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的价值

  上周的周末,我终于“听”见了新能源汽车。

  那是在一个新建成不久的小区。私家轿车来来往往,没有什么稀奇。其中就有一部白色带绿色花纹的轿车。当它驶过我的身边,我感觉到莫名的异样--脑子里琢磨了片刻--没听到引擎的轰鸣,连浅唱低吟都难以觉察。这倒让我听出来了:它是一部纯电动力的新能源汽车。这种视觉与听觉的不统一,让我的思绪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影院。记得那是一部科幻片,飞碟、太空战机、激光炮什么的,都是很轻盈悦耳的“嗖嗖”声,或者电流嘀嘀嘟嘟的啸叫,要么干脆什么响动都不提供,而只是一道绿的白的或者蓝的光芒闪过。也记得走出影院的情景。那时的内陆城市的近郊仍然允许拖拉机进出,通通通的吼叫震耳欲聋;公交车离站起步时,老式内燃机喷吐黑烟,轰轰轰地传达出驾驶员对社会变革的不满。现实的嘈杂纷乱与银幕上的洁净清爽形成强烈反差。科学幻想,就是幻想。银幕上的那种情况不可能存在。

  不知道飞碟用什么电池,反正我听到的电动小轿车的声音,让我想到了那些科幻片,也让我心生感慨:科幻,也许就是提前讲述的现实故事。幻想,也许就是推动现实的力量。

  拿电影来说,更早些时候,在电影发明的初期,科幻曾占据着相当大的银幕空间。法国人梅里爱喜欢利用这种活动影像装置搞些魔术。例如,把正常拍摄制作的胶片倒着放映,就能让一堵被拉倒的墙重新“竖起来”。有着法国戏剧、喜剧传统的深厚积淀,梅里爱不满足于这些小把戏。他花费很大力气制作了各种道具,再利用多次重叠曝光、镜头画面剪接等技法,制作了炮弹打中月球、人类云游太空的情景。现如今,人类已经实现登月,原来的“幻想”已经成为现实。

  这样的例子很多。在今年5月23日的亚信峰会期间,中国国家领导人邀请各国政要看文艺演出,节目中就用到了全息成像技术作为舞台背景甚至主要表演方式。而在上世纪70年代,《星球大战》里面就曾出现过外星球公主利用全息成像进行跨时空沟通的情节。各种机器人更是这样。科幻小说里,阿西莫夫曾一度成为机器人的代名词。这些机器人像动物那样会走路、会跳跃,也会与人交流;有些智能程度高的,还会下棋打牌;而日本科幻作品里的机器人,在输入指令后能做饭扫地,担当家庭主妇的角色。其实,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出现了真正的机器人,比如淘宝和京东上热销的扫地机器人,更不用说工厂里用于机械电子产品制造的机械手、自动焊接机。还有,手机的自动回复信息功能、自动屏蔽骚扰电话功能、自动录音记录功能……难道不是小秘书的角色?另有一类科幻片,讲述“生化人”的故事。里面的人能够被复制,和原版一模一样。而21世纪的克隆技术很大程度上已经可以实现这种有机体的复制,人类器官复制技术已经用于某些医疗用途。人自身也有机器化的情况。70年代曾有一部热映科幻片《机器战警》,讲述一名正义警察被暴徒严重打伤致残,科学家为他装备了一个金属机械外壳,让他变成了一名战无不胜的机器战警。在21世纪的今天,人工耳蜗能够使聋人恢复大半听力;南非“刀锋战士”依靠特殊材质和工艺的假肢可以踏上奥运会的跑道,与健全人同场竞技。各种心脏支架、人工关节更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疗。

  回到汽车的话题,我们的汽车工业,也需要幻想的推动力。我们需要更大胆的幻想!因为这样的幻想会成为现实。我们现在的幻想,就是明天的现实。

  目前,我们的汽车工业在创新方面的进展是令人悲哀的。虽然应归咎于整个工业体系的不完善,也要责怪体制机制甚至传统商业文化的包袱,但是缺乏幻想仍不应宽恕。太多的车型雷同,恐怕源于一种求稳的市场观念。成熟的、热销的外形设计和功率配置,往往被认为是“经得起市场检验”。但是在多变、快变的时代,“成熟”即意味着过时。一些车企在引进“先进”技术、与国际接轨的时候,却丧失了幻想功能。批量生产、投放市场的同时,难免惊见国际车展的又一概念车型受到热捧。也许,应对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科学幻想应该成为很多行业的一种必修课。

  文/杨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