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嶗山(上)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道教,嶗山,道士
  • 发布时间:2015-04-02 12:23

  漫談中華道教宮觀文化(十三)

  道教源遠長 玄宗流派鳴

  嶗山,位於青島市嶗山區東南部。面積三百三十多平方公里,最高峰嶗頂(又名巨峰)海拔一千一百三十三米,山脈走向源於長白山大興安嶺。因三面環海,波譎雲詭,水天一色,加上大自然鬼斧神工之雕琢,形成獨有的自然景觀,被古人譽為「海上名山第一」。一千五百多年前晏謨編著的《齊記》曾言:「泰山雖云高,不如東海勞。」嶗山之名見於史傳不一;《史記》稱「勞」,後漢《神農本草》作「嶗」,《魏書地形志》始稱「牢」,唐章懷太子《後漢書注》始有「大小勞」之稱,於是「勞、嶗」並稱。元代始稱「鼇」,明代以上各名稱並用,清代惟稱「嶗」。嶗山在秦至隋時,隸屬不其縣;清朝以前屬即墨縣轄;近代方劃為青島市嶗山縣(區)。嶗山古時就是人類繁衍生息之地,境內發現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商周文化等遺跡,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文明歷史。

  嶗山道教的雛形始于殷商之時的巫祝,那時嶗山沿海一帶的居民和山民們,由於山海地理環境和漁獵生活的特定方式,產生了自然崇拜和原始的鬼神信仰,後來發展為上帝、天命信仰及祖先崇拜等,並出現了專以歌舞降神的巫和能以言辭悅神的祝。到周代更是演變為固定的祭祀祈禱儀式,此時的巫祝者,不僅掌握著當時先進的文化科技,而且也有重要的社會地位。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山海經》昆崙神話東漸,東方逐步出現蓬萊神話,形成了燕齊一帶濃厚的長生不死神仙信仰。《云笈七簽》卷三《道教本始部.靈寶略記》載:「……其子夫差嗣位,乃登勞山,後得之(靈寶五符真文),奉崇供養,自爾相承,世世錄傳。」此外像《靈寶要訣》、《靈寶巨勝眾方》、《夏禹受真人方》等經書,據說都是當時仙人「隱于勞山之陰。」故嶗山成為方士和隱修者嚮往和出入的神秘去處,也是帝王諸侯們重視的求神仙、神藥之地。《史記。秦始皇本紀》曰:「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上有三神山,名目蓬萊、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入海前集結之地在今嶗山之陽的東麥窯和西麥窯海邊,現在還有登瀛村和大福島。《環宇記》載:「秦始皇登勞盛山望蓬萊」。乃秦始皇從琅琊去芝罘途中,曾經過嶗山。

  至漢時,隨著黃老學說的傳播,長江以北,特別是齊魯一帶的大批方士雲集嶗山沿海地區,也有不少人棄家修道於此,嶗山遂成了祭祀和求仙等活動中心之一。此時,出現的入山進海求仙藥,煉金丹,修茅庵,敬神仙等活動,便是嶗山道教最早的萌發階段。據趙泰昌《太清宮志·開山始基》記,西漢武帝建元元年(西元前一四〇年),江西瑞州府高安縣人張廉夫,棄上大夫之官,由終南山來嶗築庵墾山,自食其力,並崇奉三官。這便是嶗山有史可據的最早的廟庵和修道之士。後來他的一些弟子,也相繼來嶗山皈依張公。至此開始,各朝都有官吏、儒士或大姓望族前來嶗山或入道或隱修。如《後漢書·逄萌傳》,記述逄萌「到琅琊勞山,養志修道,人化其德。」《後漢書·鄭玄傳》則記載鄭玄「及閘人至不其山(嶗山)中國道教宮觀文化下,立群茅房」,傳授玄學。

  東漢末,由於黃巾起義遍及青州、北海,涉及並影響到嶗山,所以太平道的一些義理及「三官」信仰等,對嶗山道教也起了促進發展作用,並奠定了以後嶗山三官廟頗多的基礎。三國時帛和在江南吳地傳承「三皇經」及三皇信仰,經葛洪、陸修靜等傳播,在嶗山道庵中也出現了今日三皇廟(殿)的雛形。北魏時,寇謙之對北方天師道的改革,也曾涉及到嶗山道教。史料證實,嶗山地區處在南北天師道活動的重疊區,雖然天師道在嶗山沒有流傳繼承,但是在制定戒律和發展教理上曾有很大影響。

  唐初,由於李氏皇室的推崇,道教一度被定為國教,嶗山道教在此時也出現了新的發展的趨勢。尉遲敬德在膠東剿平王世充餘部後,于武德乙酉年(六二五年)奉旨在嶗山修建了東華宮(宋代改為鐵瓦殿)。唐貞觀年間,又在嶗山鳳山建玉皇廟(後稱通明宮),後又在通明宮西建延壽宮,這是最早由皇帝在嶗山敕封或敕建的廟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這一時期嶗山道教的發展情況。據《唐書》載,宋州人姜撫「求藥勞山」,棄家為道;《即墨縣誌》載,天寶二年(七四三年),皇帝敕孫曇到嶗山採仙藥;《圖書集成》載:「天寶四年敕許王曼到嶗山為玄宗煉長生之藥,改牢山為輔唐山,以榮寵之。」另外,在天寶年間,大詩人李白與吳筠(正一道士),同來嶗山遊覽探訪。這些情況表明此時的嶗山道教,已開始與外地道教界進行組織接觸,為爾後宋元時期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唐天祐元年(九〇四年),進士出身的道士李哲玄,自羅浮山遊訪至嶗山,居太清宮,因道法高超,被敕封為「道化普濟真人」。此是史書記載的第一位被敕封的嶗山道士。

  宋代嶗山道教的發展,是由宋太祖敕封道士劉若拙,並敕建太平宮、上清宮、太清宮開始的。當時,四方好道之士,聞風前往,使嶗山成為全國道教的中心之一。金元之際,王重陽在山東甯海州創立全真道,「全真七子」均曾入嶗山傳經說法,各個廟宇先後都皈依全真派,使嶗山道教進入了一個有組織的全面發展時期。自此至清朝末年,嶗山道教一直呈發展趨勢。

  民國年間,由於戰亂,致使山中廟宇日漸破敗,道人逐漸減少,至新中國成立,全山僅存八十九位道人。上世紀八十年代後,太清宮、太平宮、上清宮、明霞洞等著名道教廟宇,對外開放。現在每天都要接待成百上千的信士、遊人,大有梅開二度之象。

  嶗山道教在早期發展過程中,主要以隱修為宗教活動的方式。這其間雖然受到太平道、南北天師道的影響,但始終沒有在嶗山形成獨立的教派。元至元二十一年(一二八四年),嶗山道教自創始人劉德仁傳至八祖岳德文時,在全國獲得了大發展,傳播地域西出關隴至巴蜀,東望齊魯至於海濱,南極江淮之表。其「三傳至張志清」,其教益盛,後往「東海珠牢山」,居嶗山太清宮南之茅庵,旋離,「久居臨汾」(見《元史》二〇二卷)。此時,真大道的「見素抱樸,少思寡欲,虛心實腹,守氣養神」之教義與全真道頗合,但由於嶗山廟宇悉歸全真道,致使真大道在嶗山發展基地和流派傳承,相繼消失殆盡。

  據《太清宮志》記載,宋慶元元年(一一九五年),丘處機、劉長生等七真人自甯海昆崳山來嶗山講道傳玄,宏揚教法,道眾大悅,各受戒律。後劉長生棲居太清宮,開創了「隨山派」祖庭,馬鈺創遇仙派,丘處機創龍門派,譚處端創南無派,王處一創崳山派,郝大通創華山派,孫不二創清靜派,都在嶗山留有屬廟。

  明嘉靖年,龍門派第四代孫玄清在嶗山明霞洞開創了「金山派」祖庭。史稱金山派是由龍門派第四代「玄」字輩上,分出的一個岔支。明萬曆年,齊本守在先天庵開創嶗山「金輝派」。明嘉靖年,徐複陽在即墨鶴山遇真庵創「鶴山派」,又稱「嶗山派」,亦為龍門派之分支。

  自明朝至本世紀三十年代,在嶗山無論是廟觀數量,還是人員數量,都以金山派、龍門派和隨山派為「三足鼎立」,其次為華山派等。當前嶗山道教中只有金山派、龍門派和清靜派三派之玄裔。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張三豐祖師在嶗山亦流傳下武當派的功夫,拳法派名:武當嶗山派。

  道韻悠清雅 琴音遠淡綿

  道教界內部和研究道教文化的人們都認為,嶗山道教音樂以其獨有的特點,在中國道教音樂(包括經韻)中佔有一席之地,有「嶗山韻」之稱。嶗山道士自古以來來源廣,經韻複雜,既吸收了各地宮觀經韻,又結合了各地民間樂曲,故而既有獨特的「嶗山韻」,又有全真道通用的「十方韻」;既有山裡清修廟宇的「功課經」,又有山外靠近村鎮廟宇的「應風樂」。

  嶗山道樂經曲的初期形成,是由江西傳入的民樂結合當地的民歌、號子而成,一開始就帶有「雜」的特點,此當自張廉夫時始。至東漢末鄭玄至嶗山開設書院,講解十三經,禮拜孔子,演習周禮,儀式多用吹奏管樂和打擊樂伴眾人踏唱,同時也傳授了齊國之宮廷音樂,此舉,使嶗山道樂受影響而增加了「雅」的因素。

  魏晉南北朝時,南朝陸修靜制定的道教齋醮儀式的完整體系和北朝的寇謙之改革北天師道做的嚴格規定,對嶗山道教曾起過很大影響。山外道教活動有祭神祭海、求願收福、禳災除病、設廚會、上章表、佩符契等,吸引普通道民,鞏固了道教組織和信仰。同時山裡道士也強調住庵堂,殿堂念經由直誦改為樂誦。在這以前的晉郭璞的《葬經》傳至嶗山后,對「度亡靈」的經韻曲牌曾產生過直接影響。據《高僧傳》載,東晉隆安年間,名僧法顯求經于「獅子國」,返回時遇風暴,飄流至「青州長廣郡牢山南岸」,即今嶗山栲栳島。留住嶗山和青州之間,他從東南亞諸國帶回的佛教贊偈梵曲,對嶗山諸廟的經韻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南北朝時,嶗山各廟的道經曲韻已趨正統,內容亦較豐富,經文一改過去的四言、七言、五言的單一性,進展到有變格的詞牌形式。

  唐代,道教因受帝王信仰崇拜,不但令道士大臣進獻道曲,還令教坊樂工製作道調。唐玄宗還「於內道場親教諸道士步虛聲韻」(見《冊府元龜》卷五十四)。上行下效,嶗山道韻亦向高雅的宮廷音樂發展。天寶年間,詩人李白與孔巢父、吳筠等從徂徠山東來嶗山太清宮,在蟠桃峰下飲酒唱和,為峰頂的「王母瑤池」詠歎抒懷,共創一曲《清平調》,隨之傳給道士,此曲即為太清宮等內山廟一直沿用至今的《步虛》殿壇經韻曲牌。

  金時長春真人在嶗山積極改革道規和各派經樂。據《玉清樂引》載,丘祖將唐宋《三塗五苦頌》八首,合編成一首名《三塗頌》,成為宋以後嶗山道樂曲牌中的精華。與此同時的劉長生,在太清宮創隨山派後,對經曲內容曾進行了較大的充實和改革,特別是對聖誥類韻曲增加了晚壇經曲《青華誥》。以後隨著「十方韻」的傳入,使太清宮的經韻與其他教派和廟觀的經韻有了明顯區別。孫不二祖師在潛居嶗山明道觀、白雲庵時,吟詩《子午鐘》:「四面青山八面屏,萬類寂然靜無聲;冬盡春來無曆日,聽候心弦子午鐘……」並譜上曲子,在各廟廣為流傳。此曲譜後被明代金山派道士定為《嶗山吊掛》經韻,一直沿傳至今。又往往稱其為「孫譜」。

  南宋亡國後,來嶗山潛修的謝麗、謝安二妃因精通琴法音律,能演奏古琴、笙、管、笛、簫等多種樂器,為嶗山道教的經曲改革做了許多工作。比如:原來嶗山「接大駕」和「拜三清」的儀式一直用《大贊》和《三塗頌》,二謝將《三塗頌》首段韻曲加進一些江南絲竹的旋律音型,原詞不變。起初,此曲牌用於初一、十五及年節時日,至元大德年間,規定只能用於「接大駕」儀式中,更名為《三清號》,亦稱「謝譜」,傳至今天。除了改革經曲外,她倆還積極開展「應風」道樂,為外壇的百姓服務,主張念經既可清念,亦可管樂伴奏。但內山各廟庵因遵守古訓戒律,禁動樂器,故內山各廟庵一直未用。後來嶗山道樂分成兩個不同區域:太清宮、上清宮、明霞洞、明道觀、太平宮、關帝廟、凝真觀、聚仙宮、華樓宮、神清宮、大嶗觀、蔚竹庵、太和觀、白雲庵、紫英庵、玉清宮等內山廟觀為清念區域;百福庵、馬山、靈山、大妙山、大通宮、通真宮等外山廟觀為管弦樂伴奏區奏樂致使域,亦稱「應風山門」。念經以管弦樂伴奏的外山廟可以參加民間的民俗應風活動。嶗山塘子觀則同時具備內山、外山兩區域之特點。在嶗西地區現在還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百福庵的笛子,大妙山的笙,馬山的管子萬般通。」

  明王朝建立後,朱元璋曾明令規定「祭孔、祭嶽」,並要求在祭悼時,必須由道士誦經唱和。外山各廟道士根據《滿江紅》一詞,編成了道樂《滿江紅》和《賓鴻淚》、《天邊月》等祭嶽專用道樂曲牌,及祭孔用的《十獻》等大型外壇應風經樂曲牌。明亡後,宮中養、藺二妃來嶗山為道,後居百福庵。由於二人之努力,百福庵取人工塘子觀成為清代至民國年間,嶗山道家應風樂的活動中心。

  明萬曆年間,太清宮得以中興,在其十方道樂的內容方面,因融合了北京白雲觀和陝西的十方道樂經典,以及中原、秦晉地方戲曲音樂曲牌,使之得到進一步充實。清康熙年,蒲松齡兩次到太清宮旅居,曾將魯南弦子戲中的一些曲牌和「俚曲」片斷,傳給了道士。由此,太清宮的十方韻,既帶有地方民間音樂色彩,又帶有濃厚的江浙昆越音樂色彩,外地道友往往因其曲調特異而稱之為「難韻」,而嶗山各廟則稱這獨一無二的經韻為「南韻」。民國年間,著名高功陳佳田,從上海來青島天后宮,後住太清宮,依照正統之十方韻,對太清宮之經韻進行過糾正。

  清光緒二十八年,衍聖公孔令貽奉慈禧之諭,帶人到嶗山,整理、改革、考察了部分道樂。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道士們又編寫了《入神咒》、《土地咒》、《靈官贊》、《北斗誥》、《龍王誥》等祭祀與祈禱專用的新曲牌,並由原來的設「外壇」,發展到「走壇」。即用八人彩轎抬著專塑的活動神像,並由五六十人組成的儀杖隊伍跟隨,吹奏著道樂遊走四鄉,邊走邊由高功領奏祈禱。每到村鎮,百姓就跪拜祈求,捐資供奉。

  就嶗山經樂而言,有三個派系:太清宮隨山派十方韻、白雲洞金山派嶗山韻和百福庵的龍門派應風樂。太平宮的清靜派及其他派的廟觀,所用殿堂經韻曲牌,都系金山派的嶗山韻。金山派代表人物白雲洞道士閻全德,通過進一步改編道樂的高難曲牌《海底韻》後,系統地完善了金山派的殿壇經韻曲牌,如《步虛》、《吊掛》、《大啟請》、《小啟請》、《小贊》、《大洞清》、《小洞清》、《懺悔文》、《報恩誥》、《三清誥》、《彌羅誥》(又名《玉皇誥》)、《三皈依》、《大贊》(又名《海底沉》),以及部分超度「亡韻」如《五更悲歎》、《歎骷髏》等一直傳承至今,成為嶗山幾大道派經韻中唯一保存下來的「嶗山韻」。

  在嶗山道樂中,山裡的古琴曲更是一大特色,且歷史較早,在齊魯頗有名聲。據《新唐書·禮樂志》載:「虞世南製《英雄樂曲》,帝三破竇建德也。乘馬名黃驄驃……,命樂工製《黃驄疊曲》,……」因馬累死於道,故製曲以紀。因此曲系唐初尉遲敬德帶來嶗山,故後人亦將《英雄》、《黃驄》等琴曲稱為「尉曲」。唐中,濟南府書香門第任新庭,棄職還鄉,抱琴攜書來嶗山白雲洞出家三十餘載,誦經練氣,編曲彈琴。其創作的琴曲《秋山行旅》、《鵲華春山》曲雅抒情,富有唐代宮廷樂舞特色,一直流傳至明清時期。

  宋末元初來嶗山的謝麗、謝安,先後創作的《望海》、《觀潮》、《聽濤》等琴曲,抑鬱悲淒,充滿了綿綿思情。這些作品對內山廟古琴曲的發展曾有過重大影響。明萬曆二十八年後,皇帝賜給太清宮珍貴樂譜和三十多張精製古琴。明朝後期,太和觀畢玄雲創作的《清溪鳴琴》、《秋水》等琴曲,音出自然,對推動嶗山道樂的古琴曲發展有很大作用。清康熙年間,蒲松齡來嶗山,曾與太清宮,百福庵道士一起研究琴法和音律,與蔣清山道長合創一首琴曲《雲石風松》,此曲民國年間,尚有道士唐志財演奏過此時,太清宮內操琴高手為褚守恃,曾作有《觀海》、《月下修行》等琴曲,他的傳人葉泰恩,將《海底沉》改編成的《東海吟》,一直流傳在嶗山和膠東一帶,是清代道家很有價值的古琴曲。

  嘉慶年間,嶗山各廟道士風興坐石鼓琴,靜修養氣,不聞世俗,太清宮道長薛一了,乃其代表者。他以演奏宋代的《廣陵散四十大曲》、《憶王孫》和《寒山緣》為著,四方來求教的弟子曾達四十多人。清同治、光緒年間,太清宮古琴演奏者韓謙讓,琴法絕倫且品性高潔,人稱其道洽琴心。不二的《拜誥》為主題,編了大型琴曲《雪地紅花》,頌湧了不畏嚴寒開放的耐冬花,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光緒三十三年,山東巡撫楊士驤,專來嶗山請韓謙讓撫琴,切磋琴藝。韓曾為其彈了《賞春》、《離恨天》、《高山流水》等琴曲,深受好評。宣統元年,翰林岑春萱至嶗山訪韓,二人互慕,共作琴曲《山海淩雲》,並于宮北鐫刻「山海淩雲」四字以為紀念。韓謙讓壽九十三,眾多門徒中以莊紫垣為最。

  應毅軍 現為著名經濟學家論壇(北京)投融資專家、易學專家,曾任上海海外華人經濟研究會副會長、上海五緣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上海易經學會副會長,出過多部經濟類和易學類專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