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的路与车

  进入汽车社会,以什么为标准?也许业内人士有一整套量化指标体系。但对于具体一个社会成员来说,要看看在“他的社会”里,汽车扮演着什么角色,分量多轻多重。如果把“社会”二字理解为人与人的关系,那么“他的社会”,就是他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远近疏密、爱恨情仇。如果汽车参与着他的人生履历、联接着他的情感世界,那么“他的社会”就是汽车社会。当然了,这只是对具体一个人而言。大家普遍认可的汽车社会、汽车对社会大众情感世界的渗透,应该怎样衡量?

  也许,银幕上的公路与汽车是一种标尺。毕竟,电影是大众艺术,更能够传达一代人的共同情感。

  近期很多人关注的影片中,就有《后会无期》。导演多年以来或无心插柳或苦心经营地积攒了一大波铁丝死忠。他们在各大影视论坛和文青圈子里敲击键盘,滑动触屏,推介着这部新片。经由“反对党”的迎头痛击,这个话题猛然间被撞击得四面开花,豆瓣、微博、微信、QQ群……满世界都是长篇影评、中篇质询或者只言片语的吐槽。在一些汽车论坛,车迷也围绕影片中那部结实耐撞、擅行烂路的白色小车发布了不少车评。

  不知制作团队把这部影评归入何种类型。但在车友眼中,它完全有资格成为一部有路有车“公路片”。故事情节的主要部分都在路上展开。主角们转移阵地、遗失配角、发现新配角,都通过开车来完成。他们摆脱困境,靠车;他们陷入困境,也靠车。男女主人公机锋频闪的对白,展现在行进的车上,以快速后移的风景作为陪衬;主人公与犯罪团伙紧张对峙,双方的轿车都是不可或缺的见证者。车子甚至还替主人公做了一件报复犯罪分子的事情--用车门夹住了那人的风衣。

  从编剧角度来看,影片的情节进展缺乏内在逻辑。这有如汽车抛锚后由驾乘人员用外力推动,而不是借助内燃机的作用。推着累,看着也累!表演方面就不说了,偶像型的导演,人物造型也就走这个路子了--长头发、毛胡子、韩范外套、貌似的深沉。至于片中的汽车,与导演的车手身份不无关联。观影者用屁股也能做到合理推测:导演与其所代言的品牌,关系铁着呢。这部影片很可能是为了这部汽车而构造了那些个人物、那些种情节。能够把汽车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也是蛮拼的。

  此前,中国也有过一部公路电影,就是2001年的《走到底》。估计今天的年轻人难得想起这部票房冷淡的电影,但我的印象还挺深刻。主演是姜武、莫文蔚、张震岳。人物性格刻画到位,情节嘛……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平行蒙太奇手法渲染了典型的警匪片的紧张感,姜武的内心情感也表现得恰如其分。可惜没有处理好喜剧、悲剧的尺度,让人看了不知该砸吧出什么味道。

  就汽车的角色而言,13年前的这部影片中,汽车是商用车而非私家轿车。大概缺乏什么商业营销的价值,镜头没有着意展示它的品牌。BP机的闪现也提示观众:网络时代距离我们还挺远。的确,那时候上网的人还很少,植入式广告也没成气候。否则,换一个面向中产、小产阶层的经济型私家轿车,怎么着也能借助营销公众号,在微信群里转发几篇影评吧。

  不管怎样评价影片的艺术价值,相距13年的两部影片的共同点就在于它们都称得上公路片:主要故事情节都在路上、在开车行进的过程中展开。

  公路片,对于汽车社会而言,它展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在路上、在车里。据说,越是高等级的动物,就越是注重营造固定的居所。鸟有窝,蛇有洞,蜂有巢,哺乳动物更是各显神通,挖掘和搬运技术主要用于房地产。人类则登峰造极--我们在大自然面前太柔弱了,必须要有稳固的庇护所(室内剧也因此具备了前提)。但是有了车,人的主要生活场所却可以转移到路上,在行进的汽车内。我们越来越多地开车,我们的人生,越来越深刻地与汽车纠缠在一起。汽车也会越来越鲜明地展示出一种象征符号的功能--它运送的不仅是我们的身体,也满载着我们的人生和情感。于是,我们也能想见:公路电影会迎来一个爆发期,酣畅淋漓地诉说这个业已到来的汽车社会。

  文/杨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