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词汇记忆的能力

  摘要:词汇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学生因难以记住单词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文从记忆原理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阐述了英语记忆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和实践技巧,反思了现代教育词汇教学和学生英语词汇记忆中的若干问题,分析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探索适合自己词汇记忆和扩展的途径、方法,提出了教师应在课堂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希望对英语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有所裨益。

  关键词:课堂教学 培养 英语词汇 记忆

  引言

  目前有很多学生学习外语,总希望花最少的时间能学到最多的东西,即想把课堂和课后听到、看过、读过的单词记忆在脑海中,并长时间记忆,当遇到考试或用到时即可还原该单词的用法和写法。其实这种现象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奢望,不切实际。在我的教学工作经历中,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总是对单词的记忆感到困惑,一味的寻求记住单词的捷径,总是在纸上通过一遍遍的书写来记忆,往往取得的成效不高。尽管老师们要求学生在背单词的时候,大声读出单词,在记忆的过程中做到口眼手三者相结合,这样让学生不仅能记住单词的书写,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了该单词的读音,有利于日常生活的交流。有的学生掌握了最基础的3000个单词,就能面对面的交流,而另一种学生学习的是“哑巴”英语,只局限于读懂别人的文章和应付考试,对于自己的书写往往出错,从而失去了学习一门语言的真正含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经过反复思索,不是英语单词的难记让学生出现这种情况,而是老师应该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把枯燥的记忆如何转化为有趣的记忆,如何来提高学生英语记忆能力。

  记忆是一种通过识记,并保持相当长的时间,能够还原出原有的信息的过程。从信息的加工出发,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感知与摄入,并进行编码、存储、还原的过程。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单词记忆能力,就应迎合记忆的规律,让学生从识记、保持和还原这三个环节出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让学生理解词汇,而且还要直观的对单词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单词有一个更深的认识,从而巩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同时老师更应认识和利用学生的生理、心理特性,掌握学生的记忆发展规律,从能在课堂有意识的发展和培养学生词汇的记忆能力。

  一、加深第一印象,强化学生瞬间记忆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记忆规律曲线,得到了“痕迹理论”,这一理论说明了任何事物经过人脑的记忆都会产生某种形式的痕迹。根据这一理论得知,记忆会使人脑的神经化学和生理产生不同变化,由时间的记忆顺序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的特点是无需加工进行处理,刺激物体的信息直接进入人体的感官,存储时间较短;短时记忆是在感觉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是人脑对某一事物给以特定注意,如没注意到的事物,则很快遗忘;长时间记忆和前两种记忆方式不同,长时间记忆的信息以译码为主。

  根据记忆的这一理论,教师应该对学生加深了解,在学习新单词应注重学生的瞬间记忆,有意识的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对这个单词产生很深的印象。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是只要求学生看书记单词,而是应把单词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官,让其第一时间能记住这个新单词的用法、含义以及词性等,同时利用单词的特殊发音和拼写联系在一起。总之,让学生对单词有一个鲜明而强烈的整体感观。通过改变有效的记忆方法,给予启发,勾起学生的回忆和联系,将其转变为长时记忆。如在讲述新单词时,利用标准的发音,可以让学生感知新单词的同化、轻重、尾音、连续以及破擦音、爆破音等音的变化,利用特殊符号或颜色在黑板上标明难记的词汇,这样让学生对单词有一个新的规划和认识,从而学生记忆单词时刻做到有的放矢,让所记住的单词更加深刻。在学习新单词的时候,要求学生大声的朗读出来,在心里默默的拼写单词,给予学生记忆单词的时间,再进行听写,这样是对记忆单词最好的检验和补充,当然听写单词的方式不局限于老师读出单词,学生在下面写成单词和对应的意思以及词性,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抽查同学起来念出单词所组成的字母,或利用单词设计一个选择题或判断题,让学生说出正确答案等等。学生要想达到目标,必须紧跟老师的思路,集中注意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即使成绩差的学生,也能取得好的效果。[1]这种训练模式,增加了上课时间的信息量,也要求老师做好充分的备课,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二、转变记忆模式,以机械记忆取代理解记忆

  V. B. Belvear指出了记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所说的记忆具有理解和记忆两个层面。对于我们理解的事物或东西,可长时间的在脑袋里存储,只要用到就可以随时取出,还能举一反三或族类旁通。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是基础,要求学生记忆大量的词汇,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石,却忘记了这是我们第二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少,只能机械的记忆单词,导致预期效果不佳。学生长时间使用机械记忆,会产生学习的厌倦,觉得记忆单词枯燥无味,会出现记得越快忘得越快的局面。其实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利用读音记单词虽然能记得快和好,但不能较好的应用到具体的语境、句子和语块中,常出现单词和应用的脱节。这一现象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反思每一个单词,应创建特定语境、句子来帮助学生记住单词,同时还能让学生灵活应用单词,起到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单词,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据上下文含义,学习新单词。把孤立的词汇放入短语、句子或文章中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通过联系上下文、归纳比较,使学生对单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避免机械记忆单词,同时还要求学生时常温习,提高记忆的效果。

  三、通过联想记忆增加词汇数量

  教学会时常碰到同义词根的单词,一般学生只会记忆一个,更不会对联想词根的含义,以及对词前后缀的含义更加不会注意。如希望这个单词“hope”为例,在hope后增加一个less后,学生往往就对这个词感到陌生。这些都是英语词汇教学中常见问题,也会被忽略。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前后缀、辨析反义词、同音异性词以及词类转换等应系统讲解,才能让学生理解记忆这次词汇的含义,让大脑有着更深刻的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构词法是学习英语单词常见的方法,能让学生更好、更快的理解同根词的各种词形,加深对词汇的记忆,扩宽词汇量。[2]以act词根为例,与之相关的词汇有actor-actress-action-active-actively -activity。从这个例子可知,具有相同词根的单词很多,但意思各不相同,往往给学生带来记忆的混淆。若利用上述构词法,则为学生记忆单词节约了时间,同时把记忆词汇变得更加有趣。学生要是掌握了此类方法,就可根据词根基本含义推出其生单词的含义,从能提高了学生词汇的认知能力。

  四、介绍语言文化,变被动记忆为主动记忆

  英语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背景,学生学习英语不仅是对语言的学习,更是对英语文化或美国人的思维模式的学习。学生正处于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恰如其分的介绍英语,同时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融入成语、谚语、习语、格言、绕口令等,从而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为学生更深入了解异国文化打下基础。

  五、根据遗忘规律,在有计划地“重现”中巩固英语单词,增强记忆力

  遗忘是记忆最大的敌人,两者始终保持对立。因此,要保持长时间记忆,那么必须克服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遗忘规律做了系统研究,得出了遗忘具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即对于刚记忆到的事物或东西,在几个小时内的遗忘速度最快。当这件事物或东西在4-7天没有出现,将会抑制记忆,甚至忘记。学生学习英语也同样会面临类似问题,因为英语是第二语言,在生活中很少应用,学生学习英语是学出来而非说出来的,所以遗忘速度较快,因此须合理安排时间对前面学习的单词进行巩固,才能克服遗忘。[3]在教学也应该注意到这一规律,时常为学生创造一个复习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能长时间记住单词,打破遗忘规律,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六、鼓励学生增加课外阅读,有意识的积累词汇

  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只能局限于期末考试或者参加什么英语竞赛,因为只要单词的数量达到了5000个以上,就能读懂一般课文和阅读题材,但对于英语报纸、英文网站新闻、广播等感到十分后怕。这一问题体现了学生的词汇匮乏,以及阅读能力捉襟见肘。因此我们应该时常关注国外大型网站,阅读新闻或你关心的题材,获取更多的词汇和信息,开阔学生视野以及增强内涵修养,同时激发学习兴趣。英语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英语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或将来在行业竞争中打下基础。

  七、结语

  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义务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教师应时常反思教学的欠缺,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记忆、思考、观察、联想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词汇记忆的能力[J].科技视界,2015(5):244.

  [2]孙海燕.英语教学中学生词汇记忆的训练[J].中国文汇,2007(06):66-67.

  [3]黄敬美.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加强学生记忆词汇能力[J].卷宗,2012(4):49.

  文/陈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