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如何做世界的电装?

  村上幸彦希望在任期内能够将日本先进的管理体制和中国发展迅速的特点结合起来,形成能够受到中国社会价值观认同的管理方式。

  7月18日,上海电装(中国)上海技术中心举行开业典礼。

  借此机会,履新电装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不足一个月的村上幸彦首次与媒体见面。

  作为电装公司汽车零配件产品提供汽车研发、匹配、测试及实验的研发中心基地,上海技术中心拥有更加先进和丰富的验证设备、检测项目和试验流程,并已于今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

  本土化开发是其重要职能。电装(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吉田泰之表示:“上海技术中心未来将主要负责中国本土的技术开发,并针对中国的本地化需求,将日本本社开发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本地适应性改进。同时,上海技术中心还将参与全球技术开发项目,承担相应的责任。”

  作为全球发展最迅猛的一个市场,中国当然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与电装相同,其竞争对手博世、大陆也都向中国市场大幅进军。其中,以中国为中心慢慢向亚洲拓展业务的意图也逐渐清晰。最终决定输赢的是,谁能够得到客户的定单。这取决与看谁能够真正地掌握客户的需求。

  尽管6月23日才刚刚接替山田昇执掌中国业务,但不影响村上幸彦带领电装在中国打开新局面的决心。“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或实现7%-8%的预期。电装为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将导入更多创新技术,尤其在安全、环保方面,包括启停系统、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等。”村上幸彦说。

  今年59岁的村上幸彦出生在日本九州福冈,20岁就进入日本株式会社电装工作,从工厂生产管理做起,6年后从事原材料采购,一做就是7年。从1993年开始,负责空调产品的企划,随后进入电装营业管理部门。

  他进入营业管理部门的第一年,负责日本中国地区的事业推进工作,此后又进入了全球事业企划部,负责全球海外各种预算计划管理,以及售后市场管理工作。从1998年开始频繁接触中国事务,迄今已经有30多次的飞赴经历,当然,和有“中国通”之称的前任山田昇20年的中国工作经历相比,他还有待加强对中国的了解。

  “我很敬佩山田昇先生,他用了20年的时间,扎根中国,为电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前任的功劳,他不吝赞扬之辞。

  他坦言,自己可能无法像前任那样一呆就是20年,但希望在任期内,能够将日本先进的管理体制和中国发展迅速的特点结合起来,形成能够受到中国社会价值观认同的管理方式。“如果在中国要呆上几年的话,村我希望把这个企业定位到中国,发展成一个中国人主导的,按照中国人主意经营的一个公司。”村上幸彦说。

  加速本土化

  为满足本地化开发,刚刚开业的上海技术中心配备了最新的检测和实验设备,包括综合实验楼、耐久实验室、环境风洞实验室和环境实验室。目前拥有一支300多人的技术团队,将来这个数字将增加到500个。

  事实上,早在2006年,电装就建立了上海技术中心。之后,为应对逐步扩大的中国市场,于2010年进行了迁移和扩充。此次,电装(中国)上海技术中心开业被视为电装强化中国本地化研发的重要举措。

  一方面把在日本本社已经开发出来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拿到中国市场,开发出更适合中国市场因地制宜的产品。第二,针对有一些全球性的项目,需要上海技术中心和海外相应的技术中心共同来对应。这是电装对于上海技术中心的定位。

  作为上海技术中心负责人,吉田泰之表示,到2020年,将完全达到本地化开发能力,形成完整的项目运作流程。受当前政策和车辆需求影响,目前电装在中国更多集中在一些汽车厂商需求的常规性技术的供应,比如车辆空调,比如低燃油耗和低排放的技术组成的汽油、柴油动力控制总成系统..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普及,要求车辆技术达到世界顶级相关技术水平。电装必须把最先进的技术导入中国市场。“未来将十分关注低碳、节能两个方向。一方面要求电装在产品性能上持续改进,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当然,还包括在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吉田泰之表示。

  在本土化推进过程中,电装的一般做法是随着主机厂就地建厂,采取就近原则。目前,生产制造的本土化率已达到70%。但由于电装的产品线较长,部分产品集中生产,质量控制更优,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为此短期内不会采取就近生产。

  至于本土化要达到什么样一个目标,目前尚且难以量化。进一步提高现地话是提升本土化率的不二选择,这包括生产设备的现地化和原材料的现地化。就目前而言,在本土化的推进上,电装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布局新能源

  多年顺应中国节能减排的趋势苦心经营后,电装终于在中国迎来春天。根据中国法规,2015年1月起要强制在全国实施实施柴油车国IV标准。这其中,共轨系统以及后处理系统成为企业产品能否达标的关键。

  掌握高压共轨技术的电装,早在2009年就已经在常州布局生产基地。此后,由于政策推行缓慢,没有得到大规模普及。这一次,强制法规的实行也让以博世、电装为代表的零部件企业遇到了大展身手的时机。

  据负责事务统购的电装(中国)副总经理向井康表示,从今年6月份起,柴油机共轨销量增长速度很快,面对国IV的实施,电装方面已经做好准备,在江苏常州,国IV柴油共轨系统已经达到年产40万套的产能。

  柴油共轨系统之外,电装也很早就开始了新能源技术储备,以满足中国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从目前政策看,这一天的到来也不会很远。

  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并给予补贴。

  从政策看,在目前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中,大额补贴基本都被电动车包揽,混合动力基本上没有优势。这对于一直在国内市场推进混合动力技术的丰田汽车而言,不是个好消息。

  致力于混动研发,且已为丰田混合动力车型提供逆变器和驱动马达等部品的电装,如何能够进一步抓住中国市场的变化?

  在村上幸彦看来,电装没有专门致力于电动车技术的产品,混合动力和电动车很多产品和技术是相通的,现在在混合动力车上的一些相应的马达、逆变器、电池等零部件开发,包括直流、交流变向器,还有混合动力的ECEU控制,还有电池监测的模块,包括电动压缩机等,将来都是可以运用到纯电动车开发上。

  他举例道,在动力总成技术基础上,电装通过电动化,在发动机没有热源的情况下,利用一个叫做热泵的产品,确保空调正常工作,而电装正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些相关的电动化的技术的先行开发。

  此外,日本电装公司还与名古屋大学合作,开发出利用纯电动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车载蓄电池的能源管理系统(EMS)。据悉,这项技术将在2016年投向市场。

  可以预期,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上,电装提前做的功课,将帮助他们在中国取得更为漂亮的业绩。

  做世界的电装

  对于电装而言,更大的隐忧或将来自于政治的影响。中日关系的不确定因素,像随时被点燃的炸药包。如此,不知道村上幸彦以怎样的心情来开始他的中国职业生涯。

  事实上,为了降低日系车波动带来的影响,早在6年前,电装即有意识地开始了向丰田汽车体系外汽车企业配套计划。

  这也符合电装的全球定位。因此,除了传统的日系客户以外,电装努力开拓大众、奥迪、宝马、通用等欧美客户,并与福特和通用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中国,为了扩大业务,电装加强了面向日系以外欧美和自主品牌厂商的销售力度。中国市场规模之大与销售潜力毋庸置疑,目前已经达到两千万台的生产规模,据预测,到2020年会达到三千万台。基于此,电装中国2014年的售计划为250亿人民币,比起2013年实际销售额大概提高了20%。从现在看,完成这个目标没有问题。

  虽然目前电装在中国市场上仍然以日系车客户为主,但近几年来电装已经与包括一汽、长安、上海通用等在内的许多非日系车企有了具体的合作。

  “目前,已经与中国自主汽车客户开展合作,未来会大力拓展,争取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根据实际需求开发客户满意的产品。”向井康介绍说,从北方的长春到南方的广州、重庆,电装都建立了相应的销售组织。

  “你不能光做日系品牌,也不能只为丰田服务,你要做世界的品牌。基于这种精神,我们一直以丰田为重要客户,同时也不断开发新的客户,为做好车贡献我们的技术力量。”村上幸彦补充道。

  根据电装株式会社制定的2018年中期战略规划,届时将把日系客户降低到50%,其他50%的客户来自非日系品牌,尽可能扩大在中国、欧美、韩系客户的比例。

  但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一方面欧美企业也讲究血统,关键零部件会向博世等欧洲企业采购,此外,自主品牌整体规模不大,产品相对低端,对价格敏感,要得到自主品牌整车企业配套的定单,国际供应商就需要采取降低产品价格的方式吸引自主品牌,这对于以电装为代表的跨国零部件巨头而言,将面临降低成本的现实压力。

  “以大众来说,现在正在进行转型计划,光降低成本是很难达到对方要求的。在各种车型体验上,整车厂商采购方针也是不断变化的,打进它的采购圈,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但也有困难,现在要通过努力不断提高电装品牌知名度,打开我们的市场。”这是电装需要着力的方向。

  本刊记者 张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