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的理工生们
- 来源:市场周刊•汽车公社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汽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18 09:54
整个2014年都被某种不安的气氛所笼罩,各种人事变幻,各种出其不意,可能前几天刚刚听说什么人“出事”了,随后几天,就会有一个某某新创公司面世这样充满喜庆的消息,冲淡前一个消息在你大脑储存介质里影响力。
人们学会了不停地听,不停地看,不停地忘记,从而,这中间消化思考的过程越来越短,直至变得有点麻木。“这是时代就是这样嘛”,或有人以此来揶揄自己的反应冷淡。起风了,浪潮翻涌,有的人落了水,有的人湿了脚,有的人觉得刚好可以把握时机冲洗旧格局,惊喜惧恐,乐辣苦甜,各种滋味,各入人心。
如果不是本期《汽车公社》又开始关于“汽车人的本命年”这个选题,把我的思绪拉回几年前,我可能还不能这样清晰地感知到今年的这种特殊气氛。因为创刊那年,中国经济以及汽车行业,还处于黄金期末尾的金光晃耀当中,当时不管采访对象还是写作的记者,很容易陷入一种豪气干云的情绪当中--彼时,不管是外界还是我们的内心,还是充满了乐观和期待,虽然也谈论行业各种隐忧,但是那都像是在一个人在健壮时期偶尔的愁绪而已。
而今年的同一选题,却总有点欲说还休的感觉。很多人已经或者正在经历变故,这变化或好或坏,但是在未看清方向和结果之前,谨言慎行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几年的采访积累下来,我们对汽车圈的这群人--大多是领导者和管理者,大多是理工科毕业生的这群人,还是慢慢形成了一种总体的印象。相比其他支柱行业,比如地产和IT行业,他们显得非常特殊,一方面尚需保持着体制内人物低调内敛的特色,另一方面,他们所在的这个行业其激烈竞争程度、市场化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地产和IT行业。相比那两个行业多为民营企业家的事实,大多数作为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的他们,没有办法那么开放地表达自我,在公开场合抒发情怀,利用互联网讲故事,尽管他们同样急迫地要推进销售,但是在以个人魅力带动销售这样的策略上,他们持相当保守的态度。汽车行业内也有过民营企业家高调的言谈,但是随着他们个人经历的积累、市场行情的转变和整个行业氛围的变化,大家都变得低调了。
但我总相信这群理工科生们不会令人失望。正像郭振甫在今年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我从来不认为高峰是一个好事,从我个性来说,一个好的领导要体现的责任是在大家有了成绩沾沾自喜的时候,他能够冷静沉得住气,当大家都还是沉迷于痛苦不堪,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你能够告诉大家希望。
总觉得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想要给这个行业传达的一句话。中国汽车行业经历的起起伏伏太多了。而现在几大山头在位的几位“大佬”,哪一位不是从风雨沉浮中走过来的?他们正当壮年,而且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去展现,什么叫人定胜天。这定,就是镇定,沉着,在看到希望的时候能够告诉大家希望。定能生慧。
文/吴乐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