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上市公司2016年一季度年报披露。从中不难发现,尽管大家看淡中国车市今后的增速,但上市公司车企的业绩却增长迅猛,有的甚至到了惊人的程度,体现了整个市场二八分化进一步加剧。
比亚迪增长18倍
比亚迪上演市盈率从1000倍掉到30倍的神话,仅仅用了两年。
两年以前吐槽比亚迪业务的,全部消失了。4月28日晚,比亚迪发布业绩报告,一季度实现扣非净利润7.95亿元,同比增长1867%,上半年的归属净利润预计为22.5亿元-24.5亿元,同比增长382%-452%。
不得不佩服巴菲特老人家的眼光,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最大一匹黑马,老人家在2008年就抓住了。王传福用事实告诉大家,比亚迪的故事兑现了!
就电动车来说,电池才是瓶颈,而就电池来说,电池隔膜才是瓶颈。隔膜是瓶颈中的瓶颈,比亚迪不但长期坚持自产电池,电池隔膜也是自产的,且技术壁垒极高。一季度财报显示,电池隔膜占总上市公司收入的20%以上,毛利率高达65%。这么高的毛利率,没有技术壁垒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份财报被媒体广泛解读成净利润增长6倍,那是归母净利润,之前的文章笔者解读过,扣非净利润才更有参考意义,一季度比亚迪的扣非净利润增长是1867%!但很多人质疑的是,营收其实增长并没有那么夸张,仅32.74%。
实际上,熟悉运营管理的可能知道,对于重资产的业务来说,一旦反转,利润的增速会远大于营收。
比亚迪的秦、唐的油箱都在40L以上,如果按照新的补贴标准算,比亚迪只能拿到国补3万元和上海地方补贴1万元,比原补贴政策减少了1.4万元,这对业绩将会有较大的冲击。据比亚迪的流通股东获悉,有店员表示,为了满足上海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比亚迪已经在改小油箱了,改版后的唐、秦还可以能达到上海地方额外补贴的标准,销售市场并没有因为新政而受到明显的影响。
同时,这份财报中也发现,公司的账上现金和等价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都是负,同比分别变化-40.72%和-131.83%。前者解释为本期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所致,后者是主要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2016年4月28日,广汽集团披露了今年首季季报,报告显示,集团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达到了惊人的770%。
广汽集团增长7.7倍
广汽集团A股从3月初持续走高,目前已接近历史高位的24.8元,而同期上证指数高达5000点。从季报看,集团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88%至101.44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263.7%至19.27亿元,扣非净利润增长770.9%至18.86亿元。
数据显示,集团流动资产的增速明显高于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增速,营业收入的增速高于营业成本的增速,各项增长指标非常健康。
摩根大通发布报告称,广汽集团今年首季纯利增长属盈利预期上限,主要因为自主品牌业务盈利稳健,与丰田和本田的合资公司也有带动效应。该行表示,早前已经因为集团自主品牌及广汽菲亚特的强劲产品周期上调集团评级,现维持“增持”评级,并上调2016年到2017年的盈利预测,分别上调25%和18%。
从新品战略来看,今年第二季度自由侠上市,三季度GS8上市,四季度本田冠道和讴歌SUV以及JEEP新款自由客上市,明年一季度M8上市。如此密集的“高能”产品轰炸,广汽以后的年盈利绝对可以预见到100亿元以上,年销量向200万辆迈进。
有专业人士测说,JEEP美国销量是100万辆,丰田是250万辆,丰田中国120万辆,对应的,也许JEEP中国年销量在50万,这也是菲亚特中国的短期销量目标。50万销量的JEEP盈利是超越广汽丰田和本田的,因为丰田的发动机广汽集团只有三成的收益,本田的发动机一毛都没有。很多核心零部件日本厂商从日本运过来的运费并不贵,可是JEEP就不一样了,它必须学习福特,把所有的零部件完全本地化。
笔者曾经惊叹A股的定价效率之高,举出的例子是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如今,在2016年一季报也显示出了A股对广汽集团的定价效率是明显胜于H股的。
前不久,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表示:我们希望平台化,包括新能源的平台、传祺的平台。可能的话成本会更低,开发时间会更短。
杜邦分析显示,相比去年第一季度,集团总资产周转率从8.66%增长到了14.21%,营业利润率从8.73%增长到了18.55%。成本方面,同期的应收账款、负债率几乎没有显著增加,三费也仅仅从8.89亿元增加到了10.6亿元,远低于收入和利润的增长,相比上汽集团同期高达177亿元的三费,可见广汽集团效率之惊人。
本刊记者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