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商科类应届毕业生社会认可度研究

  我国高校商科类专业的学生数量目前已经达到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学生的社会认可度亟待提高。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原因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应届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不尽人意。通过对河北省内高校商科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调研找到具体原因所在,指导学校培养方式及社会需求方式的转变,让毕业生尽快的融入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基金项目:2013年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编号:201301092

  自我国高校开始进行扩招以来,各专业毕业生数量已超过扩招前的6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建设者。目前高校经济及工商管理类的商科学生数量已达到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以河北为例,每年商科类本专科毕业生愈万人。这些毕业生就业于各企事业单位,为单位的发展贡献力量。

  虽然每年毕业的商科类学生数量很大,但学生质量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集中表现为应届毕业生社会认可度较低,在单位中比较难于获得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缺乏独立工作机会等。反观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经济与管理类毕业生通常在毕业后的很短一段时间内就能获得单位与同事们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他们往往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能够独自展开工作并为企业创造价值。通过调研可以认识到我们的应届毕业生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的具体症结所在,以改善在校教学模式与方法,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运用,培养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实现良好的领导、沟通、合作、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其企业与社会的认可度。

  通过对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调查,发现我省商科类应届毕业生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毕业生层次与数量不能完美的与社会需要相匹配。在对事业单位类型的岗位(省市级公务员,选调生和中小学教师及大学生村官等)调研时发现,虽然很多岗位在招考时对所学专业要求比较宽限,但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对岗位相关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致使很多经管类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虽然大多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予以克服,但容易使得领导和同事对其工作能力产生不良看法。另外,即使商科类应届毕业生能够进入需要相关专业技能的岗位,由于管理岗位多需要具有基层实践经验而其正缺乏于此,故表现也可能会差强人意,由此更容易引起领导不满。

  下表为对某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村委会调查问卷汇总表,调查对象为某市工信局,财政局工作人员(工龄10年以上),某市两所小学副校长和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某市两个村村委会成员。人数分别为20人,10人,10人。调查内容为对新入职的商科类应届毕业的公务员,小学教师和大学生村官的满意度。

  被调查人员基本在工作年限10年以上,共40人。其中很满意的3人,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7.5%;满意的8人,占20%;一般的17人,占42.5%;而认为不满意的有12人,占30%。从图表上可以看出商科类应届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满意率不足30%,可见其事业单位认可度相对比较低。

  第二,企业单位所需人才的专业技能与应届毕业生实际具备的技能有一定出入。对于商科类应届毕业生,企业更多的是给他们提供较为基层的岗位,这些岗位通常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与团队合作能力等,除此以外还必须具备吃苦耐劳与坚韧的精神。在调研过程中,受访的的大中小企业的各层级负责人普遍认为现在的经管类应届毕业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尚可,但能把专业知识真正用于实践与创新的很少。另外受访者普遍认为这些应届毕业生社交能力大多不错但真正与人合作却总是出现各种问题,还有就是认为他们大多缺乏奋斗精神。

  由于现在本专科毕业生定位于普通劳动者,已经走下“神坛”,所以若自恃过高,不愿从基层做起总是好感无缘,不能与同事或客户良好合作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不会被企业重用甚至可能会被解雇。

  调研中企业受访者为大型企业的部门负责人和小型企业主,按不同类型各取10名共计60人。调研数据汇总后可知,大部分企业家基本认可了商科应届毕业生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认可率为50%,这一数字是对毕业生在校期间基础知识学习的认可。人际交往方面的认可率达到51.7%,证明现在的商科毕业生已经开始学会更多的与人交往也了解社交对工作的重要性。但实践能力与团队精神较差,分别占认可率的20%和31.7%,说明更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更多的只是学习书本知识,没能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没有为真正走入社会做好全面的准备,另外由于多方原因的存在使得他们更愿意显示自我能力,而忽视了团队的力量。在调研中发现企业家最不认可的是应届毕业生的吃苦精神与创新能力,认可度更是低至13%和7%,这两方面是企业家在招聘中最不看中应届生的原因所在。

  第三,商科类应届毕业生就业取向与实际就业机会与岗位有一定差异。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化,商科专业逐渐成为学生报考的热门选择,多年的高校扩招也造就了数量惊人的商科类人才。在上学之初学生就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识:所谓商科类以后毕业就业的方向就是坐办公室,就是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中管理别人。虽然近年来教育思想的转化给学生们带来了“从基层做起”的理念,但毕业生中还是存在着“非管理岗位不去”的思想。认为商科毕业生天然的拥有舒适理想的就业岗位。一旦出现就业岗位与自己想法不符,就会出现排斥工作消极怠工的情况,给用人单位带来很不好的印象。

  通过对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三所高校的六个专业本专科专业应届毕业生择业取向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学校、生源地、专业不同,但同为商科类专业,他们的择业取向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被调研对象为2013年应届商科类毕业生,每专业取10人,共70人调查他们的择业取向,被调查就业岗位可以叠加选择。

  从毕业生择业取向调查中发现,我省主要高校商科类应届毕业生的择业取向仍以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大型企业为主,对中小企业无论是什么岗位都不是大多数应届毕业生的第一选择。在调研中通过访谈了解到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稳定和大型企业的稳定与较高福利是毕业生青睐的主要原因。还了解到有成熟的运转模式和固定的盈利机制与渠道是更多人选择大型企业的理由,这一点正好印证了前面“企业家对应届毕业生评价”中,大多数企业家认为应届毕业生在吃苦坚韧与创新精神上相对缺乏。另外,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我们的商科类应届毕业生思想较为禁锢,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其在创新机会比较多的中小或小微企业中工作缺乏自信。虽然小微企业创新与发展的机会较多,但因为相关能力不够,只好放弃。还有就是读大学就是为了追求安逸的思维方式在学生时代就已经深入人心,所以逃避创新与变革也就成为很多毕业生的更为“现实”的择业方案。

  第四,应届商科类毕业生在工作中优缺点都十分明显。对于社会来说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更加容易塑造成企业需要的类型,而且他们具备最新的知识,最充沛的精力,最多的理想与活力……但他们刚刚踏入社会,缺乏更多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做事太过急躁,急于求成,在处理问题时容易冲动想当然,欠成熟欠考虑。职业稳定性相对比较差。

  综合调研数据,可以认为目前河北省内高校商科应届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对学生来说应该对自己有个准确的职业定位以保证有足够的就业机会和自己相关专业匹配使自己专业可以学以致用,另外必须加强对自己实践能力的培养,让自己真正可以做到就业后能尽快为用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受到上级的信赖。从用人单位角度来看,因为商科类专业毕业生,他们从学生转变为一个合格的员工需要更多的时间实践机会帮助其成长。虽然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可供用人单位选择,但以往只注重要求不注重培养的掠夺性选择方式不利于人才的发展与成长,很容易引起恶性循环而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对学校来说,培养商科类专业的学生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专业未来的前景和应该具备何种能力以便学生自由自主的学习,形成自强自立的品格,获得可以让社会真正认可的工作能力。

  李一鸣 张凤丹 叶莉 白子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