细算,绝不能超支,这就需要财会人员加强成本控制。因为,成本决定了民办高校利润的大小,是提高民办高校应变能力、开拓能力、教学能力的关键环节。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与财会人员一定要加强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管理,运用财务管理方法将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分解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建立责任成本网络系统,以激发全校师生有效的节约行为。工作结束后,要进行评估和总结,对学校财务管理部门所做的预算进行测评,对有前瞻性的预算方案给予表彰,这样,可以激发财会人员的创新精神,还可以使学校在经营活动中获取利润最大化。

  2.在“以人为本”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上进行创新

  长期以来,民办高校基本都将投资重点放在改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学设备上来,似乎感到教学环境越优美、教学设施越新颖、教学设备越先进就能吸引住学生,就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其实不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教育学生的智力资源已从影响学校声誉的外部因素转化为重要的内部因素,并在教学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给民办高校提高声誉创造财富的核心要素已由物质资本转为人力和知识资本,尤其是民办高校科研成果创造的知识产权等。所以,笔者认为,民办高校领导要转变观念,需从以下三点做起:

  (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其实就是要从关心、爱护、培养每一位财会人员的目的出发,充分调动财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源头上提高财会人员的管理水平。

  (二)鼓励财会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就是要鼓励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由于计算机的普遍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使用成为新时代财会人员的工作工具,而且会计理论的不断改进已逐渐替代了旧的财务管理模式,这就需要财会人员不断学习新的会计工作程序,掌握新的《会计条例》,这样在工作中就可以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三)培养财会人员的法律意识。培养财会人员的法律意识就是组织财会人员学习各种有关财会人员应该知道的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财会人员知法、懂法、在工作中以法律为准绳,不应该报销的款项绝不能破例,而且要自觉遵法、守法,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3.民办高校财务内容创新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民办高校要改变传统的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确立以相关利益主体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通过合理的协调与处理民办高校相关利益者的主体可以实现民办高校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高校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达到民办高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二)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

  一是建立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管理模式。随着民办高校融资主体的不断扩大,民办高校更加注重对经济成本的考虑,因此权责发生制有利于对民办高校的成本进行核算,以此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者;二是制定动态的经济责任。虽然民办高校具有灵活的办学自主权,但是我国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力度,评价民办高校管理者的经济责任,以此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责任意识;三是建立全面预算制度。民办高校的财务预算要依据民办高校的特色制定,充分结合民办高校的生源风险和市场风险。

  四、结束语

  总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对于高校的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意义,因此,针对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特点与目标,做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是极其必然的,以上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发展的研究希望对一些工作人员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梁涛.试论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J].经济师,2013,02:107-108.

  [2]占娜.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8:177.

  [3]刘娥英.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

  文/江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