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学
  • 发布时间:2015-08-10 13:29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们语文知识,而且还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有效性 解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从挖掘文本价值、关注读写结合、取舍教学内容、落实语言与思维训练等四个方面入手,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 挖掘文本价值,提高对教材的解读能力

  1.1 从读者的角度去阅读和理解,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刻内涵。课文即文本,首先它应作为一种文学作品,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从读者的角度去反复欣赏和阅读,可以获得比较感性的阅读体验,从中体悟到文本中的原汁原味、个性化的东西。例如,《故乡》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是小说。《少年闰土》是《故乡》一文的片段,对少年时期的闰土,以及“我”和他的友好关系进行了生动描述。闰土的见多识广,勇敢,可爱等特点鲜明呈现。而闰土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生活的变化。只有深入研读《故乡》全文,才能对作品的主旨加以深切体会。

  教材来源于作品。因此,把教材当做作品来阅读,这是一种追本溯源的阅读,一种对作品更高层次的欣赏。只有这样,我们方能敏锐地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背景、作品特色等文本价值。

  1.2 从教者的角度去阅读和理解,充分挖掘文本的潜在价值。当作品成为教材时,它已经带有编者的某种预设,教师在解读教材时也会认识到文本的价值。教师树立合理的“文本价值”观念,就可以使教材更有效、更合理地为实现语文教学服务,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语文教师至少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挖掘文本的价值观:一是“以本为本”的价值观,即侧重于思考教材提供了怎样的“例子”;二是“以读为本”的价值观,即把读书作为实现文本价值的主要手段;三是“以练为本”的价值观,即侧重于思考这篇文章训练什么,怎样训练;四是“以生为本”的价值观,即侧重于分析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及问题预设和他们学习、发展的需求。

  2 发觉语言因素,关注“读写结合”

  文本既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是习作训练的“直接资源”。最经常、最有效的写作训练,应该融于阅读教学之中。关注“怎么写”就是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分析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从“读”中汲取词语、句式和立意、炫彩、组材等方法,从而在“写”中运用。一般情况下,实现从“读”到“写”有两个途径:以读带写和以写促读。以读带写,指把从阅读中习得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以写促读,指学生根据要求先写作文,然后带着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照着学习课文。语文教师在细读文本,钻研文本时,应从中探寻出深化文本理解的“读写结合点”来,利用小练笔向课堂要实效。而小练笔的有效启动可以从情感喷发处、空白补充处、文本拓展处、技能迁移处、意象还原处加以着手。

  3 进行取舍,选择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但“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要做好“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合理转化,从“教材内容”中选择、确定并拓展、生成合适的“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面面俱到,而实际上什么也没有达到的问题,实现语文教学效益的提高。例如《花钟》一文描写了三方面的内容,对语文学习方面最有价值的是文章第一自然段,其他自然段可以作为一般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大致理解。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九种花开放的情形和时间,并以花的开放时间为序连句成段。整段文章语言节奏错落有致,读来语感美妙。这些语言是学生所应该重点学习的。学生通过这一自然段的重点学习,能够发挥“例文”的功能:“不用整篇的文,而是取其读写知识的某侧面的某一点,让学生形成某一方面的读写知识。”取舍,让课堂重点更为突出,教学更为扎实。

  4 落实训练,追求扎实的课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提高学生读书、作文的能力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而语文素养只能通过科学、生动的“训练”才能养成、提高。在《新课程标准》颁布后,人们过多地关注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却忽视了工具性。目前阅读教学存在训练过程“虚化”,训练要求“弱化”等不良现象。语文课就是学生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实践课,就是教师领着学生在课文中走个来回,朗诵训练、复述训练、观察训练、想象训练、情感训练、写作训练等等,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自求理解,最后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语)的境界。落实“语言与思维训练”是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

  总之,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科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进学习素质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文海山.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则[J].当代教育教学理论研究,2010.9

  2 石峰.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J].中华教育论坛,2011.8

  张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