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在组织教学当中,农村的教育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因为相比经济发展较快,教育水平较高的城市来说,农村的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同时受生活水平以及父母文化程度的影响,农村学生的教育问题都没有得到重视,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个问题就是,农村的环境比较复杂,地处偏远地区,师资的配备问题上远远比不上城市的教育水平,大多数教师对于教育改革的新的教学模式没有及时的学习,教学方法也比较传统,才会导致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难以有所提高。只有将这两类问题及时解决,才能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农村 小学数学 教学 有效性

  由于受农村地区的教育观念所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受教学环境的影响,学校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学质量有限。所以为了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有限性,协调城乡两地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必须采取强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村小学的升学率,实现有效教学。这就要求农村学校的老师及时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农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条件,总结出一套适合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一、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农村采取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课堂上老师的讲课效果和授课方式,往往就会忽略学生的学习和吸收程度,只有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学习主动性、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才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要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要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平常的课堂和课外作业中严格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逐渐产生影响的结果,所以只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经常动脑,会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独立思考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知道,每每出现新的问题都会有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有的简便易懂,有的复杂繁琐,所以说,新的问题就会有新的思路,但是,小学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学生的学习水平普遍较低,他们的理解能力不同,做题的方法就会比较单一,比如说类似的题目有:某工程队,上个月计划修20公里路,实际比计划多修了4公里,实际修的路是计划的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标准解法是:实际修路多少公里?20+4=24(公里)实际修路是计划的百分之几?24÷20=1.2=120%综合算式:(20+4)÷20=24÷20=120%.而有些学生给出的解法却是:实际比计划多修了百分之几?4÷20=0.2=20%实际修路是计划的百分之几?1+20%=120%综合算式:1+4÷20=1+0.2=1.2=120%.显然一个题目就会有两种做法,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更好的学习数学,新的问题就会有新的解决方案,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往往忽视了学生们对于所学知识理解和吸收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就是要创建高效课堂,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摆脱旧的思想,学会从新的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在小学的数学当中应用最为广泛,数学需要学生开放大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摒弃落后的旧观念,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赋予小学课堂新的活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教育模式主体是教师,而新课改的教育改革对象却是学生,所以,讲求人性化的今天,农村小学教育的课堂教学也应该顺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做到“以学生为本”,就是本着对学生负责,以学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舒适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四、因材施教,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孔子在现今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波及到全世界,作为至今影响最大的教育家,他提出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一直都被教师广为沿用,而今天所讲的“因材施教”,经过了几十代人的实践证明。农村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理解能力也是各不相同,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从古至今,千古流传足以可见它的实用性。所以“因材施教”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的科学方法,农村的小学教师一定要将这种科学方法充分利用到小学数学的课堂当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创造轻松舒适的课堂气氛,只有通过相互沟通和真诚交流,逐渐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构建师生和谐关系,共同探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农村孩子都非常淳朴,只有主动地去关心学生,掌握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引导,学生就可以自主独立地思考问题,学会使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毫无保留地提出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老师才能借助机会,引导学生大胆动脑,独立地思考问题。所以说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桥梁,是师生共同进步的先决条件。

  总之,要想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先进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各自的学习水平,巧妙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创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共同努力,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志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9(36)

  [2].柏雪梅.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小学时代(教师).2010(08)

  [3].陈家艳.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教研版).2009(04)

  文/邓碧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