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结果与正确的论证过程,有时候并无关联。
有一个相对简单的难题。别费力去分析它,凭直觉做做看:
球拍和球共花1.10美元。
球拍比球贵1美元。
问球多少钱?
你会马上想到一个数字,即10美分。这道简单的难题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能引出一个答案。
计算一下,你就会发现,如果球花费10美分的话,总共就要花1.20美元(球10美分,球拍1.10美元),而不是1.10美元。正确答案是5美分。
我们可以假设,那些最终得出正确答案的人,也想到了这个答案。只是他们成功抵制住直觉的诱惑,最终给出正确的答案。
那些说球为10美分的人,倾向于直觉性的答案。其实,他只要稍稍动脑想一下,就会否定它。
此外,我们还知道给出直觉性答案的人,忽视了一个明显的生活提示。他们应该想一想,怎么会有答案这么明显的问题呢?没有验证答案,这是一个明显的失误,因为验证根本不费什么事,只是大脑工作几秒钟(这个问题的难度一般);或者肌肉动一动,抑或睁大眼睛而已,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可以避免这个令人窘迫的错误。
上万名美国大学生回答这一问题,其结果令人吃惊。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中,50%以上的学生给出了这个直觉性的错误答案。在声誉稍差一点的大学里,则有80%以上的学生,没有验证答案就脱口而出。很多人过于自信,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他们显然觉得认知努力没什么意思,会尽量避免费力思考。
那么,现在有一个逻辑论证——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请你尽量快速地判定这个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想想结论是否与前提有关联。
所有的玫瑰都是花。
有些花会很快凋谢。
因此,有些玫瑰也会很快凋谢。
大部分大学生觉得这个推论是合理的。但事实上,这个论证是有问题的,因为玫瑰可能不会很快凋谢。就像球拍和球的问题,貌似正确的答案会马上在大脑中显现,摆脱这种现象需要作出努力。
这个实验使我们知道,当人们相信某个结论是正确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相信支持这个结论的论证,哪怕这些论证不正确。人们总会先得出结论,然后才进行论证。
摘自《思考,快与慢》
[美]丹尼尔·卡尼曼/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