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拉利为福特留下了什么?

  穆拉利在小福特的授意下精心培养马克做CEO,他在一次采访中曾经说道:“我已经倾囊相授了”。培养一个合适的接班人,为福特留下一笔教科书式的管理遗产,或许是穆拉利告别福特之前殚精竭虑的事。

  今年北京车展上,穆拉利开着一辆红色的野马轿车登上福特展台。下车后他走近车前俯身一吻,这一吻,也是对自己在福特8年职业生涯的告别。

  68岁的艾伦·穆拉利即将于今年7月结束在福特汽车的八年职业生涯,实现完美谢幕。这位来自波音公司的“刀斧手”成功解救了暮年之势危亡之时的福特,使这家有着110多年历史的汽车巨头走出泥潭,驶向新的目的地。

  如今的福特汽车,即将进入新CEO马克·菲尔兹的时代。这是一次迟来的升迁,2006年,在福特“服役”17年的“老兵”马克·菲尔兹与CEO一职失之交臂,8年过去,穆拉利在小福特的授意下精心培养马克做CEO,他在一次采访中曾经说道:“我已经倾囊相授了”。培养一个合适的接班人,为福特留下一笔教科书式的管理遗产,或许是穆拉利告别福特之前殚精竭虑的事。

  底特律幸存者

  金融风暴后,底特律从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奇幻汽车世界瞬间枯萎,沦为一座鬼城,也带走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昔日的荣光。美国《时代》杂志曾撰文评价说:“不可一世的底特律比陈旧的老爷车都更加日薄西山。”

  当时的三大企业不得不通过换帅来试图力挽狂澜,在2009年到2011年间,三大中的通用被扫地出门的CEO就有三位,包括瓦格纳、韩德胜和前董事长爱德华·惠特克。和穆拉利一起出席当时国会山听证的克莱斯勒CEO罗伯特·纳德利随后也黯然辞职。作为唯一没有在危机中丢失饭碗的掌门人,穆拉利在一次采访中谈起美国汽车工业的衰退,表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意识到自己身处于经济全球化及全球化竞争的时间太迟了。”

  穆拉利在美国的办公室有着180度的视野,透过宽大的窗户玻璃,他不仅可以看到福特汽车历史久远的荣格总部,还可以看见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汽车。他在波音公司的全球视野此时发挥了作用,让他意识到“底特律思维”对美国汽车业的桎梏。

  底特律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包括过分依赖皮卡和多功能运动车、忽视燃油经济性、缺乏全球战略的车型等。而华尔街的金融文化也促使企业领导人注重短期盈利能力,他们热衷于在卡车和多功能运动车中获取丰厚的利润,却将轿车的机会拱手让给了日本厂商。

  穆拉利来到福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福特的产品列表。他认为改变福特的重中之重是借用波音公司的经验,重整产品结构,打破固有的“底特律”思维。

  招牌式的笑容使穆拉利看起来很和蔼,但骨子里他是雷厉风行的。认定福特必须要改革后,他对产品以及产品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关闭了17家位于北美的工厂,裁掉了4万多个工作岗位,削减了50多亿美元的开支。同时向各大市场提供全球化产品。

  除了将全球视野带到福特之外,穆拉利也尤其看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按照以往福特的战略路线,一直是北美优先、欧洲次之,亚太战略再次之的模式。穆拉利的到来,开始改变这一切。从2007年开始,穆拉利频频出现在中国,并决定把福特亚太总部从泰国曼谷搬到中国的上海。按照福特的1515战略,到2015年福特在中国产能将扩充到120万辆,中国成为美国底特律之后福特全球第二大生产基地。

  2013年福特在中国的销量增长五成,头一次超过丰田成为销量第五的汽车公司,市场份额也从穆拉利上任时的不到2%,扩展到现在的约4%。福特对中国市场的投入获得了巨大的回报。这次北京车展是穆拉利2006年上任以来第八次来华,平均一年一次,足以显示出其对中国车市的热心。他的行动也在暗示接班人,得把来中国当作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简化,聚焦

  穆拉利将“简化,聚焦”这四字真言凝聚为“One Ford(一个福特)”。即便穆拉利离开了,这个核心思路在马克任职期间应该不会改变。

  2006年穆拉利来到福特时,福特旗下共有97款车型。而2006年当年,福特创下了其创立以来最大的127亿美元的巨亏。这是一头百病缠身的大象,想要恢复生气,就必须卸下包袱和拖累,轻松上路。

  穆拉利希望把所有的赘肉全部砍掉,他的计划是从最初的接近100款车,减少至20至25款。穆拉利说:“福特的产品阵容绝对需要大大简化。品牌的减少意味着有更多精力去提高汽车质量和制造工艺。 “

  随后,福特开始了大规模的瘦身运动,阿斯顿·马丁被卖给了英国一家财团,捷豹路虎卖给了印度塔塔,沃尔沃被卖给了吉利汽车……福特从原有的八大品牌卖到只剩下福特和林肯两个品牌。产品名单上越来越空,随之而来的是账面上的现金越来越充盈。也正因此,福特成为底特律危机中唯一没有接受政府救助的公司。

  简化是为了聚焦,在卸下包袱后,穆拉利和福特可以将注意力聚焦于”福特“品牌的运作,甚至在产品开发上,穆拉利也亲自给出提升意见。他每天上下班试驾不同的福特车,发现水星、翼虎、野马等不同的车上给出操作指令得到的响应是不同的。于是决定改变福特长久恪守的每条产品线独立运行的规则,下令产品工程师只生产适合所有福特车的统一产品,”即使你闭着眼睛坐进福特汽车,也能立马察觉它是福特。“

  福特在北美做减法,而在中国则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做加法。一直以来福克斯在中国表现优异,曾经在中国每销售100辆福特汽车,70%左右是福克斯,以至于许多消费者将福克斯等同于福特。这对于福特来说或许是一个有些尴尬的好消息。所以穆拉利要做的是让中国市场的福特产品名单上,出现更多可供选择的优秀车型。随后蒙迪欧和翼虎成为福特销量上攻的重要角色。福特亚太前任CEO韩瑞麒表示,要在中国实行激进政策,在2015年之前,在中国市场推出15款新产品,并且在产能发展、网络发展等方面将有一系列动作。

  穆拉利的加法再一次奏效了。过去的4月份,蒙迪欧、福克斯和翼虎等主力车型均出现了两位数乃至三位数比例增长。尤其是蒙迪欧,增速最为明显,4月共售出10,476辆,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高达415%,达到当时的5倍。前4月销量达39,287辆,与去年同期的17,482辆相比,劲升125%。穆拉利化解了福特等于福克斯的尴尬。

  穆拉利告别之后,为新CEO留下一道作业,那就是在中国复兴林肯品牌。当初福特没有放弃林肯,而是选择转手了沃尔沃品牌、捷豹路虎等品牌,对于福特来说等于间接丧失了在豪华车领域的机会,现在看来,未必是个明智的决定。但从亲疏关系来看,出自美国本土的林肯被留在了家中,显然连空降兵穆拉利也不一定有太多的话语权。

  而在中国豪华车市场,林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窗口期,2008年的退出给中国消费者留下了车型老旧等许多不好的印象,这些都将成为林肯复出中国必须清扫的障碍。

  林肯品牌真正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会在2014年下半年。不过对于穆拉利来说,这已经不是问题了,他接下来或许应该考虑一下,退休后该把旺盛的精力投注在哪一项新的爱好上了。

  文/洪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