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业走入3.0时代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资产管理,投资,外包
  • 发布时间:2012-05-15 10:46

  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有证券交易所以来,资产管理业在无形中快速发展起来。总结起来,它已走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乱世英雄,知识错位。

  保安出身的20岁券商小伙骑着自行车为开汽车的教授代理投资,每个国家的资本市场都经历过这个荒蛮时期。其实那时的代客炒股已具备了资产管理的雏形,只是不规范而且有些荒唐而已。

  当时,老百姓由于对证券投资这个资本主义的新概念非常陌生,同时又对交易所这个貌似规范的新机制一窍不通,所以整个国家产生了学习证券的大潮,而中国恰恰缺失系统性的知识普及机制。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甚至是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保安都因为从证券公司里学到些开户和看图的皮毛便在社会上以职业操盘手的角色招摇撞骗,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国家经历资本市场初期阶段时也发生过。

  如美国上世纪20年代时,曾有诸多社会底层人群在各个Bucket shop(不规范的证券交易厅)里游走,小道消息和聚众操纵股票是他们最具实力的手段,后来才逐渐被科学理性的投资者所淘汰。中国现已走过了那个年代,我们市场中的这个“百万”,那个“股神”和地方电视台上“黑嘴”横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第二阶段:步入神坛,盲目投资。

  1998年3月,以金泰、开元证券投资基金的设立为标志,中国资产管理业拉开了正规化的序幕。这时,那些证券公司里骑车上班的“投资专家”们开始了新的代客理财工作,向客户普及什么是基金,什么是申购、认购,什么是赎回,正规化的投资理念正是由此逐步进入投资者脑海的:分散风险、资产配置、选股思路、基本面研究……

  但是,由于公募基金的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基金公司的销售又几乎全部外包给券商和银行,彼此缺乏沟通和默契,导致基金公司只能靠大盘上涨和恶性的销售竞争来发展自己。再加上单一的管理费盈利模式,基金公司盲目扩张的趋势日趋明显。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情况则更加不理想。卖基金的人不关心基金的运作和理念,只关心销售提成,使投资者不敢相信任何人。初时,这个畸形的市场还有大盘的猛进和几个神话在维持其江湖地位,不久之后那些在股市的大起大落中稍许体会出基金实质的投资者就开始明白,同质化的基金没有他们认为的那么神奇,不过一投资工具而已。基金经理不再是神坛上遥不可及的明星,严肃的书面投资策略也不再让人倾慕。

  第三阶段:外包服务,理性选择。

  在近30年的改革开放、近20年的资本市场、近15年的基金市场的学习中,老百姓此时开始对投资有了些许系统性的概念,也没有教授开着车去向骑自行车的券商销售咨询金融问题。资产管理业就从粗犷的重销售、轻投资的大忽悠式发展渐渐走入重投资、抓内控、讲特色、打专业品牌的新世界。

  因为,此时的资产管理已从神坛落入凡间。资产管理者做的事没有研究三季稻那么伟大,没有去火星那么复杂,没有改革开放那么困难,而仅仅是金融服务外包的一部分。像很多其他行业一样,资产管理行业同样需要保持成本优势和特色优势两方面的管理,职业的资产管理者应以服务行业本身的特点为基础,考虑我们存在的意义。

  乔嘉/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