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贡柑产业调查

  农资投入在贡柑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影响着农资店经营方式、柑桔黄化程度、果农收益等各个环节,在产业链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总体来说,近两年大部分果农的收益都保持平稳,或实现了增长。不过与广东柑桔产业整体萎缩的背景一致,贡柑产业也面临着不小的危机。

  德庆县是贡柑的主要原产地,2013年当地贡柑总面积13万亩,总产量50万吨。目前德庆县有两片柑桔种植区域:靠近县城的官圩、马圩、高良等镇被称为“前乡”,是柑桔老产区;离县城较远的莫村、播植、永丰、凤村等镇被称为“后乡”,属新区。

  “前乡”和“后乡”在产业特征上差别较大,效益分化明显。基本上,“前乡”一带黄化都较为严重,不少果园里一棵柑桔树年产量仅十余斤,果农大都已失去信心。而在“后乡”,由于种植时间较晚,树势仍然比较旺,柑桔产量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整体效益也更好。

  不过也不能简单地以“前后”论英雄。目前树势较好、经济效益高的果园都出自各镇的大户之手,他们之所以能逆势而上,靠的是良好的技术、精心的管理以及到位的农资投入等。尤其农资的作用正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全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广东柑桔产业逐步萎缩,总产量大幅下降,而市场需求依旧旺盛,因此柑桔价格一路高昂,例如2013年底沙糖桔田间收购价超过了6元/斤,贡柑收购价也近5元/斤,“有果就能赚、果越多效益越好”成为共识。

  但症结正在于此。现在很多果园都摘不出两斤果,尤其是一些散户,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诱人的价格而伤感。有实力的大户则不同,他们技术精良,舍得投入农资,会投入农资,有效地控制了柑桔黄化,保障了产量。

  贡柑生性娇贵,病虫害较多,尤其需要防好炭疽病,在其高发期几乎每次下雨之后都要喷一次药,仅此一项便需投入不少成本。只有舍得花钱,并且掌握喷药时机,才能保证贡柑产量。

  另外,柑桔之所以黄化严重,很大原因是用肥不当造成。一些农户长期以来偏失化肥,对作物根系造成很大伤害,树势因此衰弱,一些果园的黄化率甚至超过了50%。而有经验的果农正在转变用肥习惯,多用水肥、有机肥,对树体保养得好,稳住了产量。

  农资投入直接影响到柑桔的产量及收益,其价格也在不断攀升。比如挪威肥,90年代时一包只需100多元,现在已经涨到280块左右。虽然其用量不算太多,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农资消耗之大。

  有农户估计,肥料、农药的费用加起来几乎占据了总成本的70%,再加上高昂的人工费用及其他开支,贡柑的种植成本一年年上升。根据产量高低而计算,一斤贡柑的成本少则8毛,多则1块以上。

  据此分析,农资投入关系到终端果农的收益,收益的变化又返回去影响农资品的销售。由于不少果园产量降低,农户赚不到钱,农资零售商们担心货款难收,因此正在努力减少赊销。可以说,从上游到下游,农资品都对柑桔产业产生着极大影响。

  为应对柑桔黄化及产业萎缩,果农们正在积极寻找作物进行转种,山楂、香蕉、百香果、龙眼等都有人尝试,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好品种出现。

  《农财宝典》记者 王俊峰

  样本:德庆

  在本次贡柑产业调研中,《农财宝

  典》记者走访了德庆县多个乡镇,收回有效问卷68份,其中莫村镇14份、凤村镇8份、播植物镇15份、九市镇6份、官圩镇15份、马圩镇10份。

  此次调查对象包括较大的种植户以及散户,其中大户面积都在10亩以上,共有问卷24份,散户基本在10亩以下,共有问卷44份。

  成本:农资占7成

  根据收回的68份有效问卷分析,贡柑总成本在3400元/亩左右(3200-3600元)的最为集中,达到了50%的比例。这些都是管理比较好,投入较大的果园。这也说明虽然柑桔产业面临萎缩,但是仍有不少农户(主要是大户)在努力坚持。

  但是另一方面,有28%的农户亩投入在3000元以下,仍占据较大比例。这些主要是散户,他们眼看柑桔黄化越来越严重,就不想或者不敢再投入大量成本。

  在成本构成中,农资投入占据了绝大部分,这正如农户所说:肥料农药占了70%,人工占20%,地租和其他占剩下的10%。种植大户在肥料上很舍得投入,一棵树一年的有机肥使用量最高可达20斤,大多数也有十来斤。复合肥的用量则较少,一棵树一年基本在2-4斤之间。每亩化肥成本在1400-1500元之间的最多,占28%。

  农药成本也占据很大部分,亩投入在1200元以上的占到了56%,超过一半。这主要因为贡柑比较娇贵,需要重点防好炭疽病。在该病害高发的季节,每次下雨之后都需要及时喷杀菌剂,农药消耗巨大。

  除农资之外,人工费用也比较大,目前基本在60元/天左右,遇到摘果时还会上涨。地租投入也不可忽视,目前水田需要300-600元/亩不等,山地则较为便宜,一亩地大多仅需几十块。不过,适宜种植柑桔的水田早在几年前就已被租完,近两年新租种的很少。

  最让农户烦恼的,是贡柑价格有可能一年涨,一年跌,但是成本却肯定是逐年上涨的,涨上去之后肯定跌不下来,这让他们觉“压力山大”。

  收益:价格逐年升高

  2013年贡柑上市时价格在2.6-3.1元/斤之间,个别好果达到了3.2元/斤。到后来,随着收购商的增加,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贡柑价格也一路上涨。凤村镇代购商陆灼明介绍说,当时很多果农跟收购商签订了订购价,没想到一天之后就涨了。

  靠着喜人的价格,2013年34%的果农都获得了比上一年更高的收益。不过,虽然柑桔价格好,但是“有价无果”却让人无奈。有21%的果农产量略有减少,所以整体收益持平,但是另外还有45%的农户由于柑桔大幅减产,加之成本高昂等原因,他们在2013年没能实现收益的增长。

  调查还发现,大户收益情况普遍好于散户,并且“后乡”一带黄化程度较轻,产量基本能与往年持平,因此收益不至于太差。而在官圩、马圩等“前乡”地区,贡柑黄化严重,产量大幅降低,甚至出现不少一棵树仅挂果十余斤的情况,因此农户收益惨淡。

  病虫害:炭疽是头号杀手

  当问起贡柑哪种病害或问题最严重时,高达74%的果农都说是炭疽病。肇庆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黎良明建议,在炭疽病严重的果园,应及时进行回缩或短截修剪,将修剪病枝当天销毁,修剪后马上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加强肥水管理。

  防治炭疽病,最重要是勤喷药。可根据其发生情况,每隔5-10天喷一次,交替使用农药,连喷3-4次,并且必须要雨前雨后抢晴喷药,同时可加入展着剂,防止雨水冲刷。施药时要喷湿树冠内外枝条,若果园地面残病枝叶较多,可对地面喷施杀菌剂。

  目前防治炭疽病的药物较多,但认可度最高的是咪鲜胺和代森锰锌。

  贡柑很容易裂果,需要小心预防,最关键的时期是6月中旬-8月上旬,需要补充钙,并保持土壤水分均衡。红蜘蛛、木虱等害虫也不容忽视。

  在肥料投入方面,近几年有机肥用量稳中有升,水肥增长幅度较快,复合肥用量则快速下降。莫村镇一位农资店老板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他店里复合肥的销量就开始大量减少,今春的销量与去年相比至少已经下降了2/3左右。目前复合肥卖得较好的品牌有挪威、撒可富、云天化、固能等。

  有机肥的使用量一直在增加,记者见到较多的是力壮等品牌。另外较高端的生物有机肥也在兴起,突出代表是木美土里。

  水肥的使用量则快速增加,农户都意识到果树根系需要补充更多营养,因此多用水肥,它相比复合肥不仅不伤根,成本也更低。该老板粗略算了一下,一瓶普通的40多斤的水肥卖价150元左右,兑水1.5-2万斤,若30斤水淋一棵,可淋四五百棵或更多。

  不过,在一些黄化严重的区域,农户眼看树势已经难以恢复,就不想再投入农资产品,甚至连叶面肥都不喷了。

  黄化:根系问题是主因

  黄化是目前广东柑桔产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许多果农“谈黄色变”,又不知如何是好。调查发现,德庆贡柑的黄化情况同样令人触目惊心,果园黄化程度在10%-20%之间的最多,达到了32%,另外还有相当大一部分果园的黄化比例在20%-40%之间。最让人担忧的是,有7%的果园黄化程度已经超过了40%,而黄化比例在10%以下的仅占13%。

  此外在前乡与后乡,黄化程度存在很大差别。前乡的官圩、马圩等镇是黄化最为严重的区域,黄化率超过40%的样本大部分来自这一区域。而后乡的播植、莫村、永丰等镇由于种植时间更晚,土壤、根系情况稍好,因此黄化程度更轻。

  至于黄化原因,认为是根系出问题的农户最多,达到31%,也有不少人认为是营养不良、蛀虫为害等。值得注意的是,有19%的农户都认定果树是感染了“柑桔癌症”——黄龙病,这对他们的种植积极性产生了很大影响。

  德庆县农业局总农艺师梁进峰介绍,农业部门、农资界人士等对黄龙病的态度也经历了很大转变,已经由最初的避讳到现在的积极应对。他建议,对于已经确认感染黄龙病的果园,要及时砍树,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但确实有一些小户不愿意砍。播植镇种植大户林少林抱怨说,这两年柑桔价格好,就算是黄龙病树上结出的“红鼻果”也能卖出价钱,因此农户不愿意砍。但这样一来就加剧了黄龙病的传播,大户就算管理得好,也会被周围的散户拖累,这让林少林这样的大户烦恼不已。

  柑桔大面积黄化对整个产业链都造成了巨大影响,从农资经营来说,店老板们眼看着果园黄化得厉害,害怕农户摘不出果来卖钱,进而还不了债,所以就开始减少农资赊销。

  播植镇一位农资店老板表示,现在都不想再赊销了,能卖多少算多少,只有信誉好的才会赊一点。“一说能记账,你店里的货两三天就可以被清空”,该老板有些无奈地说,只要你敢赊,农民就敢要,但是现在有价无果,风险太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