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规范,虚热,道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03 14:20
铁皮石斛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材,是国家重点保护的药用植物品种之一。自古被称为“滋阴圣品”,道家养生经典《道藏》将它誉为“中国九大仙草”之首,民间有“救命仙草”之称。铁皮石斛主要成分是石斛碱、6-羟基石斛碱、石斛次碱及石斛多糖等,有较强的滋补作用和养生滋阴等功效。药用部分是新鲜的或干燥的茎,具有滋阴清热、益胃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常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等多种症状。近年来,浙江省铁皮石斛产业取得一定的发展。浙江省种植面积、年产量和效益居全国第一,是全国有名的铁皮石斛产地。
1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对铁皮石斛的研究和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人工栽培技术的应用,铁皮石斛产业化之路才得以起步。1993年,浙江天皇药业在天台对铁皮石斛人工栽培取得成功之后,率先在国内推出了铁皮枫斗、铁皮枫斗晶等铁皮石斛加工品,从而迈开了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第一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铁皮石斛产值已近40亿元,大小生产企业已近40家,其中大多数是近十年内加入这个行业的。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技术上,浙江的铁皮石斛产业已远远地走在了全国前列。而据权威专家预计,铁皮石斛市场将会全面超过洋参,目前洋参在国内有100个亿元的市场。因此,浙江在抢占巨大的铁皮石斛市场上,有着其他省份不可企及的先发优势。但是和任何一个新兴的行业一样,铁皮石斛市场也需要经历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
2铁皮石斛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2.1产业规模不断扩张。近年来浙江省铁皮石斛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种植面积不完全统计1.6万亩,全省有医药企业、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近100家,主要分布在台州的天台,温州的乐清,金华的义乌、武义、婺城,杭州的临安、建德、桐庐、富阳、余杭、淳安,绍兴的嵊州、诸暨,湖州的德清,宁波的鄞州和丽水的庆元、景宁等地,其中规模在100亩以上的40多家,1000亩以上的4家。
2.2种植技术不断规范化。铁皮石斛是滋阴补虚的奇药,素有“救命仙草”之称。不过,由于铁皮石斛对生存的生态条件要求十分特殊苛刻,自然繁殖率极低,再加上自古以来人们的过度采挖,目前野生铁皮石斛的数量已十分稀少,因此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严禁采摘。铁皮枫斗则是铁皮石斛经过烘焙后形成的干品。GAP(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是为确保中药材的质量而推出的。从生态环境、种植到栽培、采收到运输、包装,每一个环节都要处在严格的控制之下。所栽培的铁皮石斛,其有效成分黑节草多糖含量达30%以上。在当前铁皮石斛原料鱼目混珠的局面下,实行GAP有助于全程控制铁皮石斛的质量。实行GAP,这是中国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要改变目前铁皮石斛产业尚不完全规范的现状,实行GAP是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也是生产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浙江天皇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立钻是全省乃至全国对铁皮石斛进行产业化尝试的第一人,也是目前推动铁皮石斛产业化最成功的人。天皇药业位于天台的2507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2005年通过国家医药管理局组织的GAP认证,从而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第一家铁皮石斛生产企业。这被业内视作是走向规范化的一个新起点。经过多年的铁皮石斛种植实践探索,不断总结完善了系列种植经验和技术。特别是近年来浙江省在铁皮石斛品种选育、铁皮石斛病虫害防治、施肥量和栽植密度、海拔高度选择、大棚栽植等方面开展试验示范,探索出了铁皮石斛标准化栽培技术,为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2.3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近年来,浙江省铁皮石斛经营者的产业意识不断增强,创办了一批铁皮石斛加工企业,部分企业积极与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研制开发出了保鲜铁皮石斛、铁皮石斛枫斗、铁皮石斛精粉等产品。目前,全省有规模不等的铁皮石斛企业40家。
2.4营销品牌不断唱响。“天目山铁皮石斛”获国家质监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义铁皮石斛”被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天皇药业位于天台的2507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2005年通过国家医药管理局组织的GAP认证。天皇药业、寿仙谷药业、森宇药业、天目山药业、胡庆余堂等品牌化产品销售约占铁皮石斛系列产品70%以上,铁皮石斛系列产品省级以上名牌或著名商标6个。
2.5销售市场不断拓展。通过铁皮石斛产业协会、品牌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营销大户积极拓展销售市场,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等20多个城市建立销售网点。
2.6产业效益不断凸显。目前浙江省全省铁皮石斛类药品和保健食品的年销售规模近40亿元,拉动相关产业产值十几亿元。浙江省铁皮石斛产量和销量均居全国第一。
3铁皮石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制约浙江省铁皮石斛产业发展主要因素有五个方面:
3.1市场行情不稳。近几年来,铁皮石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相对增加,致使产品市场行情不稳定,波动大。2012年鲜铁皮石斛销售价为800元/公斤,2013年平均每公斤不足400元。铁皮石斛的现有市场和市场潜力到底有多大,今年过后明年的销售情况又将如何,都是一些未知数。市场行情的不确定性,将严重影响种植者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导致我省铁皮石斛产业的萎缩。
3.2产品质量缺乏统一的鉴定技术指标。铁皮石斛主要成分是石斛碱、6-羟基石斛碱、石斛次碱及石斛多糖等。但目前以外观性状鉴别铁皮石斛原料和以粗多糖为主要指标鉴别产品的做法,既难以辨别铁皮石斛制成品中是否含有铁皮石斛成份,又难以测定铁皮石斛产区有效成份的含量。在以前的药典中主要是以石斛碱作为主要鉴定技术指标,但现在已被改为石斛多糖,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企业在其中的作用,因为速成的铁皮石斛当年产品中多糖容易检测到且达到要求,而石斛碱要在三年后的产品才可能达到要求,用石斛多糖代替石斛碱这是很不科学的。而且不光铁皮石斛,其他很多植物中都有多糖成分。要增加产品的多糖含量其实很简单,只要从其他植物中提取,然后添到原料中就行。
3.3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铁皮石斛类产品的标识与内在品质不一致。一些标识为铁皮石斛的产品并非铁皮石斛,而是其他种类的石斛产品,损害了消费者利益。
3.4铁皮石斛生产、加工技术还有待提高。目前对铁皮石斛病虫害的无公害控制技术均显薄弱,农药施用仍大行其道。铁皮石斛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方面也比较薄弱。
3.5铁皮石斛产品监管乏力。管理体制不顺,监管部门职责不清,致使监管乏力。以植物药材铁皮石斛为主要原料的药品和保健品,其质量不仅取决于生产质量的控制,也取决于原料质量。但但目前铁皮石斛从种植到加工生产乃至终端销售,分别由农业、经贸、工商、质检、食品药监等多个部门分头管理,职责不清,责任不明,越位或缺位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
4对策与措施
4.1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基地GAP认证工作。推进标准化生产种植,积极探索、推广铁皮石斛病虫害物理防治方法,坚决杜绝使用A级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禁止的农药种类。广泛推广非化学防治方法,以减轻种球和土壤的带毒带菌程度。加大试验研究力度,进一步完善铁皮石斛培管流程和技术规程,并将成熟技术及时推广。基地GAP认证工作政府要支持,并安排专项资金给予重点资助。
4.2建立产业联盟,规模化开发。鉴于铁皮石斛已经形成产业,就协调各方力量,成立浙江省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联盟。联盟成立后,将聚集各成员单位科技资源和技术力量,加强协作,共同致力于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同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省铁皮石斛种植,发挥行业的自律作用。一是建立产业化保障机制。制定铁皮石斛产业优惠政策,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租赁、转让、互换、承包、入股或买断使用权等形式,建立土地流转机制,逐步建立健全铁皮石斛产业保险机制,提高铁皮石斛产业抗风险能力。二是健全产业化服务体系。稳定科研队伍和技术指导队伍,建立定期培训机制,每年分阶段集中开展铁皮石斛生产培管技术培训。成立相应研究机构,专门从事铁皮石斛研究,同时要引进优秀人才,聘请知名专家,壮大科技队伍。三是创新产业化参与机制。制定出台激励政策,鼓励能人、大户参与铁皮石斛产业建设。四是增强产业化运行效益。围绕铁皮石斛产业建设,着力从生产基地、产品供应、精美包装、贮藏保鲜、市场营销、精深加工、物流等方面实施关联配套产业项目引进和建设工作,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化程度。五是建立铁皮石斛行业保证金制度,对不良企业进行惩罚。
4.3以功效研究为核心,建立产品质量鉴定技术指标体系。制订合理的质量鉴定技术指标体系并严格遵守规则,确保产品质量过硬,促进铁皮石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4.4抓好铁皮石斛加工环节,拉长产业链条。政府出资积极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姻”,推进铁皮石斛深加工,开发研制出铁皮石斛茶、铁皮石斛胶囊、铁皮石斛枫斗、铁皮石斛酒、铁皮石斛精粉等产品,大大拓展了铁皮石斛增值空间。
作者简介:马江,1967年2月出生,男,江苏省南京人,经济师,主要从事账务工作。
马江 叶琪明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