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已默认的未来

  默认的未来,除了满满的负能量,只会将我们带进生活的泥潭。

  越想变,越是老样子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每当有问题出现时,我们都难以决定先处理哪个部分。先着手削减成本?还是鼓舞员工士气?或者应该先考虑改善进程?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同样面临两难的抉择——首先解决哪个问题?下决心改善家庭财政状况,还是让婚姻更美满?减轻十磅体重,还是花更多时间陪孩子?

  乐观者说:放眼望去,到处是机遇。悲观者则说:哪里都是一团糟,而且无论我们努力修理好多少个部件,但每个系统却都好像是为了变得更糟糕才被精心设计出来的。

  我们选择要处理的问题,结果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失败的话,我们的问题清单上将多一个“挫败感”;成功的话,新问题会立刻蹦出来取代旧问题,于是问题的解决办法反而会成为下一个问题:我们的部门预算削减了10%,于是我们的明星员工沮丧地离职,因为他们认为重要的项目缺少支持;我们把烟戒了,却长了10磅肉;我们去健身房减肥,家人却埋怨我们在家的时间太少;我们花更多时间待在家里,老板却又抱怨我们工作做少了;预算一超支,马上就考虑什么时候炒负担不起的下一个员工的鱿鱼;而我们还没回过味儿,太重的压力已经让我们烟瘾复发。

  我们为之奋斗的系统——公司、资产、健康、个人生活——似乎是一个破旧的内胎。当我们刚补好一个破洞,正要往里面打气时,其他地方又裂开了。

  人们倾其一生将改进的方法做到极致——更多、更好、更与众不同和更快。但使用这种方法行事的话,似乎很多问题都无从解决。

  法国有句谚语是:越想变,越是老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

  认识问题总流于表面

  如果我们试图用修修补补的方式解决问题,我们就可能永远无法走出公司的死胡同:刚想开发新产品,却发现投资者已经撤资;正准备研究财务报表,却发现竞争对手已经开发出了新产品,并已远远地把我们甩在了后面。

  解决问题通常得不到我们期望的结果,原因在于:我们对事情的认识总是仅流于表面,我们触摸不到内在的机制,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对应任何“问题”,都有一个关于它的已经写好的未来。这个未来包括人们的设想、希望、恐惧、退缩、愤世嫉俗,以及从以往经验中得到的“教训”。尽管人们几乎从来不会谈及这个未来,但它是人们设法创造改变的环境。

  如果你走进上文所描述的公司里,听到员工在谈论未来,他们可能会说出下面这些话:我们陷入了公司的权力纷争之中,因此当一件新产品上市时,就往往会已经落后市场两年了,这种状况不会改变;我们的领导从来都不具备领导能力——他们骨子里就没有领导的意识;我们公司只会日益衰败,直到被并购或者关闭。

  尽管大多数人从来没有说出来,但他们心里清楚他们个人或公司存在着的某些问题,而且每时每刻他们都相信这些问题一定会产生危害。但是,员工对阻碍公司前进的人事纷争只是冷眼旁观。当你同公司的管理者交谈时,你会听到一个与员工的看法对应的观点。在一个注定要走向平庸的现实里,领导者和员工一样心急如焚。他们向员工询问改进意见,但心里却又对这些意见不以为然。领导者虽然在努力工作,但公司却仍在竞争对手的攻势下节节败退。于是公司上上下下都很沮丧,但他们对此却无能为力。

  默认的未来决定胜败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首先,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未来,尽管很少人能明明明白白地说清楚。这不仅仅是他们期望和希望发生的事情,也是他们潜意识中认为即将会发生的事情。这种未来处于“最深层”,我们知道这是即将发生的,无论我们能否用言语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默认的未来”。每个人都有默认未来,每家公司也同样有默认未来。

  其次,人们与默认未来的关系是复杂的。如果你认为未来是预先注定的,你正生活在你默认的未来中,你越否认就会越快让它成为现实。想想你认识的人在几年来同自己的个人问题所作的旷日持久的斗争——体重、毒品、酒精或者不愉快的人际关系。尽管他们可能会说“我想获得帮助”或“这次会有不同”,但他们的行动却总陷于无尽的反复之中。为什么改变会如此困难?因为他们反反复复抗争的问题存在于他们默认的未来——有时胜利、有时失败,但结果却是陷入无尽的挣扎中。无论他们多么努力,无论他们读过多少本励志书,他们的默认未来都一如他们预想的样子。

  组织层面亦如此。数据表明,大多数重大的改变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在于,无论管理层面的努力有多大,员工和领导者默认的未来都依旧没有改变。外在的事物变化越多,这种默认的未来反而越难以改变。

  重写未来,目的是为了突破现有状况,进而大幅提升绩效。

  设想一下,在我们举的例子中,公司员工如果能改写他们默认的未来,人们的行动自然会转变:从漠不关心变为积极主动,从逆来顺受变为热情满怀,从挫败沮丧变为勇于创新。如果我们能重写足够数量的人的未来,我们就能把陷入倦怠的公司转变为勇于创新的公司,把灵感枯竭的公司变为灵感丰富的公司,把“指挥与控制”的结构变为互相帮助获得成功的体系。这种转变能够激发出员工和组织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使组织最终成为投资者争相投资、其他公司愿意合作、无数人才愿意加入的公司。

  对企业来说,很多问题都是在目标不够清晰的情况下发生的,而只要重写未来,老问题便会消失。

  本刊综合编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