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假牛市与中国真熊市

  美联储对货币政策的依赖性就如同一位赌徒无法放弃赌博的瘾。

  北京时间9月14日,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议后宣布,0-0.25%的超低利率的维持期限将延长到2015年中,将从15日开始推出进一步量化宽松政策(QE3),每月采购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现有扭曲操作(OT)等维持不变。

  有观点认为,QE3其实是全球金融市场的超重量级的利好,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会提升,全球股市初步有反应,其计划影响面比较宽广,时间也会比较长,一直到经济明显恢复为目标,力度比较大,利好全球经济、大宗商品与股票市场,A股也会相应受到正面拉动。

  如果经济治理像和面那样,伯南克希望,水多了就加面粉,可惜的是,资产价格泡沫就没法停止,经济增长也无法复苏。因为经济层面的问题是总供给长期下降的问题,这不是货币政策能够治理。

  对于这一点,马克思理论哲学最有远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危机是无法通过凯恩斯主义来拯救的。研究表明,资本主义各国垄断资本及其控制下的国家政权,在受到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以后,试图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搞所谓“反危机”措施。

  这种“反危机”措施的基本内容,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剌激对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需求,以便把资本主义经济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并防止新的经济危机的到来或减轻其猛烈程度。这种具体措施主要是下列三大类:

  (1)通过搞国民经济军事化或规模巨大的公共建设,以庞大的政府开支来增加就业和扩大市场;

  (2)通过降低利息率、减税、加速折旧以及补贴等手段,剌激资本家的“投资兴趣”,以扩大对生产资料的需求;

  (3)通过推广分期付款形式的消费信贷、投放失业救济金和实施各种社会福利措施,来增加劳动群众对消费品的需求。

  美国罗斯福政府在三十年代初期首先实施这些“反危机”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实施过这些措施。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条件下,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危机会起抵制或麻痹的作用,但并不能消灭生产过剩的危机,而且还会进一歩加速新的危机的爆发,缩短经济再生产的周期。因为,实行这些措施必然要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扩大财政赤字,而为了弥补财政支出必须增加税收、增发纸币、发行公债,等等。然而,增加税收就是对劳动人民收入的直接剥夺;由增发纸币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必然降低劳动人民的实际收入;发行公债实际上是变相的通货膨胀。所有这一切,必然要使消费者购买能力进一步缩小,从而加剧了生产的盲目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加速了新危机的爆发。

  因此,目前的量化宽松政策事实上是寄望于通过印钞票来拯救经济,但事实证明,经济危机就像是人类生老病死的周期一样难以躲避,寄望于躲避经济危机,不如勇敢的迎接危机,主动去产能,主动去库存。

  从四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后期的三十年间,各主要发达国家大致分别经历了四次以上的经济危机,而且危机期间物价不仅不跌,反而继续上涨。危机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通货膨胀的剌激作用愈来愈少,终于造成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结合的局面,即“滞胀”。

  目前中国是否正进入“滞胀”阶段,我们无法确认,但可以确认的是经济增速下滑和通胀反弹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命题,在此基础上,寄望于在中国经济走出经济结构调整周期之前走出新一轮牛市,恐怕失望的概率更大。

  美国的股市上涨其实也是建立在泡沫扩张的基础之上的。但中美两国资产价格出现了明显的区别。原因就在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提前刺破泡沫,所以,货币泛滥刺激了美元计价的股票资产涨幅惊人,加之道琼斯指数不断调换成份股,增加新鲜血液,替换旧的成份股,导致美国股市呈现假牛市的特征。与此同时,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充斥着政策保护,无法击破,而股市泡沫提前刺破,导致货币资金主要集中于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品市场,这才是中国经济难以转型的根本原因。财富泡沫不刺破,企业家谋求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经济转型的动力不足,新的生产力就不可能出现,股市牛市的可能性就更低。

  华林证券 胡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