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創意英倫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GDP,英國,文化
  • 发布时间:2015-04-02 08:34

  三月二日晚筆者受邀參加了威廉王子開啟的《創意英倫盛典》。展示英國與中國在時尚奢侈品,醫療保健科技,設計和娛樂等諸多領域的創意、創新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原創於一九九三年的英國,作為現代工業文明的搖籃、曾經的世界工廠,英國經歷了工業革命的鼎盛期。著名的英國作家狄更斯創作了《奧利佛》又名《霧都孤兒》,生動描繪了當時工業革命進程的孤兒流浪生活。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倫敦霧霾導致了近一萬多人死亡的慘劇。

  今天工業化中的中國與當時的英國無論從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在與駐滬英國領事們的交流中,得知英國當時也面臨經濟轉型、勞動力成本升高壓力。但英國認真分析與研究自身工業結構、核心競爭力、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國民素養後,英國政府提出推動創意經濟,革新文化政策的口號。

  約翰·霍金斯在《創意經濟》中指出,全世界創意經濟每天創造二百二十億美元的財富,並以百分之五的速度遞增,今天英國華麗轉型成功,二〇一二年的總收益增長百分之九點四,成為英國增速最快的產業。從事創意產業的企業超過十萬家,從業人員二百多萬人,占英國就業總數的百分之八以上,居各產業之首。

  據英國二〇一四年一月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創意產業每年為英國經濟帶來七百一十四億英鎊的收益,相當於平均每小時就有八百萬英鎊入賬。發展創意產業已經成為英國推動經濟增長和降低失業率的有效策略。創意產業有力推動了英國經濟的發展,向各個不同行業提供了靈感來源。

  中國文化產業的增加值在GDP中不足百分之三,而在美國,這一比例是百分之二十五,英國是百分之十七,日本是百分之十六。這也意味著,中國的創意產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在紐約,創意從業人員占所有工作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十二;倫敦是百分之十四;東京是百分之十五。相比之下,中國不過千分之一。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目前面臨的一個最大問題是原創型人才少。英國文化創意產業對中國有很強的現實借鑒性:

  一、國家政策層面要對創意產業發展實行的有力推動:西方發達國家「實行政策為產業開路」英國的創意產業政策被認為是目前國際上產業架構最完整的文化產業政策。概括來說,英國政府的推進措施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1、政府就組織管理、人才培養、資金支持、生產經營等方面加強機制建設,對創意文化產品,從研發、製作、銷售到出口,實施全方位的系統性扶持。通過出口推廣、教育及技能培訓、協助融資、稅收減免及開放規則,保護知識產權和容許每個地區保留本地文化發展的自主權等政策。2、政府重視創新環境的營造和創意人才的培養。英國的教育注重創新,從小學到大學為年輕人提供良好的氛圍,鼓勵他們創新,並且英國孕育了一種「尖銳的」和「個人主義的」文化,這些文化的交融創造了創意的大熔爐,幫助開拓創新的視野,為英國的創意產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一流人才。3、政府重視創意人才的教育。為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財政援助資金,是中小型創意企業創辦與發展的關鍵。英國政府協同金融界和有潛力的民間投資者為他們提供贊助,逐步推動強大的創意工業資金支持系統。

  二、中國要儘快建設創意產業的相關學科及專業整合不同層級的多元教育資源:文化創意產業的繁榮,是一整套圍繞著文化產品的策劃、生產、傳播、消費而建構起來的工業化和商業化運作體系。在這個體系中,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創意人員、製作人員、經紀人、行銷人員、管理人員等。而每一種人才的培養都應各有其特殊的方式,如創意人員的培養一定要激發其求異性思維,製作人員要強化其專門的技能訓練,管理人員則要建立一套像MBA那樣的培養體系。

  三、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培養機制:發達國家的藝術設計教育早在包豪斯時期就提出:「藝術教育與實踐的結合,把『教室』改為『車間』的創舉」,在工業發達國家早已成為定論,這種培訓方法對高校學生和創意機構而言,是雙贏策略,高校師資有了產學研結合的環境,可以及時將最新的原創設計理念和設計手段引進課堂,英國呈現出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自由的創新理念與產業化的並重。以英國最大的藝術與設計學院—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為例,授課教師很少在課堂上「長篇大論」,而是不定期的佈置作業,然後讓全班集體展示,交流作品,並且進行點評,而作業題目有時只有一個字,留給學生很大思考空間。在靈活開展多種教學方式的同時,教書育人更切合市場需要;學生有了更多的實踐和聆聽智慧的機會;也便於為創意產業的發展儲備新生力量。

  四、增強國際交流,熟悉國際創意產業市場:事實上二〇〇四年四月十九日,英國愛德華王子作為英國貿易投資總署特別代表、英國皇室第二代成員正式訪問過中國,參觀了上海國際賽車場,英國一直領導著賽車運動設計和技術領域。此次威廉王子作為皇室第三代成員訪問上海,將創意英倫提升至更高的境界。而中國春節的國際化以及麗媛(style)的國際效應。也是中國文化創意的元素和國際交流平台。文化是土壤,創意是種子,產業才是果實。這是創意英倫給我們的感悟。

  周鴻軍 英國博鷹諮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靜茹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東方儒商促進會副會長,國內外多所知名大學DBA、EMBA 戰略與品牌管理客座教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