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精神传承能力的扩张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工业,雅玛哈,精神,日本企业
  • 发布时间:2010-12-02 08:54
“制造业逃离”给中国企业的教训是:在缺失工业精神下,单纯地片面注重商业功利,根本无法让企业生存!

  “中国制造”必须构建出自己的工业精神,必须对科学规律尊崇,必须对规则、制度、标准、流程坚守。在实证精神与理性精神的双向路径上,美的成功秘诀在于,能够常年逼迫自己抛弃急功近利思维,去精心设计和雕琢企业的产品、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因此最终在专注领域中成功地走向一次次的扩张。

  补课“工业精神”

  中国制造必须建立超越世俗商业利益的成就动机

  中国制造最困难也最核心的是,如何建立起对商业超越世俗利益的成就动机。

  金融危机后,多数企业开始反思“工业精神”的缺失,但并不知道如何有效培育“工业精神”,以及如何运用这一内生能力去形成正确的商业运营?

  “工业精神”的价值观

  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讲,重塑“工业精神”,实现向“中国创造”转型充满艰难。

  重塑“工业精神”首先是中国企业领导人的行为准则和行为理念的转变。

  中国民营制造经济尽管总体规模较大,但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不多,比较一下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日本和80年代以来的韩国,我们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太高的要求;再则,民营企业整体上相当大程度上表现出投机性和依附性,投机性表明企业缺乏真正的基于自身能力的发展模式,而依附性则表现为以寻租为企业发展生命;其三,市场经济中所形成的失序和混乱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假冒伪劣、信用欺诈、对员工的压榨等等,显现出一种资本原始积累的乱象。

  一个阶层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定有自身的行为准则和行为理念,反之亦然。

  借鉴日本企业对“工业精神”的理解,“工业精神”的本质就是“工匠精神”。

  在考查的众多日本企业中,我注意到雅玛哈公司的一个细节。这家工厂里的多数工人都有几十年的工龄,他们告诉我,他们并不觉得是在为公司打工挣钱,而是对工作本身的热爱。日本式的管理有一个绝招:把一种热爱的精神代代相传。这样的心态和精神在中国制造企业中很难一见。

  所谓“工匠精神”正是“工业精神”在制造业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不仅仅把工厂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厂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喜欢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在众多的日本企业,“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因此,对于当下中国制造企业将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在产业升级、转型中,你能不能抛弃投机思维,转向工匠思维。

  其次,中国制造必须认识到一个更严峻的问题,尽管中国经济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从制造业尤其是中小制造业,还处于十分原始、粗放的工业化初期,甚至和百年前美国的泰勒时代极其相似。

  倒逼“工业精神”

  “工业精神”的来源,一是被形势逼出来,二是依靠科学方法倒逼。

  倒逼“工业精神”典案就是日本丰田公司。创始人丰田佐吉本人就是一个工匠、一个研究狂人。他研究发明的织布机对现在的纺织行业影响犹在。丰田佐吉的儿子丰田喜一郎是一个“发动机迷”,而孙子丰田英二则是个工作方式的研究狂。三代研究狂造就了丰田帝国。“精益管理”就是由丰田英二和厂长大野奈一共同搞出来的。当初丰田上汽车项目的时候,大批量生产已被美国在价格和技术上占尽优势,怎么超过美国呢?丰田家族另辟溪径,从零库存和准时生产切入,迫使丰田最终研发出后来为其带来巨大经济收益并世界流行的“精益管理模式”。该模式后来也成为多数日本企业的一种可复制性的核心经营能力。

  以科学方法去倒逼“工业精神”,实际上要求企业对规则、制度、标准和流程等管理机制上进行强制性实证。结合中国企业问题,我所研究的“中国式精益管理-三九控制模式”前后耗时十年。

  “三九控制模式”来源于中国企业存在的九大内在管理的缺失问题:如只图方便、只靠领导、只做不管、只重结果、只凭感觉、只重方案、只管别人、只重上层、只顾眼前等。为此,针对性地提出九种控制方法,从而孕育出企业自身的能力内核,形成“生产计划管控组合拳”,以实现“工厂提升”为目标的九大效率裂变。经过300多家制造型企业的运用,均取得明显成效。比如聚德燃气、东鹏陶瓷两家企业:

  作为全球生产烤炉阀门的领先企业,聚德燃气采用了三九控制法后,成功建立了PMC部和稽核中心,推行了生产管理组合拳,建立品质管理六大组合拳,烤炉阀门日产量提升了66%。

  而东鹏陶瓷是一家有20年历史的老企业,曾经因亏损一度考虑关闭工厂。通过运用“三九控制法”实施管理变革,对企业从接单到出货各个环节都推行精细化管理,从约束员工操作行为、工艺改善攻关并采取横向控制、分段控制、稽核控制等方法,以及应用横向控制卡、动作控制卡、稽核控制卡等管理工具,企业彻底扭亏为盈、起死回生。

  “三九控制模式”注重企业内生性的核心竞争能力,让企业通过对各个管理环节进行控制动作设计,从而强制性地让企业始终不偏离“工业精神”,并因此在各个经济周期中,进行产业的稳健扩张。

  六大内延性裂变

  重归“工业精神”要求企业必须二次创业。

  和第一次粗放增长模式不同,坚持“工业精神”促使企业集中在质量和效率这两大内延性的管理变革,并培养出核心的六大裂变能力:

  第一,在企业内部进行技术强化,改进工艺,促进结构创新和研发;第二,优化团队,淘汰不适应环境和市场的团队成员,对员工进行生产演练;第三,理顺流程,总结以前在生产中的种种问题,对流程进行精简优化,提高生产效率;第四,纯洁企业文化,总结优良传统,提炼核心价值,进行思想整顿和理念筛选;第五,品牌建设,探讨长期品牌规划,加强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建设,进行网络维护、客户联谊等活动;第六,对企业的人力、物料、财务等资源进行全面盘点。

  外部经济环境好的时候,企业可以生存,但外部环境一恶劣,企业内在的“死亡基因”就会使企业顷刻间倒闭。所以,通过坚持“工业精神”实现六大裂变能力将使得企业加速技术升级,并在打开管理创新大门中,由内向外实现真正地健康性扩张。

  *作者系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EMBA教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