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少女时代起,我就一直很想要一件风衣。
因为我在几部不同的外国电影中都看到,女主角穿着卡其色系着腰带的风衣,里面穿件及膝的连衣裙,穿着细高跟鞋,异常美丽。
我曾在商场里试过类似的风衣。虽然看上去并无太大的差异,但一上身,那感觉确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整个画风跟电视里看到的完全不同,可能是我这“底版”自身的问题,也可能是衣服本身的问题,反正穿上去感觉不舒服,不是肥,就是瘦,要不就是细节上有毛病。试过好几次,都没有特别中意的。
到大学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在英国有一个传世的奢侈品牌,专门做风衣。电影上看到的,估计是他们家出品的。
去法国留学之后,有次逛老佛爷百货,我看到了梦寐以求的风衣。大牌就是大牌,精致无比。当然精致的不仅仅是衣服,还有价格。上千欧元的价格,让我望而却步,连试都没敢试,就放了回去。
有一年,我们一家去旅行,路过一间巨大的专卖店,老公拉着我就进去,说是要送我一件风衣。
衣服还是精致无比,可看价签居然比10年前又贵了好多。我看了看衣服,拉着老公,拖着孩子,从店里离去。
老公说:“我知道你喜欢,喜欢就买。10件买不起,一件总可以。”
房子真是买不起,可是衣服、包包、丝巾、鞋子,真想买,谁买不起?
这仅仅是一个消费观念的问题。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满足温饱之后,可以用来购买愉悦的钱,都是有一定限量的。
我说:“我不要用你的钱买。等到有一天,我重新开始工作之后,我要用自己赚的钱买。这样才有意义。”
2
又过了一年,我们回法国,在老佛爷百货再次看到那款经典风衣。
老公又说:“不用我提醒你,法国可以退税,算下来真的值得买。”
我看了看价签,还是摇摇头说:“算了吧,我现在一个月都挣不了一件风衣。等到我的月收入能买一件,不,能买两件的时候,我再买吧。”
现在我每个月的收入比原来多一些,真的可以买两件风衣。可是我每天从早到晚忙得无法喘息。终日盯在电脑前面,连去厨房煮咖啡,都会握着手机,顺便回复几条信息。
现在对我来说,买不买那件风衣已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没有时间去买,更没有时间穿出去给人看。我总不能买回家,穿在睡衣外面,坐在电脑前码字吧。
也许有一天,路过某间专卖店,我会顺手买下那件风衣,用来纪念曾经在心里疯长过的那株草。
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奢侈的美好,不是我什么都有,而是我什么都可以有。有还是没有,不是取决于能还是不能,而是取决于要还是不要,我保留自己选择的权利。
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偶然买点贵的东西是种乐趣。这种明知不在自己的消费范围内,还要强买,让人有种逆袭的快感,会让人幸福得头晕目眩。
3
有一年有个朋友送给我一盒星级酒店的月饼,那个包装盒子非常漂亮,我很喜欢。我们带着孩子出门去度周末,回来后发现,阿姨把月饼放在冰箱里,盒子不见了。
原来打扫的阿姨扔了。我气急败坏地质问她:“你不觉得那个盒子很漂亮吗?”
阿姨说:“是很美,可是这么大的盒子,太占地方,里面的东西都拿出来啦,盒子还有什么用呢?”
是啊,包装得再美,再华贵,没有内容,又有什么意义呢?
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并不仅仅是买一点贵的东西,把自己包装成很贵的样子,让自己有一时迷幻的假象,觉得原来我有这个能力。
女人对自己好一点,是要学会了解自己,体谅自己,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的,什么是自己要的。把自己变成那个更好的自己。
这是一个刷脸、刷身价、刷实力的社会,在同一个染缸里,没有人能够闲云野鹤。
其实,在这个社会中闯荡,人们早就练就了明察秋毫、有穿透力的眼睛,人人都看得出来,你到底是一个包装华美的空壳架子,还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璞玉。
在这个物以稀为贵的物质社会里,对女人来说,最奢华的,是绝世无双的自己。
(旺仔糖摘自卢璐说微信公众号)
●卢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