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倾尽一生
- 来源:37°女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8-12 14:43
1
1943年春末的一天,阳光正好,重庆国立艺专学生邹佩珠正在离学校不远的路边写生。这时,一位又高又瘦的男子走过来向她打听:“请问国立艺专怎么走?你认识李畹吗?”
碰巧,邹佩珠与李畹同住一个宿舍。就这样,在李畹的介绍下,她认识了这位男子——受邀到国立艺专教授美术的李可染。
邹佩珠曾多次听到李畹用崇拜的口吻描述她的二哥。从李畹口中,她知道李可染从小爱画画,因为家贫,就用破碗片在地上画;知道他曾是西湖艺术院的学生,校长林风眠特别喜欢他;知道他在战争中失去了妻子,长期被失眠折磨……
邹佩珠是杭州人,原本家境不错,可战争改变了一切。日本人攻打杭州,她和父母一路逃难,途中,母亲染病去世。后来,她辗转到了重庆的姐姐家,进入国立艺专学习雕塑。
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他们同病相怜。李畹常邀邹佩珠去李可染的小茅屋谈论艺术、请教画画技巧。有一天,李可染在拉胡琴,听得陶醉的邹佩珠脱口而出:“你拉的是京戏曲牌《柳青娘》。”
李可染吃惊又激动,从这个清秀又有才情的江南姑娘身上,他看到了发妻苏娥的影子。令他惊喜的是,邹佩珠不仅喜爱京剧,还能唱整折的老生戏,常常上台演出。
共同的志趣让他们越走越近,“他拉胡琴时,我就在旁边唱戏”,美妙的乐声、清亮的嗓音就这样回荡在简陋的小茅屋里。俩人自然而然地相恋了。
1944年,在林风眠先生的主持下,他们结婚了。那年,他37岁,是4个孩子的父亲,而她仅仅24岁,风华正茂。
2
婚后,望着“瘦得只有一层皮,肋骨看得清清楚楚”的他,她心痛难忍,“我一定把你的身体调理好”,善良能干的邹佩珠开始养羊养鸡,一心照顾李可染。
爱是引领,不是纵容。一次,李可染出去办事,遇到好听的戏居然连听3天,全然忘记了家中焦急等待的妻子和出生不久的孩子。
回家后,从不发脾气的邹佩珠责问道:“你要是这样只迷戏,你的画还能成吗?”当头一棒打醒了李可染,从此他心无旁骛,一心钻研画画,这也是她一生中唯一一次对他发火。
在她的支持和鼓励下,李可染的画作受到徐悲鸿的青睐,他幸运地成为齐白石晚年最得意的弟子。
建国后,李可染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他产生了革新山水画的想法。要想“精读大自然”,出去写生成为必然,而这也是邹佩珠最为担心的。
李可染的脚畸形,脚底突出一块,一走路就痛。每一双鞋,她都在鞋底挖一个洞,刚好合他的脚型,然后再加上一层鞋底,而这样一双脚要去跋山涉水,她怎能放心呢?
然而他决心已下,她唯有支持。几年间,李可染走遍大江南北,风餐露宿。回报是可喜的,他为中国画发展开辟出一条充满生机的新路,两次写生画展的举办,确立了他在山水画坛的地位。
他出去写生,少则两个月,多则半年以上,最久的一次长达8个月,行程两万多里。老老少少一大家人,交给她,他是放心的。
邹佩珠放弃了钟爱的雕塑,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几个孩子要抚养,老母亲要赡养,为支撑一家人的吃穿用度,邹佩珠一刻都不能停,白天去好几个学校上课,晚上批改作业直到深夜,一天只能睡4个小时。为了他心中的艺术理想,她无怨无悔。
3
“文化大革命”时期,李可染被剥夺了画画的权利,经常被批斗,屈辱之下,他一度罹患失语症。邹佩珠日夜守在他身边,给他讲开心的事,听说要抄家,她整夜不眠,把家里的书都拿出来一页一页检查,生怕对他不利。
终于,风雨尘埃落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李可染重新焕发出了艺术生命,他的山水画独树一帜,声誉远达海内外。
好的爱情,是互相成就。他们一起进步,她创作的雕塑作品《彭雪枫烈士纪念碑雕像》《抗日战争群雕》广受好评。在他的影响下,她的书法和丹青也有了很深的造诣,画作《雨后的苏州洞庭东山农舍小景》受到美术界同仁的好评。
1989年冬天,一代大师李可染猝然离世。悲痛过后,邹佩珠把属于自己的200多件李可染的作品捐赠给了国家,而这些作品,价值不可估量。
他去世后的26年间,她依然住在他们的旧屋里,嘴里仍“可染、可染”地喊着,仿佛一切都没有变。2015年,邹佩珠去世,倾尽一生的执子之手,让爱开出了人世间最美的花朵。
(宇轩摘自《百家讲坛》2017年6期)
●潘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