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家日本百年老店的秘密

  弹丸之地集聚众多百年老店的商业秘密。

  日本究竟有多少超过百年的家族企业?大多数日本百年企业研究学者倾向于认为,准确数量应该为5万~10万家。

  这从全球范围来看,都是异常罕见的现象,之所以如此,可以说有多重原因。

  日本地处远东,又是一个岛国,这样的地政学优势成了日本天然的屏障。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日本并没有遭过真正的外来侵略,也几乎没有发生过全国范围的内战,这无疑相对有利于企业在长期内平稳持续地生存、发展。

  其次,日本人骨子里有一种重视“持续”、“接力”的价值观。一场由20所大学参加,总接力里程长达217.9公里的大学生箱根车站接力赛,竟然已经举办了91届。接力赛期间,途经地区的日本老百姓都会冒着严寒沿街观看、助威,日本的国家电视台NHK会进行直播,其他地区的百姓会坐在电视前观看,场面非常壮观。目前,这一接力赛的历史纪录是10小时49分27秒。从2004年至2015年,收视率基本上在25%以上。

  日本人的职人文化,这大致相当于中国所说的“工匠精神”,也促成了家族企业持续下去。在日本坚守一门手艺,并不断追求精益求精,会得到广泛的社会尊重,丝毫不亚于成为所谓的富人。这样的“职人文化”,与坚守相得益彰。

  当然,日本拥有多到惊人的百年家族企业,最关键的原因是日本企业的传承模式是超血缘继承,摆脱了狭隘的血缘局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养子”继承。日本有句古语叫“铸就百年老铺基础的是三代之中有一养子”。在日本,收“养子”不受性别、年龄、辈分限制,我认识的家族企业经营者中,就不乏收自己的儿媳或孙子为“养子”的例子。

  这种超越血缘的“养子”继承模式的背后,是日本人对“家”的理解,日本社会所理解的“家”并不仅仅是同一个屋檐下的几口人,而是超越血缘的共同体的概念。

  目前,中国的家族企业都在努力学习欧美的经验,必须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家族财富信托、家族办公室、家族成员股权协议约定等,这些做法无疑值得中国的家族企业去借鉴。

  但是,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日本会发现,日本不拘泥于亲生子、超血缘的“养子”继承模式实际上很好地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此外,日本帝国数据银行在2008年曾抽样调查了4000多家日本的百年家族企业,发现80%的家族定有家训等,这些家训又进一步延伸成为公司的“社训”,成为家族及企业共同遵守的行动纲领。

  创业于1867年的近江商人企业塚喜集团,其创业家族塚本家族的家训则是来自中国易经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我在与现任总裁塚本喜左卫门交流时,他说:“每次当自己产生了惰性,想偷下懒时,就会看到父亲在拿着这些铅笔头罐儿来鞭笞自己。”现任总裁把这些铅笔头罐儿视为特殊的家训。

  在塚喜集团,还设有“别家会”制度,这里的“家”并非指家庭,而是指公司。“别家会”是那些退休的公司老臣们每月一次回到公司聚在一起讨论公司现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现任总裁塬本喜左卫门说每次开会面对这些老臣们的检阅都不免会有些紧张。参加“别家会”的老臣都是义务劳动,不另拿薪水。

  对于家族财富和传承,塚本喜左卫门总裁认为,金钱、土地等财富其实只是随时可能贬值、减少的“相对资产”,而只有企业的社会信誉、公司与成员之间、家族成员之间的信任纽带,才是“绝对资产”,是哪怕“相对资产”突然全无后仍能东山再起的支撑力量。

  摘自《任正非的真实世界:中国第一民企华为成长内幕》

  蔡成平/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