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学,学困生
  • 发布时间:2015-08-10 14:3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己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成为一种主流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合作学习 分组 练习 学困生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其基本形式。当前,这种学习方式正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成为一种主流教学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全体学生,尤其是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增强了主体参与性。笔者曾在小学语文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1 合理分组

  以4人为一组,全班分为16个小组,每组设一小组长,再安排四名课代表(兼任组长),形成老师——课代表——小组长——组员四层结构网络。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际之间尽可能水平相当。小组成员确定之后,并非一成不变,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新调整。如需个别调整,要经老师和当事人双方同意且小组组长同意。学生一旦分到组内后,小组就成为老师评价的一个单位,作为整体进行考评。为有效的开展小组学习,可制定操作性强的学习制度。课代表草拟后,和老师共同制定初稿,再在班内进行通过,最后将“数学学习制度”张贴在教室里,大家共同监督制度的实施。

  2 开辟自主空间

  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开辟自主空间。如果不给足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那将会给课堂带来冷场。作为教师不要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还未充足地去讨论,更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与真情流露,教师就草草收场,势必起到反作用,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对于小组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可多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都要有详细地分析。我设计了一些表格进行每月评价,在学期结束对每月评价制作统计表来向学生展示小组学习的结果。我认为作为教师只要精心付出,学生定会还你一个惊喜。我觉的小组合作学习值得提倡。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我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①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②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③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的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开展练习形式的小组合作活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巩固与熟练。如生字生词、古诗积累、重点篇目的重点段落等,要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掌握,提高正确率。这时就可以开展练习形式的小组合作活动。组员之间轮流当小老师,把自己的记字词方法教给同组的其他人,看谁的方法好,推举到全班发言,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在合作练习中掌握了生字生词。记得那是我教三年级语文时,一次生字教学中,在教学“播”这个字时,我只说了“播种”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可是我班一名同学却说她的方法比我的好,我立刻请她给大家讲讲,她说:“我们小组在练习时是这样记忆这个字的,播种当然要用手,所以肯定要用提手旁,但把种子也就是‘米’播到‘田’里后,还要盖上一层土,也就是在‘米’的上边再加上一撇。”多精彩的讲解呀!我当时带头为她鼓掌,激起了同学们更高的兴趣。高年级需要掌握的字词、古诗、短文的数量很大,这需要学生在课下多加练习,但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地去练,这时小组合作练习的效果会很好,可以在小组中开展过关比赛,让各小组在课下积极练习,会了可以过关,看哪个小组过关最快,这时,有人督促就有动力,为了小组,为了自己,学生在比较积极的状态下抓紧时间练习,使兴趣和效益双双提高。另外,小组的几名成员间还可以开展知识抢答形式的练习,一人出题目,其余三人进行回答,也可抢答。这样的练习范围小,并且有一定竞争性,学生参与机会多,因此积极性很高。

  4 关注合作中的学困生和优等生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旨在让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的过程,品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得主动,形成深刻的体验。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优等生频频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学生只有旁听的份,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中,仍然掩盖不了“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衬”的事实。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策略科学引导,既不冷落学困生,又能照顾优等生。比如建立组间竞争的评价机制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以学习表现为例,把各组中能力最好的与最好比较,次好的与次好比较,较差的与较差比较,构成不同的层次,让能力低下的学生也有可能为小组获得较高积分的机会,而能力高者,若不努力,所得的积分有可能比同组能力低下者还少,故会全力以赴参与小组的活动,而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此种评分方式,使全体成员尽最大努力学习,而均有较好的表现。此外,实施小组“代言人”轮换制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每次学生的合作学习都由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作为本组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小组“代言人”不应固定,要适时进行角色轮换。

  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中的个人竞争变为了小组竞争,增强了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

  高世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