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柏瑞的有关人员闹将起来,举报公司现任总经理。动静挺大,愤怒之情溢于言表。举报的内容是不是完全属实,需要包括来自媒体、公司股东、监管者等诸多方面的广为调查,才能下定论。
但无论如何,如果不是出离愤怒,如果不是多方呼吁收效甚微,有关人员恐不会出此无奈之举。媒体,成为揭示真相的最后一道堡垒——在举报人看来,这是尚存的希望之光。
从华泰柏瑞基金公司方面的官方人士和离职人员,到公司股东们,再到监管部门,我们的记者尽力采访他们,力争听到完整说法,还原事实真相。
不管公司方面如何信誓旦旦地声明子虚乌有,事情闹到这个地步,终归是因为很多环节出现严重硬伤。至少,公司缺乏一套有效办法将极端对立的矛盾消弭于萌芽状态。华泰柏瑞公司内讧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值得基金业相关各方认真反思。
基金公司最大的使命,乃是为广大投资人打理好资产。可是,在口号上把基金持有人放在嘴边,做起事情来,有多少基金公司真的把基金持有人放在心中?
诸多基金公司,投资业绩黯然,基金持有人心急如焚。把别人的钱折腾亏了,公司高管自己依然领到上百万甚至数百万年薪而毫无愧色,心安理得。除了基金行业,还能到哪里去找这样的“美事”?
据《投资者报》上期的报道,12年来,基金公司股东较为稳定的只占30%,多数股东像走马灯似的,买来卖去。过去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如今,对许多基金公司来说,则成了“一朝股东一朝臣”。在股东们清点着买来卖去的收获时,在基金公司从老总到中层再到普通员工大面积变动时,千百万基金持有人的利益被放在什么位置?他们有自己说话的权利吗?他们说了,有人听得进去吗?
基金公司最大的着力点之一,就是把百姓变成基金投资人,把百姓的钱变成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是基金公司的命根。有了它,就有了源源不断的管理费收入,就有了高薪水的保证。
把太多的心思用在了拼发行、拼规模上,可在公司治理方面,在保证基金持有人利益方面,有多少基金公司构建了完善的机制,达到了长期稳健的效果?
譬如,靠明星基金经理打天下的公司,常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羁绊,这样的公司,何时才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人走茶不凉?
譬如,基金公司的投资决策到底应该由什么人决定?是投资总监,还是总经理?是民主集中制,还是一言堂?什么样的机制,能更好地保证最大限度地为基金持有人服务?
再譬如,从风格上说,有的基金公司强调稳,有的喜欢猛;从特长上说,有的擅拿发行牌照,有的能玩转银行渠道,有的则是会炒股票。其背后,大都有公司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强烈的个人色彩,与他们的性格和曾经的工作履历息息相关。这种契合,是基金公司之幸,还是不幸?由此,又给中国基金业的未来潜伏了多少风险?
大家看到的是,诸多基金公司为避免糗事曝光,殚精竭虑,左右腾挪。或者在某些现象部分曝光后,避重就轻,脚疼医脚。而对于滋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却忽视挖掘,懒于根治。
从若干年前的“基金黑幕”爆发,到近一两年基金“老鼠仓”频发,再到愈演愈烈的基金经理大面积动荡,以及基金公司内讧不断等现象,都在给基金业的公信力带来严重影响。
基金公司当自强。否则,终将伤害广大基金持有人的信心。切记,一旦大众的信心崩塌,最终毁掉的将是整个中国基金行业的前途。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