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利润表中的水份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关键字:盈利注水,做假,A股
  • 发布时间:2012-08-13 17:18

  资本市场就是娱乐圈。有时候是假戏真做,有时候是真枪实弹。面对很多盈利做假和账面粉饰的公司报表,单纯的投资者真的需要一双火眼金睛。

  显然,利润表的水份是最多的。笔者曾经在2010年提出银行股的业绩是注水的猪肉,其实指的就是银行股作为周期股无法保证盈利的长期性和不良资产放大带来成本上升的不配比。

  给盈利注水的手段很简单,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虚假的收入,第二是虚假的成本费用。虚假收入的方法很多种,一般的情况下,往往是提前确认收入、通过关联交易虚增收入,尤其体现在一些新股上市公司。虚假的费用与成本更容易被使用。在企业融资之前,往往会尽量做低费用和成本,而在公司处于转型期或存在管理层更换的时候,往往又会一次性计提大量资产减值损失,从而造成盈利的大幅波动。

  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当中认为,利润表的分析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非经常性损益;第二,子公司或下属公司;第三,各种预提准备;从传统角度而言,这种分析方法是非常有效的,但目前市场已经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变种。

  非经常性损益的问题目前可能已经不属于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当前每股收益都会扣非之后。但子公司的盈利贡献往往是业绩存在水份的重点。比如,最近一家上市公司公布中报,盈利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20%,但收入增速远远低于盈利增速,仅为40%,子公司的业绩贡献度达到8成,这样的业绩就往往难以证伪,毕竟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并不需要详细披露。

  各种预提的准备当然属于业绩操纵的重点。包括对某些资产(包括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股权投资)计提一次性或大幅减值,往往会达到很好的调节利润的目的。

  仔细研究利润的操纵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点:(1)利润最小化。利润最小化除了可减少纳税之外,还可以将以后年度的亏损前置于本年度,回避企业连续多年亏损的事实。不仅可以回避因为三年亏损而退市的尴尬场面,也可以在扭亏为盈的年度顺便刺激一下股价,加速减持步伐。典型的利润最小化的操纵方法有: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结转成本、使用加速折旧法、将应予资本化的费用列入当期损益等。

  (2)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容易理解。它不外乎是希望通过提升企业业绩水平来获取原本不能获得的经济利益。操纵的典型做法有: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结转成本、潜亏挂账、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等。这是最常见的操作利润的方法。

  (3)利润巨额冲销。利润巨额冲销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回避责任。比如,企业更换主要经营者时,新任经营者为了自身的经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往往会采用这类方法粉饰财务报表。典型做法是:将坏账、积压的存货、长期投资损失、闲置的固定资产、待处理资产盈亏等一系列不良或虚拟资产一次性处理为损失。

  (4)利润均衡化。企业将利润均衡化的主要目的是:塑造企业生产经营稳定的外部形象,以获取较高的资信等级,为对外筹措资金打下基础。典型的做法是:利用应收应付账户和递延账户来调节利润,精心设计出企业利润稳步增长的趋势。当然,格雷厄姆认为:“当期业绩不应该是评估股票的主要依据”。这与股票市场的实际变化完全相反。在股票市场上,股价随公司的当期业绩变化而上下波动。有时候一分一厘的盈利变化都会引起股票的剧烈波动。

  当前A股往往过于重视某一期的业绩变动,重点追捧那些业绩预增的股票,而不顾其盈利能力是否能够持续,因此,过分关注一些财务数据的外表,而忽视了公司盈利质量的本质。实际上,公司的盈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而按照这种可持续性的盈利来计算目前的估值水平,是否低估,才是值得重点考虑的问题。否则,容易陷入盈利陷阱,走入低估值陷阱。

  华林证券 胡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