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石板路 千年磁器口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綠茶,碼頭,歷史
  • 发布时间:2015-04-02 11:56

   ——西南古鎮磁器口散記

  太陽揉著睡眼,把第一抹光芒灑向磁器口正街的石板路。石板路從嘉陵江邊的碼頭拾級而上,對著江邊守護神似的高大的歌樂山脈伸去。任憑歲月隨腳下的江水悄悄流逝,陽光、石板路、碼頭、大山風貌依舊。

  一千年裡,它們總是這樣默默地相伴。

  磁器口,清代因轉運瓷器的貨運碼頭而得名,以前又名「龍隱鎮」,再早名「白崖市」,每一個名字的後面都是一段特別的歷史。

  重慶城西,溯嘉陵江而上約十五公里,即達磁器古鎮。抗戰期間,磁器口有「小重慶」之稱,昔時,它是重慶水碼頭民居文化的翻版,如今,它已是老重慶的絕版。

  這是一個需要慢慢品味的小鎮。中國的古鎮中,磁器口象一個「百寶箱」,裝入了那麼多的歷史文化珍寶:水碼頭、石板路、明清建築、抗戰文化、明朝皇帝、科學家、詩人、畫家、茶館、磁器「三寶」……

  隨便問一問,都有故事。

  隨便碰一下,都是歷史。

  這部歷史,裝在唐森棣老人瓜皮帽下刻滿滄桑的腦袋裡,手上那串金黃色的竹板劈劈叭叭一摔,順口溜一套又一套地說來道去,那便是流傳巴蜀民間的一種名為「蓮花鬧」的曲藝,如今已成磁器口一景。

  此時,一身長衫子的唐森棣剛剛離開河邊坎上的一棵老柳樹,清晨扶著樹活動筋骨,再對著一灣江水吊嗓子,是每天必做的功課。功課做完,竄上石板路,鑽進一家小麺館,花一元五毛錢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鋪蓋麺,再悠然自得的沿著石板路,到街邊茶館泡上五毛錢的蓋碗茶,一天慢悠悠的生活就開張了。

  八十二歲的唐森棣是這裡的「名星」,幼時在磁器口讀私塾有了文化,記性也不錯,幾十年下來磁器口的掌故便爛熟於心,成了一部「活字典」。在茶館裡說段千年古鎮「蓮花鬧」,站在石板路上合個影,收費隨喜,有二、三元的,也有幾十上百元的,他從不說好歹。那是古鎮人沿習下來的樸實厚道。磁器古鎮,傳統與現實層層疊壓分不清你我。

  約七米寬六百四十米長的石板路,兩旁有三百多戶店面人家,石板路全由長條石鋪就,下面設有排水溝。據史載,一九二八年,第一任磁器口鎮長程爾昌主持各商號籌資,將原有的簡易石板路翻修拓寬,七十多年沒再動過。踏石板一路走去,茶館、炒貨店、醬園、酒樓、古玩店、小雜貨鋪,寺廟、道觀……石板路上,閑逛的、購物的、駐步聊天的,活脫脫一幅西部小鎮的「清明上河圖」。

  秋雨飄來,石板路面仿佛上了一層油,細雨中漫步磁器口,另是一種享受。放眼望去,街邊鋪面共牆連屬,多為竹木結構穿逗夾壁的「環保型」,房屋依山而造,錯落有致,板牆黑瓦層層疊疊透出一種韻味。在普通遊人眼裡,是隨坡就坎依曲而折的自然,是遠離水泥鋼筋的輕鬆,而建築專家們卻從中搜索出明清建築、仿西洋巴洛克式磚拱門、仿羅馬磚拱門、吊腳樓、四合院……細細地品味那歷史重疊中的變遷。

  「一條石板路,千年磁器口」。

  順路而行,不經意間你會迎面碰上一段歷史,讓你驚歎!你也會一不小心與歷史擦肩而過,讓你惋惜。

  磁器口正街一一〇號,過去計劃經濟年代曾是鎮上唯一的糧店,如今已被拆成一片廢墟。一堵殘壁前,一口不起眼的老井,井台上長著青苔,向世人述說六百年前驚心動魄的故事,它曾掩護過丟失皇位被人追殺的明朝皇帝。一四〇二年,從骨肉相殘的殘酷生活中頓悟的朱元璋孫子建文帝,死裡逃生後在此削髮為僧,寺廟僧人常來此取水,故名「僧水井」,鎮上居民多不識字,誤傳為「深水井」。好夢難久,世事無常,權力富貴,傾刻冰釋。井前憑吊,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井水清徹甘甜,是泡茶上品。巴文化藝術家鄒延澄把這片廢墟收拾乾淨,辦起了【巴渝魂】藝術展,庭院裡,有巴人樂班,竹筒、竹梆、竹笛、木鼓……飄出幽遠、深沉的巴人古樂,思緒隨樂聲飛揚。只見鄒先生一指,席上演奏者「下崗職工」。別小瞧人!右邊那位,重慶業餘二胡演奏首席;左邊那位,重慶業餘笛子首席。藏龍臥虎,也是磁器古鎮的一景。

  沒有高人指點,或許你又沒留意,從石板路拐進深水井,要踏上一段石梯,石梯多少步?九步。這個數字與救皇帝的水井有什麼關系?要知道,中國古代數字中的「九」,都是天子專用品,他人染指是要被殺頭的。在此偶然相遇八十二歲的田福榮老先生,他拉著我的手走到石梯前,熱心地向我解說石梯數目的奧秘,他說,這是古井救駕的明證。想到你將踏上的石梯,是六百年前一個皇帝走過的,不禁令人肅然起敬,那刹那間的感覺是特別的一種,很難忘卻。

  以同樣的情懷,你可去磁器口古鎮最負盛名的「寶輪寺」,點上一柱清香。始於唐朝,明朝重建的寶輪寺己有四百年歷史,寺內大雄寶殿全木結構,不用一根鐵釘。日本阿只井喜教授說:「像這樣古老的建築,在日本是作為『文化財』來保護的。」

  磁器口的「吃」也延續下來。

  毛血旺、軟燴千張、椒鹽花生,被譽為磁器口的「三寶」,是當地人的驕傲。

  毛血旺是以豬骨頭白豌豆熬的湯,放入辣椒、花椒等調料,加進豬血、豬雜碎等煨一鍋,其鮮無比。軟燴千張則是一種薄如紙的豆腐皮,切成二分寬、一寸長的細絲,加入鹽、韭菜用豬油燴炒,柔韌不碎、細膩爽口、一青二白,也遠近聞名。但名氣最大的,當數磁器口的椒鹽花生,抗戰期間中國最著名的文人學士大都是它的食客,名聲由此散布到外界。連台灣作家瓊瑤聽說後,也把它寫進了她的代表作《幾度夕陽紅》。

  今天的市場上假冒偽劣盛行,磁器口的椒鹽花生卻不好偽造。因為它炒製中用的是鎮上一家百年老字號「聚森茂醬園」的醬油。古鎮人余子華,近年興辦了「余子華炒房」,正宗的傳統工藝,磁器口椒鹽花生又有得吃了。

  磁器口,遍地是歷史。

  茶館,是磁器口最多的店面,也是今天人們尋訪昔日歲月蹤跡的去處。

  一間陋室,三張破桌,五根木條凳,一杯蓋碗茶,「高談陳年舊事,少論明日今朝」,古鎮上的人們上茶館與吃飯一樣,是生活必備。一九四二年的重慶《國民公報》上一篇文章描繪當年老茶館,在今天的磁器口,你不費力就能找到。美國當代詩人湯姆·克若伏在川外任教期間,曾在《磁器口》一詩中寫道:「形形色色的龍門陣(聊天),擺滿大大小小的茶樓……

  用滾燙的鮮開水,沖開層層綠茶葉,今後,再細呷慢品。磁器口——慢節奏,石板鋪小路,小街窄巷歲月悠悠……」

  湯姆·克若伏的確品出了磁器口的悠長的味道。你如果想要有同樣的體驗,順著千年石板路一路小跑走馬觀花是辦不到的,非得鑽進古鎮上的茶館不可。

  遊客到茶館歇腳尋舊,古鎮上的街坊鄰居打打小麻將,也有老人們天天到此一聚,拉拉家常消磨時光……

  據說,抗戰那些年,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時常帶個隨從,由歌樂山上坐滑竿到鎮上茶館,和茶客聊天,附近大學的學者教授大多是這裡的常客,茶館成為文人們最廉價的「論壇」。

  旅美學者唐德剛教授,在美國回憶當年的茶館時感慨萬千,他寫道:「海外教書快二十多年了,所參與的各種民族、各式各樣的學術討論會,也為數不少,但是那些會很少比我們當年沙坪壩上的茶館seminar(研究會)更有才氣,更富科研成果」。

  磁器口,一千年裡沉積了多少歷史?

  古鎮上有一座寶善宮的道觀,現改為教育博物館,館中立有一座丁肇中先生的半身塑像。一九四三年,寶善宮為嘉陵實驗小學校址,丁先生是這裡的小學生,當年的小學校長依然健在,今天已是九十高齡,他最引為自豪的學生丁肇中,一九七六年因發現了粒子,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為世界科學界的泰斗。據說,寶善宮有靈氣,那保存完好的古建築裡含乾坤藏玄機。宮門外一條窄窄的小巷通向正街石板路,小巷兩邊都是高牆,牆上懸掛的幾十個大紅燈籠,象摸黑走路照亮的火炬。寶善宮博物館展現的圖片上,幾十個中國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都在青少年時,與磁器口有一段緣份。

  小小磁器古鎮曾經影響中國與世界。

  徐悲鴻在這裡寫生作畫;

  梁漱溟在這裡實驗鄉村建設;

  豐子愷在這裡寄居;

  ……

  一條石板路上,竟印著那麼多中國文化精英的足跡。

  沿路尋覓,你會找到古鎮上的翰林舊居。清道光年間,鎮上黃鐘音授官翰林編修,定居於此。今天的翰林舊居的主人,在院中高大的剌桐樹的綠蔭下,擺上竹椅幾把、木桌幾張,開了個小茶館,另辟一屋辦了個書畫社。來這裡的多是附近大學的教授、文人。據說,這裡與前面提到的「深水井」、寶善宮,是古鎮上最有靈氣的幾個地方。自然,在這裡定居四代的故居主人曹培雄,遞上的名片印著「龍隱書畫社」秘書長的頭銜,他是古鎮文化熱心的保護者之一,也是故事多多的「磁器通」。他自豪地宣稱:不到翰林故居,枉走磁器口。

  一九八七年,原重慶建築大學與加拿大曼托尼巴大學合作,做出把磁器口建成民俗博物館的方案,參加英國倫敦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舉辦的大學生建築設計方案,全世界五十多個國家四百多個設計案,入選三十九個,磁器口方案名列其中。

  磁器口古鎮屬於世界。

  人、親情、建築、山水、歷史,在這裡默默相伴。

  一條石板路,向新千年逶迤而去……

  文/徐寧 圖/于志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