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清:会计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 来源:财会信报
  • 关键字:劳模,会计教育改革,解决问题
  • 发布时间:2015-06-16 08:48

  他是中国会计界的劳模,会计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全国财税系统、辽宁省、大连市劳动模范。

  他一贯强调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并重,他领军的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是全国首创。

  他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退休前几乎每天工作到深夜,在东北财经大学被誉为“一年完成了十年的工作量”。

  他就是欧阳清教授,他50多年的会计人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令人赞叹的程度。

  会计人生,复旦结缘

  1950年,刚刚考上国立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前身)的欧阳清偶然发现他一直倾慕的复旦大学在招收工商管理专业的转校生,他就去考了。当时只招四人,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考入复旦。

  此前在私立光华大学学习英文会计教材为他奠定了扎实的会计和英文基础。欧阳清在复旦大学潜心学习,成绩很好,还担任人事管理课的课代表。回忆起几年的学习生涯,有两个人对他影响深刻,一位是他的同班同学李岚清,另一位是教成本会计的何士芳教授。

  “李岚清对我影响很大。一方面我是很钦佩他。他社团工作那么忙,学习还那么好,又多才多艺。另一方面是他对我的帮助。我当时在复旦只顾埋头念书,接触同学很少。他有一次找我促膝谈心,希望我多参加集体活动,关心国家大事。”从毕业、工作一直到退休,欧阳清一直与李岚清保持着联系,李岚清那种把个人融入祖国和社会的崇高情怀一直感染着欧阳清。

  欧阳清毕业时被分配到东北人事部。他找到参与分配工作的学生代表李岚清,希望做教师工作。“列车快开到沈阳的时候,李岚清告诉我,经研究同意,把你分配到东北教育部”。到了东北财经学院后,学校让他教财务管理,欧阳清要求和会计专业毕业的同学对调,“我在复旦打下了会计基础,对会计有浓厚兴趣,最后毕生从事会计教学。我不但想一生教会计,还让全家都成为会计”。欧阳清的夫人、女儿、儿媳、孙女、外孙全都从事会计工作,他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会计之家。

  “何士芳教授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当时他教成本会计课,是翻译过来的劳氏成本会计。他讲课的时候,经常提出来哪些翻译不够确切,也经常指出有些情况在国外可以这样做,但是不适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何士芳教授反复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奠定了欧阳清一生从事研究工作的基调。他的研究起于深入的现场调研,整合为调研报告,提升为专业论文,形成系统的实践方法,指导所调研的企业开展改革创新,再通过各种形式推而广之。欧阳清教授说:“我不搞纸上谈兵,论文登出来就完了”,“我一般要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生产力,直到看到企业推行以后增加利润的结果”。

  1996年,在参加了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改革研讨会和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财会教学改革研讨会之后,欧阳清给当时分管教育的中央领导写了一封信,提出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专业设置与市场经济需要的关系,二是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三是理论和实际的关系。信中充满着他对我国教育事业和会计行业的满腔热情和冷静思考。

  “全方位”教书育人

  何谓“全方位”?欧阳清教授的诠释是“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教书。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教书不但要抓好学生的文化学习,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祖国服务的志向。教师不但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但要注意课堂教育,还要注重课外甚至毕业后的追踪教育,以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

  欧阳清教授讲课内容生动,不落俗套,富有新意,深受学生的欢迎。以此优势,欧阳清教授通过对比分析,把加强思想教育渗透到他传播的专业知识中去。通过经济现象揭示社会本质,澄清了学生的模糊认识,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们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巨大变化,他在讲授指标对比分析时,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经济指标的动态比较使学生们在掌握经济分析方法的同时,提高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性的认识。而在讲授单位产品成本分析时,他则通过对国内外同类产品单位工资成本的对比,说明我国目前某些产品的单位工资成本高于美国的事实,使学生们认识到我国工资偏低并非上交国家利税多的缘故,而是因为生产效率不高所致。因此,我们提高平均工资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应不加分析地提出与现实不符的过高要求。

  又如欧阳清教授在讲授成本决策分析时,针对有些同学不求上进,认为读书越多越吃亏,考研究生机会成本太高的错误认识,全面阐述了什么是机会成本,如何看待考研究生的机会成本等等。他教育学生不要光从个人利益出发,而应当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研的同学明显增加。

  欧阳清教授总是把关心青年学生的思想进步作为己任。曾经有一个时期,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要求进步的信心。会计系党总支书记请在学生中具有极高威信的欧阳清教授讲党课。尽管当时他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还要给本科生和两个专业的研究生三个班上课,但是他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找学生谈心,到团委和系党总支等部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归纳了一些典型问题。他查阅了几十万字的资料,结合他自己三十多年坚定不移跟党走,献身教育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向学生们讲了一次长达三小时的党课。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激发了听课者在求知成才的道路上争做“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人才的热情。由于党课的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大量事实的分析,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使得三个小时的党课中途无人离席,还吸引了很多外系的学生。

  欧阳教授爱学生如同爱自己的儿女,而且是学习、生活、工作甚至婚姻上“全方位”的关爱。他帮经济困难的学生找工作,挽救政治上误入歧途的学生,为职称评审落选的学生争取机会,还调解学生夫妻矛盾。教师份内的工作他做了,教师份外的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他也做了。很多学生回忆起当年从欧阳清教授那里得到的恩泽和教益,深情地把他称为“严格的慈父”。

  创立新课程,把科研成果纳入教材

  欧阳清教授认为,科研——实践——教材更新三者应当紧密结合。如果能够针对课程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创立科研课题,并将经过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新的课程或更新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应用这些最先进、最有生命力的理论指导实践,会极大程度地加快他们知识的更新与发展,从而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腾飞。

  在日常教学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欧阳清教授十分注意新课程的创立。早在1982年,他与系里王盛祥老师编撰了《成本会计》一书。这是我国50年代教学改革后该学科的首版,得到《吉林日报》书评的高度评价,认为建立了现代成本会计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1993年中央电视大学把该书的修订本作为授课教材,之后该书作了多次修改和补充,融入新的科研和教学的成果内容,《成本会计》一书在1996年初获得全国财政系统大中专优秀教材一等奖,并作为全国唯一的一本成本会计教材列入财政部“九五”计划重点教材规划。1999年出版的《成本会计》,经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向高等财经院校推荐使用。

  2001年,为适应会计改革实践,欧阳清教授等人又对《成本会计》一书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力图展示现代成本会计的内容及其发展趋势,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认为“教材质量高,有特色”,并向全国高校推荐使用。

  2004年7月,欧阳清教授从教学第一线退休了。欧阳清德高望重,获奖无数。获得过全国财税系统、辽宁省、大连市劳动模范,全国、财政部、省市优秀教师,省市优秀党员,大连市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分子、模范教师和优秀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等等。对此,欧阳清教授却极其谦虚和低调,他把所有的荣誉归结为党对他的培养和“人生机遇”,最让他欣慰的还是自己培养的一批批优秀学生成了中国经济发展伟大事业的栋梁。

  如今他已经85岁高龄。身体健康,红光满面,精力充沛,思维敏捷。“退而不休”是他退休生活的真实写照。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孜孜耕耘大半生,桃李芬芳九州地,耄耋之年归去也,科教自有后来人”!

  文 张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