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热爱驾驶的汽车爱好者来说,拥有一辆后驱车当然是极好的,而绝大多数购车者对一辆车的要求,往往在外观、品牌和日常使用的需求角度考虑更多,是否后驱真的不重要。而且除了个别运动车型,绝大多数前驱与后驱的车型在一般驾驶状态下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就算前驱车“令身份掉价”这一普世价值观真的成立,大多数擅长前驱平台的汽车厂家也能用四驱型号弥补,比如大众、奥迪——他们的在售非跑车车型中几乎没有后驱车型。另外,专注前驱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四驱高端型号,从研发和生产中也有更高的平台通用性,转而更有利于控制生产和研发成本。这个道理连奔驰和宝马都想通了,连丰田都传出“下一代皇冠基于前驱平台打造”的传闻,尽管还未经官方证实。但无风不起浪,丰田最跑量的车型确实也是清一色前驱角色。
在这些前提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前驱车型占据了全球汽车销量的近80%份额。只有市场是检验真理的一切标准,实际的市场需求才是真正的驱动力。
当然,或许前驱也会有被取代的一天。这不是我大胆预测,而是未来趋势。如果电动汽车真的是人类汽车的未来,那随着技术继续发展,电池和电机体积缩小化,甚至用轮内电机取代传统电机,那发动机舱就再也不是车辆空间布置的难题了,从发动机舱到车轮的传动结构也不复存在了。换而言之,到时无论是前驱、后驱还是四驱,都没有太多的平台不兼容的障碍,怎么驱,只是个人喜好,生产厂家就像放积木一样放就好。
当然,那个时代离我们或许还有点远,但在电动机和电池体积还无法大大缩小尺寸之前,前驱作为最经济、最实用、最经济的驱动方式,依然会占据汽车世界的一大片江山。这段时间内,前驱技术还会继续发展,“前力”依旧无可限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