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数学,小学,游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11 15:07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主干课程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有效性将直接关系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成长,对其未来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广使得小学数学教育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取得了极为突出的成效。但是,客观而言,小学数学教育的实践中依然存在着相应的不足和缺陷,亟需我们加以完善和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要根据儿童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其中,游戏教学最能适应小学生的特点,最大程度的激发起个人的学习兴趣,最终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且从根本上保证学生未来的人生成长。
关键词:小学教学 游戏教学法 小学生身心特点 课堂建设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育是极为关键的内容之一,其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地发展,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进行和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针对于小学生特有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采取游戏教学法无疑是最为有效地方式,就如我国最为著名的教育学家之一,陈鹤琴先生所说,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正因如此,在这种客观实际下,如何在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游戏教学法便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需要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教学实践工作者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一、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游戏融入
数学游戏不仅可以使得学生能够直接学习到相应的数学知识,而且可以通过活泼的气氛来创造出一个能够被小学生迅速接受,并且乐于参与其中的情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一个具有新颖性,且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游戏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得看似枯燥的数学知识能够非常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说,这种方法可以从本质上对于学生的求知欲起到激发作用,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和求知欲,最终在保证其学习到相关知识的同时完善其个人素质,保证其未来的全面发展[1]。
基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其精神状态必然无法保证在整节课上都能够高度的集中,因此,若想进行游戏的导入、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就必须把握住上课伊始,学生精神集中地良好机会。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相关游戏的设置不能过于深奥,其思维模式也绝对不能成人化,而是应当能够被小学生迅速的予以接受。比如,在具体的应用中,教师应当采取赞扬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保证其兴趣得到激发,具体而言,应当支持学生自我的探究,如“7+4”这一问题的计算,应当提问学生如何计算,有的学生回答:“将7分为1个4和1个3,这样就可以加两个4后再加3,得出4+4+3=11。”或者是学生回到所“因为7+3=10,所以可以把4分为1个3和1个1,这样10+1=11。”对于学生的正确回答,教师应当予以表扬和鼓励,以此激烈其他学生能对于问题产生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教学的目的,而且可以培养其参与型和自我思考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的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一定要高度的认识小学生特有的身心特点,许多教师虽然对于游戏教学法产生了相应的认识,并且进行了相应的实践活动,但是客观而言,这些实践往往仍然是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进行的,虽然表面上看似游戏教学,但其实根本没有脱离“填鸭式”教学的禁锢。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天性活泼、好动,所以,这种生硬的模式必然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切忌单纯的“为了游戏教学而游戏教学”,忽略了其本质的意义——保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自学能力的提高[2]。
因此,在相关的实践中,应当重视游戏教学法的趣味性,以此从根本上保证游戏教学法的有效性,避免其成为名不副实的“空架子”。
比如,在讲授乘法口诀中有关于“8”的内容时,为了促进学生的快速记忆,应当以儿歌等形式予以传授,如:“小朋友,快快来,数数螃蟹几条腿。一只螃蟹8 条腿,两只螃蟹16 条腿,三只螃蟹24 条腿。”此外,还可以让同桌互相背诵,并且互相提问,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尽快的记熟乘法口诀,而且还可以形成极为良性、活泼的互动,使得学生在轻松地氛围内进行学习。
三、培养数学思维
在小学阶段进行数学教学实践,除了数学知识的传授外,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在人生道路上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数学游戏教学时,应当高度的注意这一点,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教学,除了保证其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之外,还可以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极大地激发,最终达到教学的根本目的[3]。
比如,在进行教学中,可以采取“摆小棒”的游戏,均匀的按照排将不同数量的小棒进行拜访,,并且对于每次摆小棒的根数和小棒之间的间隔数进行记录,而后让学生分组,分别对于所记录的内容进行研究。最后,组织学生分组对于自己的发现进行讲授,通过这一方法,不仅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掌握有关间隔数量和小棒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培养其自我动手操作能力、自我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不仅教学成果顺利达到,而且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4]。
四、结语
教育时中华民族的百年大计,尤其是小学教育,从某种程度上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思考方式和自学能力而奠定了学生未来学习的基础,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对其的认识,高度重视教学实践。其中,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对其未来人生道路的成熟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当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地探讨,以期能够从本质上提高教学的质量,并且通过游戏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总而言之,游戏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应当积极地进行推广和实践,最终保证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艳.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24(12):54-61.
[2]邓占祥.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11(08):22-39.
[3]罗典军.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4.08(17):291-295.
[4]罗敏文.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06):122-129.
文/张宝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