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之好

  早上,我在停车场把比亚迪“秦”遥控出来时,阅车无数的看车大叔看傻了。

  虽然这个功能的实用性其实并不大--自己开的话,无论是入位还是出位,都会快得多,但是,作为车主,我还是很希望自己的车有这样的功能,特别是,它还是一款指导价只有20.98万元的插电混合动力轿车(PHEV),扣除国家和地方补贴之后,它实际上可能只需要十三四万元,如果是在上海还不用拍牌,上海的车牌起拍价听说现在已经超过8万元了,号称世界上最贵的一块铁皮。

  虽然早有接触,但是真的开过之后,“秦”还是有点让我吃惊。这款车配备了13KWH的动力电池,理想条件下,纯电模式可以续航70公里,50升的油箱能保证混动模式下六七百公里的续航里程。也就是说,具备充电条件时,这款车日常在市区使用,完全不需要用油,同时在需要跑长途时,又免去了续航里程不足的担忧。按照厂家的算法,“秦”的综合油耗只有百公里1.6升,而0~100km/h加速仅需5.9秒。

  “秦”的卖点不止于此,这款十三四万元就能拥有的插电混合动力轿车,可以遥控驾驶,可以语音控制,有360度影像系统、座椅通风加热、双区智能空调、电动天窗、电子驻车、胎压监测、定速巡航……配置高得出人意料。

  可是,缺点也很明显。它的驾驶平顺性太糟糕了,这主要应归咎于比亚迪自己开发的那台双离合变速器,因为一旦切换到EV模式,秦就变得非常平顺而且安静,可惜的是,试驾的几天里,我没有多少机会体验这种安静,因为我没有地方充电。干式双离合变速器在拥堵路况下的顿挫感,是先天性的,大众如此,观致如此,比亚迪亦如此,“秦”这样的PHEV,应该匹配一台CVT变速器,可惜的是,比亚迪自己没有。

  我突然想,假如比亚迪能和奇瑞合作,会是什么结果。奇瑞自主开发的CVT虽然谈不上很先进,但在艾瑞泽7上的表现也算中规中矩。我又想,假如有这么一款本土品牌车型,拥有比亚迪的插电混动系统、奇瑞的CVT,有上汽MG的设计水平、长安逸动的NVH水准,有艾瑞泽那样的操稳做工、“秦”那样的智能界面,当然,最重要的,还有“秦”那样的价格,岂不轻易秒杀什么特斯拉、i3、沃蓝达?

  如果真有这样一款产品,我的下一款车就不会有第二个选项。

  可是,这样的车毕竟没有出现。

  虽然生存日艰,但本土品牌之间的合作却少得可怜,印象中几乎没有。本土品牌之间,虽然存在激烈的竞争,但同时也天然地荣损与俱,除了竞争,更应该合作,特别是在彼此都面临合资品牌强势打压、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今天。竞争之余,我想,本土品牌汽车厂家的领导们,比如王传福、尹同跃、陈虹、曾庆洪,或者李书福、魏建军,是时候考虑一下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了--我指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层面的合作。奇瑞、吉利、比亚迪,以及长安、长城、上汽、广汽,为什么不能一结秦晋之好?这样,我的“下一辆车一定是本土品牌”的承诺,应该落实得更快一些。

  写到这里,想起日前看到的一则新闻,觉得有必要和一众本土品牌车企分享一下:日本八家车企最近成立协会,携手开发提高发动机燃效和削减尾气的基础技术。这八家企业是本田、铃木、大发、丰田、日产、富士重工、马自达及三菱汽车。

  文/汪云青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