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新“中国元素”——从设计奖看中国设计的改变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 关键字:设计,中国元素,设计奖,改变
  • 发布时间:2011-03-16 15:46
  不能否认,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本土设计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光鲜外表的背后,中国本土设计更多需要思考的,却是如何更好地开掘人们的情感价值,找到属于自己的设计元素。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中国产品已经摆脱了粗糙、模仿、俗气的标签,本土设计的进步迅速而又明显。可是当我们面对消费者时,仍然不得不接受国产品牌与洋品牌在设计上的评价差距,尽管这里面已经排除了技术与品质的因素。对于设计业者来说这无疑是有点尴尬的。因为在评价产品的软指标——工业设计方面中国企业无论在形式感还是时尚感方面都已经能够提出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距?这种差距能否被改变?

  从最近几个设计奖项的获奖作品来看,或许可找到答案。中国设计确实正经历着一场改变,有头脑的企业发现,多年以来中国产业界一直秉持的“能卖出去的设计就是好设计”的观点其实是一个误区。然而,从最开始的模仿到后来自主设计创新,本土设计无不渗透和体现着这一思想。把产品卖出去固然是终极目标,但却并不能拿来作为设计的终极教义。设计的目标是真诚地为消费者提供价值,而这种价值才是品牌能否被持续购买的核心。那么,作为产品向用户传达的讯息——是关注你用得好不好,还是处处显示出我想把它卖掉,则成为了造成差距的关键。在一些本土设计中,当漂亮的新鲜感过去之后,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缺乏被关怀和被重视的商业味。

  当许多人还在追求将产品设计得更加“欧式”的时候,一些聪明的企业已经开始对国人生活文化和习惯进行深入的研究。

  也许,我们能从标志着本土设计风向的红棉奖、红星奖和最成功设计奖这三大奖项看出中国设计力行改变的决心。

  刚刚在中国最成功设计大赛获得白金奖的伊莱克斯“KeyholeHob”炉具便是例证。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既要能够“猛火爆炒”,也要“文火慢炖”。为切合中国市场烹饪习惯,伊莱克斯研制出新型的“气电双驱”两用灶。将气炉的强大火力与被中国市场广为接受的电磁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此外,内陷式炉盘也很好地解决了防风烧问题。该产品让人明白,所谓中国风格并不是加几个“云纹”,弄几个图案,而是认认真真地对消费者使用行为进行研究和洞察,让中国用户在使用中感受到该产品对其生活的了解和关注,这才是对中国文化的真正尊重,也赢得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尊重。

  另一件获得红棉设计奖的作品,由奥罗家居出品的牛顿系列油醋瓶则诠释了如何以巧妙的方式去解决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利用金属片因重力滑落的原理,实现了瓶口开启和关闭的自动完成,解决了东方烹饪过程中油醋瓶需要单手频繁拿起使用,又要兼顾防尘的问题。虽是一个小细节,但也体现出设计者对国人烹饪习惯的敏锐观察。

  而最近中国产品设计的一大亮点,是功能原创性产品大量出现。以往只能存在于纸面的概念设计,如今正迅速地投放市场,产品从概念到量产的研发周期正在进一步缩短。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消费者对于创新的接受程度变得越来越包容,另一方面说明开发者拥有了更系统科学的设计流程,才能构思出符合需求的创意。

  本届中国最成功设计大赛获奖作品,由毅昌公司设计的海尔E-TimeLCD电视。虽说它并未从本质功能上改变电视,但却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庭第二台电视”,展示了电视向卧室进军的趋势。一些业已存在的产品使用习惯,经过设计也许就可以开创一种常规产品的新类别。

  来自中国红星奖的获奖作品——乐擎公司开发的Touching共振音响,则是由新技术延伸到新产品的一种尝试。它通过一台“音乐引擎”将各种声音由不同的介质表现出来,把它放在木板、玻璃、墙壁、金属表面,甚至额头上,通过共振,便可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中国其实一直以来并不缺乏功能原创性设计,问题是当企业看到了某种能够满足潜在需求的设计时,并不能判断它是否能够被消费者接受,从而自然地去规避风险。而近年来原创产品频出的现象说明,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判断一项创新是否能被市场认可的开发体系。

  这是一个“非诚勿扰”的年代,设计态度决定用户对产品的评价。要想用户对品牌忠诚,品牌首先要对用户以诚相待。产品实际上是企业与用户沟通的媒介。带着诚意的设计产品,在客户使用时能感到被关注的贴心体验。别以为消费者是傻瓜,产品的每个点都把企业对用户的态度表露无遗。一件只考虑货架效应,对用户服务不周的产品即使消费者买回去也会产生负面情绪,更谈不上构建品牌产品被购买的可持续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部分企业并没有急功近利,而是踏踏实实地做设计,真诚地为消费者考虑。多样屋生活用品设计的“SMART智能砧板”便是一个代表。这款看似平平的砧板通过巧妙简单的结构实现了防滑动、易沥干、菜汁收集等特点,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这样一个设计却历经7个月的研究调查才得以完成,对于这种设计态度消费者是不会视而不见的。事实上该产品非常受市场青睐,该品牌的认可度也在这种负责任的设计态度中逐步建立了起来。以诚为本是中国设计所面临的最大考验,也是中国设计缩小与世界一流设计差距的主观问题所在。

  如果把由模仿发展到自主设计看作中国设计产业的第一次飞跃,那么由自主设计到建立以用户为本的长效设计战略可以说是如今中国产品设计正在经历的第二次飞跃。而这次飞跃更多的体现在设计的质的提升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