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设计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教学
  • 发布时间:2015-08-10 09:54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化学学科的思想、以及实践能力,成为我研究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教育教学 活动设计 能力培养

  1 活动设计使课堂精彩生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以往的课堂教师讲的多,我们把这样的课堂称为“满堂灌”不无它的道理。老师讲的热血沸腾,吐沫星子满天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哈欠懒腰到处有。这样的形容也许有些夸张,但有时我们的确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用我们的思维去衡量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课堂上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使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比如在讲实验室制氨气时,提到收集氨气要防止倒吸。然后就向学生解释为什么会产生倒吸现象。同学们听的很认真,我特意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什么装置可以防止倒吸?大家能否设计一下。”结果学生一下兴奋了起来,还没有等我说可以讨论讨论,他们就已经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了。我组织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画出装置的设计图,并确定发言人,到前面给大家讲解设计思路和原理。一节课在学生都在不断给我惊喜,他们的智慧的火花让我心潮澎湃。学生真的很有才!他们设计了二十多种装置,在发言人不断的思路延续下,我不断的表扬、鼓励下,大家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完全没有了下课的感觉。

  新课程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还给学生?在老师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中,我感受到了快乐,同样学生也感受到了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也许有时候觉得浪费了时间,特别是在目前课时紧张的状况下。但我不觉得,这些孩子直到高三都记着这样的一节课,并且在高考训练的过程中,对防倒吸他们依然津津乐道。我觉得一个有效的课堂活动设计,让学生体会了成功的感受,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为他们奠定了终身学习必备的能力基础,这就足够了。

  2 活动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我校承担的兵团新课改示范课主题“有效课堂互动”活动中,我有幸成为这样一节课的承担着。我的内容是必修2《乙烯》按新课程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在学校乙烯加成的基础上了解乙烷的取代和乙烯加成的不同。课的结束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情景剧:要求学生利用情景剧的形式表演出乙烷的取代和乙烯的加成。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发挥,依据情景剧的特点建立故事情节,要有旁白、表演。这样的活动设计成为我这节课的亮点,活动的结果很让我们兴奋和激动。学生真的太棒了!他们的故事情节与知识很好的结合,并牢牢把握了重点。连取代的条件光照,也被他们形容为,突然天空中划过一道闪电。甲烷的取代断掉的氢原子,被他们形容为被抛弃的氢原子痛苦流涕,还有倒在地上装死……全场的学生也好、听课的老师也好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而在这个环节上我只是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培养了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创作能力、组织合作能力、表演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样的一个活动,不是让学生单纯的去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这样的一个环节内化了所学的知识,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 活动设计重点在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选修4盖斯定律的计算一直是学生的一个难点,以前我讲过,我用了很多方法讲过,学生收到的效果都不怎么样。会的还是会,不明白的到高三都不明白,再加上不学的。今年我突破了这个问题。我让学生看书,其实书上对这节内容讲解的非常详细。然后帮助他们理解盖斯定律的内容,之后我把书上的例3直接给他们,让他们自己看,告诉我例3在研究什么?有些学生是可以看懂的,平行班都有2、3个同学举手,告诉我他们看明白了,这在我的预料之外。然后我对盖斯定律的应用做了讲解,之后再让学生再研究讨论例3,他们讨论的可热烈了。经过这样的环节设计,最后班里的同学都举手告诉我他们会了。我从中总结,①预习对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都是很重要的。其实我前面的看书就是在教会他们如何预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我们在新课改的环境下,除了研究45分钟内的知识,我们还要去培养学生预习的学习习惯。②学生能看懂得不讲,能理解的不讲。我觉得这样的设计可以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在选修3利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对周期表进行分区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三个问题,轻松了完成了这节课。我首先让他们讨论写出1~36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图。然后讨论他们有什么特点,能否根据各自的特点把周期表分成几个区?学生就开始激烈的讨论,之后各组之间开始争论。最终他们彼此打成共识,分5个区最合理。最后一个问题“每个区域的通式?”这样我很好的完成了周期表的核心内容之一:位置与结构的关系。我可以随便给一个元素的外层电子排布式,他们一口同声的告诉我该元素所在的位置。我给一个位置,他们也能写出的排布式。

  什么是学科思想,它并不是老师告诉学生的某个知识点,也不是某个方程式,他应该是学生对课堂、对知识系统的一个感知和把握,只有他们学会自主的去挖掘化学内在的物质联系,自主的去探究化学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他们就会感受化学思想的魅力。而老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这样的空间、这样的一个机会,学生是永远不会触碰到化学学习的真谛的。

  在研究活动设计在化学新课改教学中的作用时,深深体会到化学新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的学习,自己也有很大的收获于提高。

  王珊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