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灣裡出名人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嶺南,紀念品,遊客
  • 发布时间:2015-04-02 09:49

  與中山翠亨村相鄰的珠海唐家灣,是一個樸實無華的嶺南小鎮,在清末民初時期,在這塊毓秀鍾靈地上,湧現了一批「風雲人物」。當你走進古鎮,翻開它的歷史篇章時會發現,這裡竟然誕生這麽多民國英傑:洋務運動先驅,招商局創辦人唐廷樞、中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外交總長梁如浩、財政部長唐悅良、清華大學首任校長唐國安、領導省港大罷工的中共早前領導人蘇兆征,著名版畫家古元等。

  新春佳節,筆者走進唐家灣綿長深幽的古巷,這裡還保留了清末明初的建築群落,青磚灰瓦的百年老屋,氣勢恢宏的屋脊圖騰,工藝精湛的飛魚挑簷、木雕檁板……

  民國總理「共樂園」

  穿過古鎮小巷,來到了山房路八十九號。如果不是木門上懸掛的一個小小標識牌「唐紹儀故居」,很難看出民國第一任總理舊居和普通的民居有何差別。

  一八六二年一月二日,唐紹儀就出生在這裡。走進這間今天看來並不奢華的院宅,迎面是一片碧翠的小花園。唐紹儀曾經居住和辦公的二層小樓剛剛經過粉刷修複,但厚重的雕花門檻、西式的百葉窗,還是透露著當日主人的尊貴身份。

  如今,唐紹儀的侄孫、年近八十的唐鴻光一直默默地守護著這座故居。這位耳聰目明的老人原是珠海一中的英語教師,現已退休,每天在院中免費教小孩子英語,侍弄花草。四叔公留給他最深的印象就是平易近人,村民見到這位「布衣縣長」感到親切和藹。

  在該鎮鵝嶺北麓的兩座山崗之上,有一座佔地百畝的精美花園—共樂園。這座始建於二十世紀初年的「小玲瓏山館」,曾是唐紹儀的私家花園,一九三二年唐紹儀將該園捐獻給唐家村。改名共樂園,寓意與民同樂。

  走進共樂園,就可見到一座典雅的石牌坊,它原為園門,門額「共樂園」三字為唐紹儀親筆書寫,兩旁石柱對聯「百年樹人,十年樹木;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是汪精衛手跡,門額與對聯將共樂的意境孕育其中。

  園內西洋別墅、熱帶珍木、樓台水榭使中西風格混合一體,別有風味。漫步其間,發現有許多樹齡近百年的名貴樹木。其中,有京劇名伶梅蘭芳親手栽種的檸檬桉樹;有唐紹儀一九二〇年栽種的羅漢松;還有一棵國內稀有的日本樹種黑松,是孫中山得知唐紹儀建共樂園時特意贈種的。

  有「中國第一企業家」之稱的唐廷樞,一八三二年五月十九日出生在唐家灣,他從這裡走向近代中國商業舞台。如今,唐廷樞的故居殘存的宅基旁,巨榕擎天,樹下有老人在聊天。

  唐廷樞一生創下了那麼多的「中國第一」,直到今天,他所創辦的天津礦務局依然為國家創造著財富。難怪李鴻章感歎:「中國可以沒有我李鴻章,但不能沒有唐廷樞!」早就聽說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也是出自唐家灣。據當地專家介紹,唐國安一八五八年十月二十七日出生於唐家鎮雞山村。唐國安一生的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民間,晚年雖身為政府官員,卻很少官氣。

  來到雞山村,想探詢一下他的故居,然而,穿過一巷又一巷,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座獨立的小院,院內的平房完全沒有名人家的氣魄,與近在咫尺的街頭美景形成了太大的反差。如果不是門口寫著「唐國安故居」幾個字,外人實在想象不到這就是清華第一任校長的家。

  淇澳抗英「白石街」

  距唐家灣鎮不遠的淇澳島,有一座古村落,一條白石板鋪築的古道貫通其中,這就是遠近聞名的「白石街」。淇澳島的金星角曾是鴉片戰爭前夕英美商人走私鴉片的驛站。一八三六年七月,島上村民奮勇抗擊,將英美商人驅趕出島,迫使英商賠償三千兩白銀。村民用這些賠款修築了這條白石街,這條街成為中國歷史上抗英鬥爭勝利的見證。

  白石街是一條寬不過兩米、長不過幾百米的石板路,小戶小院藏身於小街深處。這一大片老房子收藏了珠海許多古人舊事,但即使是珠海人也很少知曉這裡隱藏的歷史。遊客的稀少,讓村口售賣紀念品的商販難以維持生計,新修建的白石街廣場更顯空曠,變成了當地人的曬穀場。

  百年風雨中,唐家灣的歷史顯得厚重而輝煌。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這裡曾經群星燦爛,他們的人生軌跡,既承中華民族傳統,又得西學東漸風氣於先。不經意間,這個嶺南小鎮已和中國近代史的百年風雲緊緊連在了一起。

  一九二九年,國民政府將中山縣命名為「全國模範縣」,直屬中央政府,由邑人唐紹儀主持縣政。由於唐紹儀的聲望和開發唐家港的需要,縣政府從石岐遷來唐家;而在新繪製的「中山縣全圖」中,俗稱的「唐家環」改稱為「唐家灣」。之後五年間,這裡建起了一座初具規模的港口——中山港,再次引起舉世矚目。

  古遠(王谷元) 資深財經記者 五零後生於滬上,歷經童年饑餓,文革下鄉,七七高考,深港弄潮,北美訪學,歐亞遊遨,涉足兩岸,和諧福報;現為本刊駐港澳特派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