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彙編】連載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弓箭,報復,佛法
  • 发布时间:2015-04-02 13:20

  白話節本暨精簡本

  【太上感應篇】為道之根。周列諸善諸惡。因果報應。為歷朝歷代君王大臣。達官名士。仁者大德所傾力推崇。廣宣流布。無論賢與不肖。男女婦孺。皆可朗朗上口。對照力行。文中詳示吉凶禍福由來。條目精細。如羅如網。一一對照。振聾發聵。不知不學不修【太上感應篇】。即不知此生災禍何來。糊塗受苦。冤枉受罪。凡欲求闔家幸福。人生平安者。焉能錯失此趨吉避凶之受教良緣。

  自罪引他。

  【解釋】

  自己犯了罪,不肯承認;反而牽引他人,希望脫卸自己犯罪的責任。

  【分析】

  罪是自己犯下的,等到東窗事發的時候,就牽引嫁禍別人,這就是俗話所說的拖人下水啊!他的動機,不是希望掩飾疏漏自己的罪行,就是想要報仇嫁禍他的仇人;卻不知道,自己的過失,終究是遮掩不住;而誣賴別人,也終究是誣賴不成啊!只是徒然的增加了自己的罪孽而已;縱然是僥倖逃過法律的制裁,但是仍然難免會遭到天誅啊!

  【故事】

  趙業曾經在旁觀看賈奕殺牛,賈奕死了之後,就向陰間的判官說:「我殺牛的時候,趙業也在旁邊幫我殺啊!」他這樣說,是希望趙業能夠分擔自己的罪過。等到趙業的魂魄被鬼卒拘捕到陰間,幾乎不能辨認賈奕了;不久就看見一面大鏡子,直徑大約有一丈多長,懸在空中;這時候,可以很清楚的看見,賈奕手裡拿著刀在殺牛,而趙業則是靠在門的旁邊,心中有不忍之意;這時賈奕才肯服氣認罪,而趙業的魂魄才能夠重返陽間。

  壅塞方術。

  【解釋】

  故意阻撓醫卜星相或是一技一藝等類的方術,使他們不能夠用所學的方術,來養家活口濟助世人。

  【分析】

  醫卜星相以及一技一藝,都可以算是方術;功夫淺的人,可以藉著方術來養家活口;功夫高的人,則可以用來濟世救人。若是故意的壅塞阻撓這類的方術,使他們不能夠行使,這就是我們的心量不夠廣大,而國家就會有許多饑寒失業的人了!至於是邪師庸醫,會傷害到教化,會誤人的性命,以及燒丹煉汞這類的方術,就不可以援用這個例子,而是應當要加以禁止。

  【故事】

  翟乾祐在世的時候,因為他能夠號召神明而頗有名聲。他每每念到雲安境內江河,水流危險的地方,就有十五處之多;因此他就召來灘神,想辦法要弄平這些灘險,使險灘不再危險;共有十四處的灘神應他召請而來。獨獨有位女灘神,頭上戴著高帽子,身上穿著大長袍,向翟乾祐慷慨的進言說:「據我觀察,您要平灘險的用意,不過是為了要方便往來的船隻;您不知道從事船隻生意的人,獲利相當的豐厚;縱然是多花些小錢,對他們來講,也不足以構成損失;而沿江居住窮苦的人家,就有三四百戶之多;他們沒有田地可以耕種,沒有桑樹可以養蠶,全都靠著用勞力拉船,渡過險灘討生活啊!今天若是把這些險灘弄平了;對行船的人而言,固然是方便多了;可是對那些住在江邊,靠著拉船過日子的窮人來說,以後他們要靠什麼過活呢?太上的意思,決定不是這樣的,我深恐您到時候會因此而獲罪,不免為您擔心,所以向您建議希望您能改變這個決定!」翟天師歎氣的說道:「您的考慮是如此的周延深遠,不是我能夠比得上的啊!」於是就再命令十四位灘神,各自的重新恢復灘險。

  訕謗聖賢。

  【解釋】

  對於古聖先賢,不能夠恭敬的崇奉,竟然敢任意的譭謗。

  【分析】

  有兩種人喜歡戲侮譭謗聖賢,一種人是因為自己的愚癡,不知道聖賢偉大的教化,對世間有深遠的影響,這種人就像是躲在甕裡面從甕口看天,卻埋怨天空為什麼那麼的渺小。另外一種是世智辯聰的人,仗著自己的聰明辯才,煽動蠱惑他人譭謗聖賢,這種人就像是在水中捉月亮一樣,徒勞無功;而聖賢是不會因為他們的煽動蠱惑別人譭謗,而受到任何的影響。

  【故事】

  高之綬不信仙佛,而且還想盡辦法極力的譭謗。他曾經用法華經來糊牆壁,有人送他一尊佛像,高之綬就說:「這個佛像可以拿來做成器具使用啊!」於是就用鋸子鋸開,做成環形的飾物十枚;後來高之綬因為譏諷批評朝廷的施政,被皇帝下詔,把他送到刑部審判問罪,最後被判腰斬,並且在市集上公開的執行。

  侵淩道德。

  【解釋】

  遇到有道有德的人,不尊敬他、不親近他,反而侵犯他、欺淩他。

  【分析】

  世間有道德的人,例如讀書明理的儒者,刻苦修行的僧人或道士;他們的言語,可以做為世人的法則;他們的行為,可以做為世人的楷模。這些有道德的人,所以出類拔萃超群出眾,乃是因為天地正氣之所鍾啊!我們愛敬他們都來不及了,怎麼可以侵犯欺淩他們呢?

  【故事】

  國清禪師講經說法度化眾生;但是有某位官員,向來就不相信佛法,就把禪師綁起來,打了二十大板;這位官員晚上就夢到死去的父親很生氣,而且哭泣的向他說:「你竟敢污辱禪師,閻羅王為了這件事情,也打了我二十下的鐵鞭,連你的官位也被削除了啊!」

  射飛逐走。

  【解釋】

  射殺飛禽,逐捕走獸。

  【分析】

  射,不只是用弓箭射而已,凡是用火槍、鳥銃、藥弩、彈弓、粘竿、扣索、網縵,都算是射啊!或是為了賣錢,或是為了貪圖口腹之欲,就在四處布下了殺機陷阱,使得飛禽喪命,有的頭被斬斷了,有的胸被貫穿了,不知道有多麼的痛苦啊!我們應當要加倍的發慈心來救護它們。吃它們肉的人,為何忍心要跟它們結上這個往後必定會報復的怨仇,而一定要用它們來充當我們可以調整減少的菜肴啊!而捕殺禽獸為業的人,何苦要造下這種無窮的怨孽,來賺這種有限的利潤呢?

  發蟄驚棲。

  【解釋】

  發掘蟄伏在土裡的蟲,驚擾棲息在樹上的鳥。

  【分析】

  天冷的時候,蟲都蟄伏在土裡面,若是把蟲挖掘出來,它們一定就會凍僵死掉。所以太上在這裡特別寫出來,以禁戒人們不要做;而諸佛菩薩尤其更是愛惜憐憫這些小蟲,人怎麼可以不體會這個道裡,而隨便的去挖掘蟄伏在土裡面的蟲呢?

  【故事】

  宋朝的大將曹彬,在冬天的時候,決不整修房屋和牆壁;有人就問他原因?曹彬回答說:「冬天修理屋牆,恐怕會傷害到蟄伏在裡面的蟲啊!」

  【分析】

  鳥既然已經棲息在樹上,就好像人已經上床睡覺一樣;這時候忽然有所驚動搔擾,豈不是全家都被驚擾得大亂了嗎?太上不要驚動棲息在樹上鳥兒的教誡,跟孔子所說:「弋不射宿」的意思是一樣的;仙經上也說:「凡是能夠隨時隨地行方便,救護眾生性命的人,必定會得到福德長壽的果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