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辨析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2-17 09:35
前一阵参加一个活动时,听到一位嘉宾在发言时,提及互联网金融是当今时代的创新,通过去中介化体现了“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代表了当今普惠金融的主流,并且同时指出供应链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只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表现形态。闻及此言,觉得前面的言语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混淆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两者之间的区别,甚至用互联网金融涵盖供应链金融则感到期期不可,不敢苟同。
对于任何微观企业金融而言,无论什么样的金融创新,其核心都不过是一座“天平”:基座是风险控制,梁是信息,柱是信用,而两端一头承载的是“资金”,另一头是“资产”。互联网金融就其形态上来讲,的确可以称之为一种创新,它改变了资金的来源,使得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
然而,在前几年互联网金融野蛮发展的过程中,却带来了很多风险控制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主要是大多数企业开展P2P,即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其中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当平台从众多的投资者筹集了资金之后,究竟将资金用在了什么地方,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不透明的,更有甚者为了追逐高额回报,做起高利贷生意,或将资金投入股市或其他投机业务。即便是有些平台声称投入了实体产业,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务智能和大数据支撑的条件下,这些不过成了招摇过市的幌子而已。
除此之外,除了极少数规范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大多数P2P 平台并没有备付金,也很少有平台去做资金托管,或者干脆直接做资金池,其结果所谓的创新不过是“非法集资互联网化”而已,正是这样一种状况,才导致了最近一段时间大量的P2P 出现了“跑跑”现象。2014 年倒闭和“跑跑”的平台338 家,而2015 年跃升到了近700 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监管不到位,互联网平台的鱼目混杂所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的特殊情况造就,即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处于发展的初期、管理财务不规范导致信用不足,再加上多数产业低端化、产能过剩,使得资产端在当今中国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因此,即便规范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也不过是创新了资金端,通过新的资金渠道去寻觅好的资产,一旦不能真正掌握资产的状况或者信息,天平的基座就会崩溃。
与互联网金融不同,供应链金融首先入手的是紧扣资产端,用好的资产去对接资金,这样使得信息、信用和风险控制有了较好的着陆点。
以深圳创捷供应链有限公司的供应链金融运行为例,这是一家以信息化技术为核心,以电子商务和供应链服务为依托的企业,在为客户开展立足于通讯行业轻生产服务过程中,提供相应的金融性服务业务。客户A 是一家从事通讯产品的方案设计和集成设计企业,与其国外客户签订方案设计和供货合作协议后,按照以前的经营模式需要自己从国外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并报关进口,联同国内采购的原材料一并送至加工厂生产。加工厂生产出成品后交回客户,客户再将产品出口交付其国外客户。在处理整个订单过程中,客户A 既要负责产品的研发及销售,又要承担原材料进口及报关、国内外物流、资金调度、生产过程质量管控、银行议付、退税等流程,繁琐复杂。显然,这对于核心竞争力在于研发设计的客户A 而言,不仅提高了运营成本,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流转效率,为订单增加了不可预见的风险,而且巨大的资金压力也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羁绊。
而创捷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是客户A 与其签定框架协议,提供生产计划物料清单(BOM)表,创捷供应链根据BOM 表代A 客户付汇或付款从国内外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并集货于企业VMI 仓库进行分拣、齐套后送到加工厂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由客户A 进行质量管控,成品完成后创捷供应链将成品出口并交货给客户A 的海外客户,之后由创捷与银行议付、结汇,并办理退税,最终与客户A 进行结算。在这一过程中,创捷不仅为客户A 提供了供应链服务和充足的资金进行运营,而且同时为供应链中的零部件供应商、组装厂等提供了应收账款保理、设备融资租赁等金融性服务,并且也能为A 的海外客户提供物流金融、舱单质押服务。
显然,从创捷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可以看出供应链金融的管理要素、流程和结构,既不同于互联网金融也不同于以往的传统银行借贷,其较好地解决了中小微企业因为经营不稳定、信用不足、资产欠缺等因素导致的融资难问题。供应链金融评估整个供应链的信用状况,加强了债项本身的结构控制,其金融性行为既服务于实体经济,同时又源于实体经济的状况控制金融活动中的风险。因此,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融资,更是流程优化方案和成本降低方案,是在帮助中小微企业在优化产业运行的同时,实现了融资和其他金融性服务。
但是事实上不可能所有的中小微企业都可以进入到供应链金融的行列,只有那些“三无但是三有”的中小微企业才能真正成为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对象。“三无”是中小微企业的普遍现象,即无充足资金、无良好资产、无强大信誉;“ 三有”,即有良好的技术,也就是说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需要有充足的订单和市场,具有开疆拓土、维系客户的能力,并且最终还需要有切实可行的理想,也就是能搭建具有创业精神的团队,探索清晰可行的商业模式和发展途径。
所以,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抓住物质性的供应链结构,而且也是牢牢把握软性的供应链参与者,从而推动产业和金融的结合。此外,还应当看到的是,尽管互联网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出发点不尽一致,但是这并不表明这两者之间水火不容,相反,它们之间往往可以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推动资产端和资金端的同时变革和创新,届时这种新型的金融性活动既不完全是单纯的互联网金融,也不是绝对的供应链金融,而是这两者之间的融合,亦即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相信这将是中国下一个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