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摘要:体育是衡量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准之一,体育课的开设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开朗的性格。因此,体育教学不可忽视。而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做好体育教学对他们的身心以及今后的发展极为重要。本文从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出发,对目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 体育教学 现状 解决对策

  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教会初中生懂得体育锻炼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同时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对初中学生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而当前的体育教学质量状况并不乐观,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需要正确认识到当前体育教学状况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对症下药得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达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

  1.学生、家长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

  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和初中生一直将升学考试的成绩放在第一位,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甚至认为体育只不过是初中生休闲和娱乐消遣的一门课程,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这样错误的观点挫伤了体育课的参与积极性,使得初中生失去上体育课的兴趣,甚至出现早退、逃课等现象。

  2.学校及教师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

  由于当下部分中学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很多学校一味追求学生的中考的升学率,对学生的体育成绩以及体育教学质量不重视,从而使得体育教师在学校地位不高,打消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因此,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出现“放羊式”的教学,教师仅仅在上课时的前十几分钟组织一下学生,确认一下学生到课的情况,随后简单做做体操、跑跑步,剩余的大部分时间都让学生自由安排直到下课。长此以往,初中生参与体育课的兴趣与积极性慢慢背消磨掉,同时也失去了体育教学的实际意义。

  (二)教师体育专业水平较低,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依然有部分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师都是非体育专业或者是其他学科任课代课的老师。因为对体育教学专业知识的缺乏,使得他们无法制定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案,从而使体育教学内容失去趣味性、创新性和全面性。这样一来,体育课变得沉闷枯燥、乏味单一,严重削弱的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对体育的兴趣,也使体育教学内容得不到真正的落实,达不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因此,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学师资力量是目前很多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是当前体育教学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体育经费不住,场地、器材缺乏

  目前在很多贫困地区的初中学校,由于体育经费的不足和教学环境的限制,学校无法完善体育设施,也无法增添体一些育器材,这使得体育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学生们只能简单地通过做体操、跳远、跳绳等最基础的运动来结束一天天的体育课,这样一来,学生们无法掌握更多的体育运动知识和体育锻炼技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无法提高。

  二、针对初中体育教学现状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家长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针对家长和学生对体育教学认识的偏差,应该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纠正,让他们从心里认识到,体育教学不是他们所谓的休闲时光。首先,学生和初中生都应当认识到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肌肉、呼吸系统、心血管的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对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极为重要。其次,初中生还应认识到,在体育活动中可以消除学习压力带来的紧张、焦虑和抑郁,使自身在学习之余身心得以放松。这样,学生通过体育中的一些竞赛项目如100米短跑、400米接力赛可以激发自身不畏挑战、不怕失败的心理,从而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另外,体育教学中会有很多集体项目,这样可以增加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在促进学生间的关系的同时也让部分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变得开朗起来。

  另一方面,学校应当长期性和经常性的组织体育活动,并邀请学生家长和初中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保持和外界环境良好的接触。这样在众多的运动项目中使得自身的应变能力、机智能力以及顽强的意志得到提升从而为适应今后各种变化的社会环境创造了条件。同时,体育让学生养成了运动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通过运动锻炼来代替以往的睡觉、玩电脑、看电视等习惯,塑造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究其本质而言,就是要让初中生、学生家长从理论知识、时间理论、体育活动等各个方面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二)加强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巧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的质量效果,而打造一批强大的师资力量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从学生方面入手,可以积极鼓动对体育爱好的初中学生报考体育专业类的院校,为今后体育师资队伍的壮大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储备力量。其次,从教师层面来说,广大初中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的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经验的交流和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升,为今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学校领导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加强对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考评,对教学优异的教师予以奖励,对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质量差的教师予以相应的批评与惩罚。与此同时,学校方面应该加大对体育教学资金的投入,相应提升体育教师的待遇并对体育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予以关心和帮助,这对师资队伍的稳固和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升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完善体育教学设施的建设

  体育设施是体育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学校应将其纳入教学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并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另外,面对体育施设缺乏客观条件,学校师生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校地形及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对教学场地和器材加以改造利用,达到充实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结束语:

  体育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它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增强了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学生塑造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而对于身体发育和知识积累的黄金时代的初中学生来说,体育教学尤为重要,因此,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相关的教育机构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尽可能去发现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艳超.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2]苏利.乡镇初中体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3]曹文娟.新课标背景下烟台市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研究[D].鲁东大学,2014.

  [4]陈明基.初中体育教育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文/李春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