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評家與小課題 格林伯格的啟示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話題,轉述,抽象
  • 发布时间:2015-04-02 12:53

  自從沈語冰翻譯的格林伯格《藝術與文化》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後,研究格林伯格成為了一個緊迫的工作,二〇一〇年在深圳還專門做了一次「格林伯格在中國」的論壇,而我的《現代藝術與前衛——克萊門特—格林伯格批評理論的介面》也在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算是對這專案研究工作的呼應,面對格林伯格的諸多誤解,我就作了這樣一個專題研究,以闡釋我所認識到的格林伯格。

  其實,講格林伯格先需要有一個很樸素的講法,回到本來,回到格林伯格作為一個批評家的身份,現在我們已經接受了一部成功的藝術史,比如抽象表現主義成功了,格林伯格是一個偉大的評論家,但如果說抽象主義失敗了,那格林伯格就失敗了。所以我們在回到格林伯格自身去看他的批評,那格林伯格本身是一個從事評論的人,既然他是一個評論人,就要有評論的範圍,還要有自己的目標,這在學術上叫課題研究,每個評論家都做一個課題研究。我們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回到格林伯格那個年代,格林伯格自己花了三十年的時間,把他認為是前衛的藝術的方式論證出來,也使他成了一個美術評論家,格林伯格一生只做兩件事情:前三十年做了抽象表現主義;後三十年罵波普藝術三十年,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情,我們沒有這種規範,我們的評論家在任何場合、任何藝術作品面前都可以說出好話來,都可以證明它的有效性,今天抽象畫來了,他可以說抽象如何如何好,明天圖像來了,他會說圖象如何如何好,這就是中國批評家的方式?任何一個評論家在任何場合上都能夠說出不同類型的藝術有效性的話,這個評論家的評論是值得懷疑的,那就是我們的評論之所以上不去的原因,沒有學科的特徵,沒有理論的來龍去脈。為此我專門開了現代藝術與前衛藝術的課程,我反復提醒大家注意,格林伯格的重要性在於,藝術史有很多線索,格林伯格能成為評論家,對格林伯格來說只是抽出了一條線索,從塞尚到畢加索到波洛克。你們自己去思考還有多少線索,每一個評論家可以從各種線索裡面不停的抽出你的線索出來,這也是我特別強調批評要討論問題的原因,其實格林伯格批評早已結束,他的話題很老,但是格林伯格留給我們的思考,是如何讓藝術史活起來,這是我們需要做的事情。

  因此,格林伯格本人沒把自己想像得這麼偉大,是我們後人把格林伯格想像得偉大了。一九四〇年格林伯格寫了一篇文章,他說藝術有很多方向,他只是找到了自己的一個方向,這樣一個方向不是永恆的,可能有其他的方向會取代它。轉述一下,格林伯格當時在很小的系統裡面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即抽象表現主義這樣一個系統,到了一九六〇年代,格林伯格發現抽象表現主義樣式化了,然後格林伯格就推出了第二套前衛方案,那套方案的課題就更小了,當然也是沃爾夫林風格學分類中的一對範疇,這對範疇就是塗繪和線,格林伯格的第二套前衛方案就試圖從一對範疇裡面的選取塗繪概念當中走出新的創作。

  格林伯格理論的價值肯定只局限於他自己所處的年代,那是毫無疑問,因為這種理論不是我們貼的廣告,老中醫包治百病,什麼都管用的。關鍵在於,格林伯格的理論對於今天到底有哪些啟示?有什麼能夠思考的新的話題,這一點我覺得是更關鍵的,我們就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喜歡把話往大裡講,還是回到格林伯格,為什麼我特別強調了方法論的問題,格林伯格的偉大就在於他做了一件小事情,他把自己的小事情做得非常好,他偉大就偉大在這裡,他建構了非常局限的東西。有人說,抽象表現主義搞得很單調,格林伯格回答說,如果要回到文學領域,當然作品會豐富,但是抽象表現主義就是要單調。還有人向格林伯格提問,你搞的理論太狹隘,感覺就只有這麼一條路,但是我也不知道格林伯格回不回應這樣一個問題,因為那篇文章裡面格林伯格沒有回應,事實上用不著回應,恰恰是這麼小的一個話題,豐富了藝術史裡面的一個流派。到底藝術是豐富了呢?還是狹隘了呢?恰恰證明由於格林伯格細小的狹隘,一個很偏的、很單一的主張,讓藝術史多了一個藝術品種,這樣也就意味著格林伯格的理論沒有把藝術搞狹隘,反而把藝術搞豐富了,接著格林伯格又啟發了很多人,其實整個後現代有了格林伯格的基礎,才開始了後現代,沒有格林伯格這樣一個基礎的話,後現代藝術也很難建立。

  格林伯格與波洛克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波洛克是靠在畫布上潑灑顏料形成畫面的,這已經不是繪畫意義上的繪畫了,而是繪畫的前衛藝術,當然在波洛克之前也有人在潑灑,格林伯格在談到波洛克時還羅列了一些人名,聲明已經有了潑灑了。格林伯格的批評正好說明了這一點,一種新的藝術,如果在一個概念沒有建立之前,就感覺它什麼都不是了,往往我們面對一件作品的好還是不好,絕大部分人都是做事後諸葛亮,等大家都說好了,他也說好,但批評家應該是最前沿的,他最早敏感的發現一個東西,把它揪出來,這才是批評家,而不是我們感覺到的批評家是居高臨下的,這樣的話他只能成為研究者,而不是批評家。格林伯格是個批評家,他自己的實踐證明了批評家與研究者是有區別的。

  文/王南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