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抱负之沉浮中华崛起之缩影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康有为,梁启超,黄兴,杨度
  • 发布时间:2014-05-24 12:42

  探寻杨度京城旧所

  他拿过秀才,参与过公车上书,当过满清四品。和康有为、梁启超、黄兴是好友,跟汪精卫、蔡锷、齐白石是同学,怂恿袁世凯称帝,赞同孙中山共和,北伐时说毛泽东能得天下,营救过李大钊,是杜月笙的师爷,入过佛门和国民党,最终由潘汉年介绍,周恩来批准,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就是政治活动家、书法家杨度。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奇人,这种奇特从外界加之于他的各种相互矛盾的名号就充分显露出来了:“宪政专家”、“帝制祸首”、“投机分子”、“爱国者”……

  把这种奇特性放到清末民初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应该是毋庸深怪。因为,整个清末民初史,就是一页主配角不断转换、音调音符频调、剧目随时更新,让旁观者目迷五色的大戏。

  清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三(1875年1月10日),杨度生于湖南湘潭,和十八年后出生的毛泽东同籍。这位少时即得清名的三湘才子,这位执政者的座上宾,这位黑白两道都能摆得平的“老大”,在清末民初的政坛上,他忽现忽隐的身影曾牵动了多少国人的视线。

  杨度最为风光的舞台是在帝都北京,在北京的故居,可以追寻的线索就是,当年,为了搭救李大钊,杨度把京城的住宅“悦庐”卖了。这处悦庐公馆便是在北京西城区的丰盛胡同,但我自西向东走了两遍胡同,几百米长的胡同里已经没有一座像样的旧时豪宅,而且,新拓宽的太平桥大街刚刚又切去了胡同的西端。回看胡同西头儿北边,正是一地残砖废瓦。胡同口,站在乱纷纷的闹市中,我一下子想起杨度的一句哀己不幸的诗来:市井有谁知国士?“国士”者,一国之士也。杨度究竟凭什么以“一国之士”而自居?

  从晚清到民国,他周旋于各种政治要人之间,不断地变脸,系万千风云与时代风潮于一身。

  制宪专家推动清末立宪运动

  杨度算是一个民国初年的无双之才,少时他即与其妹以“才子”、“才女”名扬乡里。21岁时,杨度师从王闿运,醉心帝王术,曾踌躇满志地对友人说:“余诚不足为帝王师,然有王者起,必来取法,道或然与?”

  1903年,留日归来的杨度,被保荐入京参加新开的经济特科进士考试。杨度初取一等第二名,第一名为精通经济的梁士诒。但正当杨度沉浸在仕途一帆风顺的喜悦之时,突然风向变了。与主考官张之洞不合的军机大臣瞿鸿机向西太后告发:第一名梁士诒是梁启超的兄弟,其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与康有为相同(康有为字祖诒)。梁头康尾,这还了得!戊戌变法中的康梁,始终是西太后的一块心病。于是她下令彻查此次经济特科的应试者。这不测的风云,把杨度卷了进去,本来通向光明的仕途,一下子变成了绝路。于是,杨度二次东渡日本。

  晚清的关键人物,此刻大多汇集在东瀛。青年的杨度感于“国事伤心不可知”,应和同在日本的梁启超所作《少年中国说》,作《湖南少年歌》,并盛誉海内外。尤其这首长诗中的那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死尽”的豪言,曾说热了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多少湘籍热血青年的心!此时杨梁“二人相与,天下之至好也”。

  留学日本时,杨度也成为孙中山志同而道不合的朋友,也是孙中山与黄兴相识的介绍人,促成了后来的孙黄合作。

  1907年10月,因伯父病逝,杨度回到国内。这次归来,正赶上清末的立宪运动,杨度成了朝野眼中的专家,被聘为给皇族讲授立宪课讲习,清政府关于“立宪”的文件多出于杨度之手。

  “筹安君子”助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1年12月,南北议和。杨度为袁世凯鞍前马后奔走,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杨度却没有得到重用。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后,杨度任参政院参政。袁世凯对其恩宠有加,赐匾题字,称之为“旷代逸才”。此时,在大总统位置上已经高枕无忧的袁世凯,梦想成为中华帝国的皇帝,而杨度则梦想成为帝王之师。

  1915年8月14日,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在北京发起筹安会,以研究国体为名,推动帝制。这六人被后人讥讽为“愁暗六君子”。筹安会是杨度运作君主立宪制的总机关,加入筹安会的人,更多的是见风使舵、追名逐利之徒,想着将来谋得一官半职而已。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称帝仅83天,就在全国上下一片讨伐声中死去。袁世凯临死前大呼“杨度误我!”出丧时,杨度作挽联挂于灵棚,明为吊唁,实为申辩:

  共和误民国,民国误共和;百世而后,再平此狱

  君宪负明公,明公负君宪;九泉之下,三复斯言

  转向佛学寻求解脱

  杨度看到民国政治舞台上的风云变幻,认识到“君宪”难以救中国,便开始倾向革命。1924年,他向孙中山提出,愿意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孙中山提出条件,要人们眼中的“帝制祸首”杨度对筹安会一事公开向国人道歉,但性格高傲的杨度只是淡淡地说:“我不加入国民党,是照样可以为国民党工作的。”

  从此,杨度跟随孙中山开始走上民主革命道路,时常奔波于京沪道上。

  正是在上海莫里哀路孙中山的寓所,杨度结识了中共著名领袖李大钊。杨度之后所以能够弃旧图新而成为中共早期秘密党员,李大钊对他的影响起了决定性作用。

  1925年,孙中山病逝北京。杨度挽孙文:

  英雄作事无它,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从挽联沉痛的笔调,可见二人之交情。

  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了,杨度心灰意冷,转向佛学,一心向佛。同时从齐白石学画,参悟水墨人生。这显然是政治失意之时的精神寄托。

  倾家荡产营救李大钊

  1927年4月,杨度在北京做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控制北京政府的“安国军总司令”张作霖,下令逮捕中共党员李大钊。杨度事先得到消息,随后便告知北京市特别支部书记胡鄂公,要他赶快通过内线转告李大钊。杨度又派长子杨公庶迅速赶到李大钊的密友章士钊的公馆,要章士钊火速转告李大钊离开苏联使馆,另找安全地方。可是李大钊等人认为历届北洋政府头人都惧怕外国使团,不可能惊动外国使团坚持留下来。

  结果第二天,奉系军阀果然从苏联兵营里抓走了30多个共产党员和3个俄国人,李大钊一家四口都被捕。

  得到消息后,杨度立即开始营救。他断然卖掉在北京的住所——“悦庐”公馆,换得4500大洋,全部用来贿赂买通审案官员。然而遗憾的是杨度的一切努力都落空了,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等20位革命同志被张作霖施以绞刑杀害。为周济被难者的遗族,杨度更是八方张罗,花光了自己的积蓄。

  自从李大钊去世后,杨度的思想就逐渐发生了转变。共产党人坚贞不渝的信仰、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感染了杨度,重新唤醒了杨度身上的豪侠情结。

  思想的转变晚年的选择

  变卖私宅后,杨度只能藏身于京城各大名流的宅邸。1928年,杨度到上海,摇身一变,成为上海滩青帮大佬杜月笙的名誉顾问,身处青帮的杨度,偶尔为杜月笙写几篇吹捧文章或几幅书法,他自嘲曰:我是“清客”,非“青帮”。就在这个时期,杨度成了中共秘密战线上的特殊党员。

  经周恩来批准,杨度成为1929年白色恐怖下入党的中国共产党秘密战线上的特别党员。他潜伏上海,为中共做了大量的情报工作,并且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

  1975年9月下旬,周恩来总理的病情急转直下,10月7日,总理突然清醒,对秘书说:“你告诉王冶秋,‘筹安会六君子’之一的杨度,晚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党做了大量工作。”1978年7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王冶秋同志写的《难忘的记忆》披露此事,尘封半个世纪的秘密终于大白于天下。杨度至死恪守组织纪律,连家人都不知其真实身份。

  杨度才华横溢,多次为亲友写挽联,他临终前也写了一幅对联送给自己:

  帝道真知,如今都成过去事

  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杨度一生,时而意气飞扬,独立潮头;时而独持己意,沦入茫茫俗世。从宪政国师到帝制祸首,从中山特使到秘密党员,身份经历了无数次的转换。身份的转换是与思想信念紧密相连的。从古老的帝王学,到近代资产阶级宪政思想,到共产主义,杨度思想的变化正是近代仁人志士探求救国之路的缩影。

  文:陆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