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高中体育,教学
  • 发布时间:2015-08-10 09:06

  〔摘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文体事业的发展也逐渐提高了关注。本文通过对高中体育分层教学法运用的意义进行简要阐述,对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旨在推进分层教学法在高中教学中的普及与发展,从而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高中 体育教学 分层教学法

  由于每个学生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想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可以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其能力范围之内做到最好。就高中体育教学来说,由于每个学生的体质及性格不尽相同,特别是男生和女生之间在生理及心理上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分层教学法成为最有效的教学模式。

  1 高中体育分层教学法运用的意义

  高中体育分层教学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具有更加人性化的现实意义,对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1 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分层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和教师在高中体育课堂上能够得到更好的定位,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及训练方式,可以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关的指导,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1.2 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在高中阶段,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差异逐渐显现出来,若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有些学生难免会出现“跟不上”的情况,造成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采用分层式教学可以有效避免这类情况的出现,对于跟不上的学生可以采取进程较慢的教学方式,逐步提升这些学生的体育成绩,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1.3 着力培养体育人才。高中体育教学过程是发展体育生的重要契机,分层教学法的逐渐普及为发展体育特长生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在实行分层教学之后,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及体育素养也会分出等级。对于具有优秀体育潜质的学生可以进行科学化的强化训练,有的放矢地为高等院校培养和输入体育后备人才。

  2 高中体育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2.1 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个科学的层次划分,并针对每个层次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工作。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和体育素质来制定教学任务及目标。如在田径训练课程中,在100米跑的训练课程中对于男生和女生的标准是不一样的,男生是15秒6,而女生为17秒8,并且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学生需要放宽到20秒左右。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划分不一样的测评标准,有利于学生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发挥最好的水平,同时帮助体制较弱的同学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

  2.2 择优录取,优化配置。高中阶段的体育课除了具有提升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之外,还要完成对优秀体育学生的选拔和培训工作。但是对于优秀的体育学生来说,通常是对多个项目都很擅长,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潜质,为学生选择更具有价值的主攻项目,从而实现资源优化的目的。例如在铅球项目中,对2公斤的实心球的投掷,男生的标准在8.4米,女生的标准在于5.04米。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尽量不要让女生选择这个项目。主要原因在于铅球的项目对于力量的要求还是很大的,并且需要下肢、腰和臂膀三种力量的科学协调运用,相对来说更适合男生来完成。因此,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需要择优录取,优化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他们的项目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2.3普遍培养,分层训练。对于广播体操等需要普及的教学内容,我们更应该注重对分层教学法的应用。例如,在教授广播体操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协调性进行测试后,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对于协调性较好、学习较快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广播体操,然后将学会的同学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几个协调性较差、学习较慢的同学,再通过共同练习的方式,使所有学生都能够掌握广播体操。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习较快的学生为其他学生做示范,老师将针对学生们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指正。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普遍培养,分层训练,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提升自己。

  2.4 后进达标,梯次进步。在进入高中之后,学校对于学生的体育成绩也逐渐开始重视起来,每个学期末都会通过各项体育测试进行体育学习效果的考核,如60米往返跑、仰卧起坐、俯卧撑、立定跳远等。为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及格的成绩,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各个测试项目进行强化训练。对于一些体能素质好,体育成绩达标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地组织一些体育比赛,如篮球赛、排球赛等,可以让他们在放松自己的同时,还可以增加他们的体育技能。

  2.5 分层评价,科学公正。教学评价在整个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高中生体育成绩的评价不能完全由考核成绩决定,应该分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两种评价方式,并且需要将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对学生的考核成绩与日常表现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对于身体情况不同的学生要进行分层评价。如对投篮的测试中,可以根据投篮者身高的不同,对投篮的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投篮测试的信心,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女生和一些较矮的男生来说也可以提供一些相对公平的条件。有助于调动学生对投篮运动的积极性,增加学生们的训练机会,使高中体育的教学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体制及体育素养不尽相同,无法通过相同的教学内容达到全民进步的目的。随着高中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不断深入,可以通过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择优录取、优化配置,普遍培养、分层训练,后进达标、梯次进步,分层评价、科学公正等方式逐渐推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文平.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分组分层教学法的应用[J].才智,2015(6):235

  2 蓝贵平.浅谈新课改下高中体育分层教学法[J].新课程·中学,2014(3):7

  王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